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禁止喧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16935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禁止喧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共场所禁止喧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共场所禁止喧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共场所禁止喧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禁止喧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禁止喧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场所禁止喧哗公共场所不喧哗公共场所禁止喧哗改掉大声喧哗之弊有百利无一害前些时候,在公交车上,一个大声喧哗的女子,引起了大家 的侧目。原因是她居然在车上拿着手机和别人吵架。那个声音之高, 车棚似乎都有了同频共振之颤动;那个言词之锋利,把窗户玻璃切 割成多边形也绰绰有余;那个说粗话时候的面部表情,拍个视频放 到网上,估计可止小儿夜哭。公交车上大人.小孩.老人都有,外地 人还等着喇叭报站。女子如此喧哗吵架,实在是有伤大雅,有损阳 泉之形象。还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文学讲座,人家老师在台上讲 课,台下有一位同志却嘀嘀咕咕说小话.开小 会,到最后其嗓音越 来越大,虽然没有达到大声喧哗的境界,但是这种“

2、喧哗”也着实 令人不齿。另外一次是我带妻儿去吃自助餐,结果因为一个人的大 声喧哗,胃口出现了生理性的痉挛现象。那位食客不仅是边和朋友 们喝酒边大声喧哗,而且喧哗的内容居然是回忆他每次醉酒后如何 呕吐云云。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一是对于喧哗者来讲,容易暴露自 己的隐私,如那位公交车上吵 架的女子。二是对别人缺少了尊重,如老师在台上讲课.领导在台上讲话, 你却在下边如入无人之境,哇啦哇啦发表自己的“高见”,不文明 缺修养,不利于自身的形象。三是大声喧哗者一旦主题不健康或者是主题与所处环境不协 调,会暴露自己的道德水平。如那位餐厅说醉酒后的呕吐者。喜欢 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者,往往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

3、公众的生 活和自己的形象带来多大的伤害,当引以为戒。有此习惯者,只要 时时注意,刻意正之,改掉大声喧哗之弊端,于己于人皆有百利而 无一害也。公共场所不喧哗公共场所禁止喧哗公共场所大声聊天. 打电话,放开音量看视频.听音乐相信这样的不文明场景大家以往 都碰到过,但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欣喜地发现,日常生 活中,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已越来越少,轻声细语间体现着市民文明 素质的提升。日前,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不少读者正静静地翻阅 自己喜爱的书籍,此时,一名读者的手机突然响起,只见他立即按 了静音并快步走到门外接起了电话。但在公共交通上,大声喧哗的 场景还偶有发生。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公众场合大声喧哗

4、,一些公 众场合设置的长椅也成了纳凉市民的躺椅,有的甚至还把鞋子脱了, 把脚架在了座椅上,分不雅。“除了公园和景区,躺占长椅还出现在很多公共场所。”市民王先 生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出差,在火车站和高铁站内,都看到过“躺 占”长椅的现象。“车站的长椅是公共休息区,我觉得不应该被私 自占用,更不应该变成少数人睡觉的地方。希望每个人都能提高自 己的素质,做一个文明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大声喧哗不仅有 损自身形象,也侵犯了他人的公共权利,扰乱了公众秩序。而在公 共场所躺卧也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仅占用了公共 资源,影响了他人休息,也损害了自身形象和城市形象。无论身在 何地,我们理应顾及别人

5、的感受,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主动自 觉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城市形象。公共场所不喧哗公共场所禁止喧哗 27日下午3时许,万达广场一电影院内,不少市民正在享受周末的 休闲时光。观影厅内,两对年轻夫妻都带着孩子前来观影,他们并 排坐着,小声攀谈,很明显是熟人。影片播放开始,观影厅安静了 下来。两个孩子看上去不足5岁,很明显,他们对大屏幕上播放的 影片“不感兴趣”,他们时不时地和父母说话,父母没有搭理,也 没有制止。于是,他们相互嬉戏打闹着,前排观影者不时回望,表 达了不满。声音公共场所应当有意识控制自己音量记者在街头随机 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表示在公共场所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说话的 声音。但是,如果遇到

6、大声喧哗者,大多不会上前制止。市民杨先 生说“每天总会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些大喉咙,特别是有些上了年纪 的阿姨,大声聊天,我觉得很不文明。公交车是公共场所,这些人 应该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小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家长不 能纵容,应 该进行教育和引导。”市民罗先生说,他在车站.公交 车等公共场所,会碰到熊孩子大呼小叫。然而,一些家长却任由放 肆不管教。“小孩子调皮可以理解,如果家长放任不管,那叫人有 点不能接受。”点评文明始于细节轻声细语.礼貌发言是交谈礼仪 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素来注重传统礼仪,在注重文明的今天,我 们更应继承优良传统,在公共场合做到不喧哗.不吵人。文明是一 种习惯,文明始于细节。在公共场所,轻声细语方能显现文明。希 望我们都能做到进入会议室时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看电影时不要 长时间大音量地聊天或打电话,在餐厅吃饭时尽量低声交谈,在 广场上唱歌.跳舞尽量把音响调小一点,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时不大 声喧哗,在医院看望病人时不要高声交谈打扰病人休息等等。一个能时时为他人着想.对自我进行约束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和 谐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