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152667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七:带式运输的传动装置设计 班 级:机电11-2班 设 计 者: 邓轩瀚 指导教师: 周 瑞 强 2014年1月9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目录1传动方案的分析论证51.1传动装置的组成51.2传动装置的特点51.3 确定传动方案51.4 传动方案的分析52.电动机的选择53.传动比的计算及分配64.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75.减速器的外传动件的设计86.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 107.低速级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158中间轴的设计计算以及校核189.高速轴的设计与计算以及校核2410.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以及校核3112箱体结构设计3613设计小结3714参考文献

2、37设计任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已知条件:1 运输带工作拉力F = 7000N2 运输带工作速度v = 0.55m/s3滚筒直径D = 450mm4、单向连续运转,空载启动,工作有时有轻微振动;两班制工作,每班工作8小时,运输带速度的允许误差为5%。5、使用期限:8年。6、检修周期:每年300个作用日,大修期为3年。7、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设计计算及说明1.传动方案的分析论证机器通常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动装置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的中间装置。它通常具备减速(或增速)、改变运动形式或运动方向以及将动力和运动进行传递与分配的作用。1.1传动装置的组成:传

3、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1.2传动装置的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的位置不对称,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1.3 确定传动方案:合理的传动方案首先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还要与工作条件相适应。同时,还要求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尺寸紧凑、传动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工艺性和经济性好。若要同时满足上述各方面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分清主次,首先满足重要要求,同时要分析比较多种传动方案,选择其中既能保证重点,又能兼顾其他要求的合理传动方案作为最终确定的传动方案。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为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图如下:1.4 传动方案的分析: 展开式由于齿轮相对于轴承为不对

4、称布置。因而沿齿向载荷不均,要求轴有较大刚度。结构简单,采用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2.电动机的选择2.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根据用途选用Y系列。自扇冷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型为Y132M2-6)2.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由已知条件可知,传送带所需的拉力F=7KN,传输带工作速度 v=0.55 m/s,故输送带所需功率为 =3.85KW由表2-3查得滚筒效率 =0.95,轴承效率 =0.99,联轴器效率 =0.99,带传动的效率 =0.96,齿轮传递效率 =0.97。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

5、率为电动机总的传递功率为 =4.72kw查表14-1,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5.5KW2.3确定电动机的转速由已知条件,滚筒的直径为 D=450mm,工作速度为 v=0.55m/s,所以输送带带轮的工作转速为 =23.3查表2-1:V带传动比 =24,查表2-2:二级减速器常用的传动比为 =840总传动比的范围 =*=16160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 =*=372.83728 查表14-1,可见同步转速有 3000,1000,1500,750的电动机都符合要求,初选同步转速 1000,满载转速960型号Y132M2-6的电动机。3.传动比的计算及分配3.1传动装置总的传动比=41.23.2分配

6、传动比根据带传动比范围,取V带传动比为 =2.8,则减速器的传动比为 i=14.71高速级传动比为 =4.374.54。取=4.5低速级传动比为 =3.3由表2-1及表2-2可知,传动比合理。4.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4.1各轴的转速 减速器高速轴为轴,中速轴为轴,低速轴为轴,卷筒轴为轴轴(高速轴) 轴(中间轴) 轴(低速轴) 轴(卷筒轴)4.2各轴的功率轴(高速轴)轴(中间轴)轴(低速轴)轴(卷筒轴)4.3各轴的转矩电动机轴 =9550*=9550*=46.76轴(高速轴)=9550*=9550*=126.13轴(中间轴)=9550*=9550*=545.18轴(低速轴)=9550*=9

7、550*=1728.1轴(滚筒轴)=9550*=9550*=1695.02表一 传动装置各轴主要参数计算结果轴号输入功率P/kW转速n/(r/min)转矩T/N m传动比i电动机轴4.7296046.76=2.8=4.5=3.3轴(高速轴)4.53343126.13轴(中间轴)4.3576.2545.18轴(低速轴)4.1823.11728.1轴(滚筒轴)4.1023.11695.025.减速器的外传动件零件的设计5.1选择V带型号 由表2-10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1.1,则=*=1.1*5.5kw=6.05kw根据n=960r/min,=6.05kw,确定选择A型普通V带。5.2确定带轮基准

8、直径由表2-4查得,小带轮直径75现取=140mm,=0=(1-)=140=391.8mm,取=390mm。5.3验算带的速度=7.04m/s在525范围内,带速合适。5.4确定中心距和V带长度根据0.7(+)mm=371mm ,合适5.6确定V带根数查表2-9查得 =0.92,由表2-2得,=1.01,由表2-7查得,=0.11,由表2-5,得=1.62z= =3.76根取整z=4根5.7计算初拉力由表2-1查得q=0.1kg/m,则单根V带张紧力=189.45N5.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压轴力为=2zsin =24189.45sin =1460.47N5.9带轮结构设计查表14-3,Y13

9、2M2-6型电动机的轴直径为=38mm小带轮采用实心质,由表2-3得e=150.3,=9,现取f=10轮毂宽:L=(1.52.0)=5776现取L=70mm 轮缘宽:B=(z-1)*e+2f=65mm大带轮采用孔板式结构,轮缘宽可与小带轮相同,轮毂宽可与轴的结构设计同步进行。6. 减速器内传动零件的设计一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6.1 确定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和齿数因传动尺寸无严格限制、又带式运输是一般的机械。因此,小齿轮采用调质,齿面硬度为(241286)HBW,取260HBW;大齿轮采用45调质,齿面硬度为(197255)HBW,取230HBW;精度8级取;6.2 确定许用应

10、力 查图4.19-3 得; 查图4.21-3得; 查表4-10,取;查图4.20得 查图4.22得 查图4.23得=6.3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初步计算小齿轮直径查表4-8,估计 取查表4-7 齿宽系数取 则齿宽b=80mm取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因工作机有中等冲击,查表4-4得设计齿轮精度为8级,查图4.9取齿轮对称布置,;查图4.12取计算齿面接触应力查图4.14,查表4-6,取 = =63.56取 取 6.4核校齿轮弯曲疲劳强度 查表4.18得, 查表4.16得, 因得 ,取大小轮齿弯曲疲劳强度满足要求6.5确定齿轮主要尺寸6.6齿轮其他尺寸 端面模数 = = 3.076齿顶高 = =1*

11、3=3齿根高 =( )=(1+0.25)*3=3.75mm全齿高 h=+=3+3.75=6.75mm顶隙 c=0.25*3=0.75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7. 低速级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7.1 确定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和齿数 跟高速级齿轮的选材一样。小齿轮采用调质,取260HBW;大齿轮采用45调质,齿面硬度为230HBW;精度8级取;7.2 确定许用应力 查图4.19-3 得; 查图4.21-3得; 查表4-10,取;查图4.22得 查图4.23得 查图4.23得=7.3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初步计算小齿轮直径查表4-8, 取 齿宽系数取 则齿宽b=60mm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

12、计查表4-4得设计齿轮精度为8级,查图4.9取齿轮对称布置,;查图4.12取查表4-5得 计算齿面接触应力查图4.14,查表4-6, = =94mm 取m=4则 7.4核校齿轮弯曲疲劳强度 查表4.18得, 查表4.16得, 因得 大小轮齿弯曲疲劳强度满足要求7.5确定齿轮主要尺寸7.6计算齿轮传动的其他尺寸齿顶高 =m=14=4mm齿根高 =(1+0.25)4=5mm全齿高 h=+=4+5mm=9mm顶隙 =m=0.254=1mm齿顶圆直径 =+2=120+8mm=128mm =+=395+8mm=403mm齿根圆直径=2=120-10=110mm =39510=385mm7.7齿轮作用力的计算高速级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已知高速轴传递的转矩=126130Nmm 转速=343r/min螺旋角 =12.84 小齿轮左旋,大齿轮右旋,小齿轮直径 =80mm齿轮1的作用力圆周力 =N=3153.25N径向力为 =3153.25轴向力 =3153.25=718.72N齿轮2的作用力从动齿轮2各个力与主动齿轮1上相应的力大小相等,作用力方向相反。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已知条件低速轴传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