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15317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报告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 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 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 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 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 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 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 也正是这种传统

2、文化教育的缺失,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多方面多渠道在学校做好传统文化教育, 特做此次调查, 以了解目前我校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以便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二、调查目的与实施(一)调查目的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3、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二)调查内容1、小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日期、传说神话和音乐书法等知多少。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三)调查方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调查表共有10道选择题,每题有3-4 个供

3、选答案。(四)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六年级部分学生。(五)调查步骤1、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六)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有关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进行,共计发放70 份,收回 70 份。在调查中, 1、有关中秋节是什么节? 76%的学生选择了 C 秋高气爽祭月的节日, 21%的学生选择了 B 思念亲人的节日, 3%的学生选择了庆祝丰收的节日。2、在关于“关于那些是属于中国传统节日中?”, 99%的学生同时选择了清明节和端午节。3、在关于“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 ,90%选择 C 五月初五,10%选择了

4、 A 八月十五。4、在关于“清明节代表性风俗是什么?”84%学生选择 B 扫墓,16%选择其他。5、在关于“中国的“文房四宝”是哪四样?选择砚台、毛笔、宣纸、墨的 78%,22%选择了其他。6、在关于“你知道哪些中国的传说和神话?(请写出三个。)78%的学生写出了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等,16%写出了两个, 6%写出了一个。7、在关于“你会补充下列对联吗?”70%学生能够按照楹联的格式正确补充, 30%学生填错或不会填。8、在关于“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60%学生选择 B 比较喜欢,听过一些; 14%学生选择 C 一般,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

5、下; 18%学生选择 A 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出曲名; 8%学生选择 D 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9、在关于“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吗,比如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60%学生选择 B 可以区分,但看不出某个名家字体;24%学生选择 C 勉强可以; 13%学生选择 A 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 3%学生选择 D 不能区分。10、在关于“你对学校开设国学启蒙社团有何看法?”95%学生同时选择了 ACD 三个答案,即 A 能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C 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D 学习传统文化很有趣也很有用,我愿意学习和继承;5%学生选择

6、 B 增加我们的学习负担,效果也不大。(七)调查结果对策分析今天的孩子对古典乐器很陌生,古时经典名曲基本上没有听过,即使听过没有深刻体会,或者说欣赏不好这样的音乐。在调查中,当问到“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时,有180 人选择了“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占所有调查人数的 36%,有 158 人选择了 “一般, 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占所有调查人数的 31.6%,仅有 36 人选择了“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别出曲名” ,占所有调查人数的 7.2%。如何让现代的小学生喜欢传统名曲无疑是摆在复兴传统文化教育目前的一个难解问题。书法艺术是我国

7、特有的文化传统, 然后今天的小学生很多无法辨认行书、草书、隶属和篆书。在调查中,学生们当问到“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吗?”有 208 人选择了“勉强可以”,占所有调查人数的 41.6%,这个选项是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多的,有 189 人选择了“不能区分” ,占所有调查人数的 37.8%,选择能区分的只占 20.6%,书法艺术在孩子的心理是陌生而无用的东西,印象现在学生们用的最多的是水笔,写的楷书,关于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古代字体, 大概有 79%的人无法识别, 这一状况令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后继人才感到担忧。四、对策与建议(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

8、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应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 营造浓厚的学习传统文化社会氛围。 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相关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各种公共场所, 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其次,大众传媒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网络、 电视广播等媒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再次,文艺界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 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 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 最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我

9、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二)增加传统文化课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官方记载的经史子集还有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 ;还有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比如岭南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类型。 ” 这些文化遗产如经史子集一样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 如果让小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必须在小学生日常接触的学科课程中体现出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选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三字经、

10、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五字鉴、千家诗、唐诗三百首;音韵学教材是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 ,为学生对对联、做诗、填词、写赋与作文打好基础;训话学教材说文解字与尔雅等古代蒙学和小学课程作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三)塑造优雅校园文化古人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讲的就是环境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 的确,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成为师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养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而环境文化是由碎片构成的, “碎片”是环境文化的元件。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名片、展台和符号。在学校的墙面上可以悬挂一些格言、

11、警句,这些格言、 警句可以用中国的毛笔书法艺术表现出来;在走廊里面可以用镜框装裱几幅精美的中国画,以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在教室里面的墙壁上面可以张贴些传统文化的句子, 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发出无限的教育资源,这样学生随时可以感受到人文的抚慰,艺术的熏陶和大师的召唤。(四)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空间,可以更好地发掘、整理、倡导和传播民族精神,并不断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有益于增强学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首先,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欣赏诸如梁祝、高山流水、二泉映

12、月等名曲;观看诸如长生殿 、牡丹亭等经典戏剧。这样,更有助于中小学生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现场视听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其次,组织学生深入当地社区开展民俗文化采风活动,直接参与当地民风、风俗中去,真切领略民俗风土人情,亲身感受这些久传不衰的民间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总之,中小学要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以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 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效性。最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学校并依托这些社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使其成为中小学生丰富多彩、直观生动的校外

13、课堂,并与课堂传授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使学生把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联系起来,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以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1、融会贯通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 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 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