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169362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执教者: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二小学 胡宋银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教学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游戏及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三角形高的概念及画法和三角形稳定性,构建数学知识。设计理念:新

2、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操作讨论”的循环教学模式,让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这节课属于几何知识概念课,在设计中应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足量的感性材料,每个概念都是让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课要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演示、归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研究、探索,为他们营造一个观察和操作的空间。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和

3、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 问题解决: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特别是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加上中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空间知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有了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比较抽象地认识图形,并进行探索。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存在,但由于这是

4、一个独立的单元,而且是第1课时的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差异并不明显,而且作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形,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也比较浓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做如下安排。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纸、课堂练习本、三角尺及常规学具。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视频,我们一起看看。播放视频“奔跑吧兄弟”里的恐怖箱的游戏师: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想不想玩?老师请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猜一猜。请学生上台摸。师:你摸到了什么?你猜是什么

5、?生:尺子师:什么形状的尺子?生:三角形的尺子师:你是怎么判断是三角形的尺子?生:我摸到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来,我们请这位同学拿出来一起揭晓。师:请同学们也拿出自己的三角尺,跟老师一起摸一摸,说一说。(板书: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师:非常棒!那究竟三角形还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认识三角形)【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由学生摸一摸三角尺,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动手操作构建概念画一画,探索三角形的定义师:请同学们根据刚刚我们所说的这些特征,请你在纸

6、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教师下去巡看,展示学生作品。【设计意图:通过画三角形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直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概念的形成。】(1)展示正确的作品:师:老师收集了几个同学画的,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三角形。师:这个图形是三角形吗?生:是(2)展示错误的作品:师:这个呢?生:不是师:为什么这个图形不是三角形?生:这个图形的边是弯的,三角形的边应该是直的。师:直直的边,还有两个端点,你觉得应该是什么线?生:线段。师:这个图形是三角形吗?生:不是师:为什么不是?生:三角形是封闭图形,这个图形有缺口。师:你是怎么理解“封闭”?生:封闭图形就是线段的端点要相连师总结

7、:也就是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板书: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师:到底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所画的三角形,在小组内说一说。生1: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生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生3:三角形是封闭图形,就是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师:我们数学用“围成”来表示“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师生总结: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师请学生齐读三角形的概念。师:请看老师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让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特征。)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那么这

8、个三角形叫做三角形ABC。【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含义,从直观到抽象,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便捷。】三、动手操作学习三角形的高1.三角形高的概念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所学过的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它们都有高,而且可以画出它们的高,那么三角形有高吗?生:有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微视频学习三角形的高。播放三角形高的微视频。师:通过这个视频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我学到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怎么画高。师:请你上来画一画,好吗?生边操作画高边讲(1)找到顶点A

9、(2)用三角尺的直角边对齐顶点A的对边BC边(3)把尺子的另一条直角边移动到顶点A(4)从顶点A到对边BC边画垂线虚线(5)这条垂线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设计意图:通过微视频学习三角形的高及其画法,让学生初步感悟概念并尝试动手画高,构建三角形高和底的理解。】师:你很会学习,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我们画高是从顶点A到对边BC边画垂线,那么顶点B的对边是( )边?顶点C的对边是( )边?【设计意图:通过找“顶点和对边”,为学生自主开拓思维发现三角形有三条高做铺垫,有效突破教学难点。】2.动手操作,尝试画高师:你们会画高吗?师:请你动手画一画三角形ABC的高。教师巡看,展示学生

10、作品。(1)展示学生画了一条高。师: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画得对不对。师向右转动三角形90度问:老师把它转动一下,这条线段是顶点A到对边BC边的垂线吗?生:是师:这条线段是三角形ABC的高吗?生:是老师再继续转动三角形90度问:老师再转动一下,这条线段是三角形ABC的高吗?为什么?生1:是,因为它是从顶点A到对边BC边的垂线师:大家同意吗?师:那老师再继续转动呢?生:还是三角形ABC的高师小结:不管三角形ABC怎么摆,这条垂线都是从顶点A到对边BC边的高,就是三角形ABC的高。【设计意图:通过转动三角形,分层次让学生判断“从顶点A到对边BC边所做的垂线”是否为三角形ABC的高,目的在于让学生

11、感知三角形的高与“顶点和它所对应的对边”有着密切联系,问题层层递进,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为学生自主探究画出三条高的知识做铺垫。】(2)师展示画3条高的作品师:我们再看看这个同学画的,他画了三条高,我们请这位上来讲一讲他为什么画了三条高。请学生上台讲解。生边讲解边操作:因为三角形是有3个顶点的,从顶点A到对边BC边可以画一条高,从顶点B可以到对边AC边画一条高,从顶点C到对边AB边也可以画出一条高。所以我画了3条高。师:老师黑板上的这个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吗?生:有师:我们一起画一画。(老师板书画高)师:请没有画出3条高的同学继续画完整,画出3条高的同学检查一下自己画的高垂直吗?学生继续画高。师:

12、同学们小组内仔细观察每个同学的三角形是不是长得不一样,是不是都画出了三条高?生:是师生小结:我们可以发现任意的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而且相交于一点。【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并能找出三角形有三条高。】3.动手操作,画不同三角形的高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画高,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图形给定的底画出相对应的高。学生动手画高:展示错误和正确的作品,让学生辨别:师:这里有不同的画法,哪位同学画的才是正确的呢?请画正确的同学上台讲解。【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一画,再到画三条高,最后到画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指定底画出相对应的高,教学重难点在有梯

13、度的活动中得以强化。】三、实验解疑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能干,不但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还能画出不同三角形的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不少三角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先出示美观的三角形建筑物,再出示篮球架、自行车、空调承重架。问:为什么后面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呢?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生1:因为三角形有稳定的作用生2:三角形有支撑的作用生3:三角形有稳定性。师:什么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验证它。小组合作操作:每个同学拿到长度相等的小棒,同桌合作拼一拼,拼三角形和四边形,并在小组内拉一拉三角形有什么发现,再拼四边形,再拉一拉,又有什么发现?师巡看并

14、收集学生拼的几个四边形和几个三角形。师:老师收集了几个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生1:四边形形状不一样生2:四边形的大小不一样师:用4根小棒可以做出这么多种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图形,说明了什么?生: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老师请个同学上来拉一拉,验证、感受发现四边形确实容易变形。师:老师也收集了几个三角形,你又发现了什么?生: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一样。师:你们很会观察,老师再给你这样的三根小棒,你还能拼出其他形状的三角形吗?生:不能师:说明了什么?生1:我们拼出来的三角形都长一样的。师生总结:老师给定三根小棒,只能拼出一种三角形,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三角形的稳定性,请同

15、学们再动手拉一拉刚才拼的三角形。老师请个同学上台拉一拉三角形,并说出感受师问:为什么拉不动?生: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刚才我们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要使它不变形,你有什么好办法?生:在四边形的中间再加一根。老师请个学生上台再拉一拉感受,发现拉不动了问:为什么中间再加一根就拉不动了?生:中间加一根,把这个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是有稳定性的,所以拉不动了。【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拼一拼三角形和四边形,收集并对比拼出来的四边形,发现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收集并对比拼出来的三角形,发现给定三根小棒只能拼出一种三角形,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让学生动手拉一拉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四、感受生活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师:我们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由于它的这个特性,三角形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三角形在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