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二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15619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业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作业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作业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作业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二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线段王虹 香小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2、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3、经历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通过折、找、画进一步完善对线段的认识。 重点难点: 1 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2 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课前准备: 一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谈话:请大家将准备好的线,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二、认识线段。1、初步感知线段特点 学生的绳子要求:请你让它变直。谁来示范一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手捏住绳子的一头,明确:用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用

2、力拉紧,就变直了。介绍线段谈话: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活动:同桌之间相互摸摸对方的线段。(板书:线段) 请学生示范。老师的绳子要求:把你们的线收起来,老师这里也有绳子,把它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也可以看成线段吗?变式:一高一低呢?还可以看成线段吗?比较特点请仔细观察,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A、直的B、两只手,捏住了线段的两端,我们把线的两端,手捏住的部分叫端点。有几个?板书:直的,两个端点请学生大声的说出你们的发现。初次展示线段的画法过渡:这两点是线段特有的,叫特点。根据大家的发现,数学上这样表示线段。画图看图相互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小结:根据线段的特点,我们还可以

3、快速的判断线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判断,说出理由。评价:同学们真厉害,不光会判断,还能快速的说出理由。其实啊,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2、经历找、折、画活动,进一步完善对线段的认识找谈话:课本的从这里到这里的中间的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为什么?端点呢?藏起来了,在这里,课本上还有哪里有线段吗?小结: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追问:哪里还有线段吗?指一指。能不能说的完?是的,太多了。其实,我们前面的数学学习中也见过。想想做做第2题齐读题目,你能看见线段吗?哪里?指一指,端点呢?小结:哦,原来,咱们以前学习的几边形的边,就是指线段啊。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跟着老师做。折谈话:出现了一

4、条折痕,这条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追问:你能再折一条比这短的吗? 还可以吗?再折呢? 还能再折一条比这长的吗?再折,追问:能折出最长吗?怎样折?小结:看来,这样的线段能折很多,正方形的纸,能折出无数条折痕看做线段。这些线段有长,有短。这样对折,能得到一条最长的线段,板书:有长有短。画过渡:说了这么多线段,大家想不想自己画一画?学生板演,巡视,大家齐判断是不是?说说,你觉得画线段要注意什么?明确:线要画直,可以借助直尺,直尺要按紧了,不能动,最后别忘了画端点,端点有两个。过渡:其实,线段的两个端点,除了用小短竖线表示,我们还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三、练习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翻开课本第60页,齐读第

5、3小题。学生板演,学生画。介绍画法说明:连接两点的时候,两个点就可以表示线段的两个端点了,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再画短竖线了。追问:请你连接两点,再画一条线段。可以吗?小结: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2、三点情况过渡:现在再加一个点,你会吗?出示第4题,齐读题目,每两点之间画线段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3、四点情况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评价:有了这样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将线段全部快速的画出来,那给你五个点呢?六个点呢?时间关系就不让大家画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回家画画。四、小结提升回忆一下,今天学习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线段在我们周围太有用了,你瞧,世博会

6、中国馆,利用很多线段,让全世界的人民为之赞叹。线段还组成了丰富有趣的美丽图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而在中国很早的时候,聪明的中国人,就利用我们今天的发现,做成墨斗这个工具,这样,我们的木头制作出的桌椅边就非常的直,稳固。而在数学中,它更是我们的好帮手,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感谢线段!五、作业布置画一条线段,和你的新铅笔的一半一样长。想想办法。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直的 线段图 两个端点有长有短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学反思:首先这节课的设计是从介绍线段,然后从找、折和画中体会线段完善学生的线段认识。本节课的开头通过学生的线段和老师的线段突出线段的特点,让学生说,然后根据线段的特点展示线段的表示,进一步突出

7、线段的特点。在生活中找线段的环境,目的让学生看出隐藏的端点,进而能进一步将实际的物体抽象出线段来,到这里学生都能很顺利的跟着我走,只是在折纸的环节我处理的不好,我首先自己演示,让学生说为什么折痕可以看成线段,然后让学生也折出一条和老师不一样的,其实我这样的设想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正方形纸可以折出无数条线段的目的,可是,孩子没有明确的方向,折出的都是统一的斜边对折,让我焦急不已,课后就有老师问我,你折纸是要做什么啊?是啊,书上编排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线段有长有短,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我设计这样的一个拓展,其实就冲淡了本意,而且因为老师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所以导致这个环节比预期

8、多出来好几分钟的时间,书上的问题设计还是有道理了,如果这里我用“折比老师长的线段,”或是短的线段,就没什么问题了,而且我发了统一的正方形纸,目的也是让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长短。所以导致后面习题处理不到位,而且拖堂了。画的环节,是对线段的进一步系统认识,学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我让学生自己说画线该注意些什么,学生都能说出要点,只是在线段端点表示的时候,我们是用两条一样长的短竖线表示,可是课后习题的处理,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这个时候就不要画短竖线了,此时圆点就可以表示端点,这是学生要注意的地方。而三点连线段和四点连线段时候,我就匆匆带过,其实,一方面是前面的环节拖了时间,另一方面是习题的目标性不

9、明确,孩子的难点是每两点之间画线段,可是重点和最终的目的应该是线段的认识,进一步意识到,线段就是这么画的,相对的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也是可以看成线段的。最后虽然下课了,可是我依旧将课后的发散说出来,一是对生活中线段给大家带来美的意识,二是线段的一个应用-墨斗,三是线段在之前的学习中帮助我们的学习。我觉得认识线段是我这节课的任务,我也有必要让学生感受线段的应用,有用数学的意识。以后自己课堂的环节还是该有取舍,并且确立好自己的教学目标,让自己的每个环节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将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瓦解。这次的教研月,让我深深觉得一节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特别是同课异构更展现了每一位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受益的始终是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