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阻抗制作过程控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15260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阻抗制作过程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PCB阻抗制作过程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PCB阻抗制作过程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PCB阻抗制作过程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PCB阻抗制作过程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B阻抗制作过程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阻抗制作过程控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阻抗制作过程控制一、目的: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号传输高频化和高速数字化的发展是极快的,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当今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到即将出现的“工业4.0”(中国版为“中国制造2025”) 等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都需要信号传输(或处理)高频化或高速数字化。如何保证各种 信号完整性,也就是保证信号质量,成为难题,此时,需要借助传输线理论进行分析,控制 信号线的阻抗匹配成为关键。二阻抗介绍:1、信号完整性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阻抗问题导致损耗或失真,影响传输效果。信号传输图 见图1所示。图1信号传输眼图2、阻抗模块介绍常见的阻抗要求(差分阻抗&特性阻抗),及对应的阻抗线宽、线距、

2、介质层、应用, 如表1、表2。表1差分阻抗要求表2特性阻抗要求袒抗签注H1R鲫呢dm介质捉备注要球霍求96.5-11431080VGA4P119.4-439.4)030DRAM主聲;121.4. 134.6.154.9Zt127 . 203.22116700101.6-152.-1762 S152,4-2541080-主要;101.6. 1448.152.4主要;153.465 101.6-26422116BGA400B3 4-254J080主要;101.6. 109.2150fi主建;160.】椚、:177.K60S101.6 -218.4211637.5 Ci170 2-304 AM狛主舉

3、:1Q.C. !27177 &. 19Q.5 L193.8, 1 眇& 203i561176.2 233 8IQ8037 S177.8-228.6108Q主基 83.E. 91.4.129.52116: 190.555 078.7-289.6J08036Q203.2J080主要:10J.fi. 12721133W177.25410802116xt 199.6, 1眈.20.2500101 6-1271080320241,3、254108Q主聲:10】.氐114.3、127,2116主要t 241.3152 A27.4 1350 2-482.6主甌3302进)励螂卿5三、阻抗影响因素及各因子影响

4、度3.1线宽与阻抗关系线宽与阻抗成反比,线宽越大阻抗越小,线宽越小阻抗越大;线距与阻抗成正比,线 距越大阻抗越大,线距越小阻抗越小。(1 )当外层特性阻抗线宽 W127pm,线宽变化13pm时,阻抗变化4.1030, 当线宽W在127 pmW254 pm时,线宽变化13 pm时,阻抗变化2.71.8 Q;(2)当外层差分阻抗线宽 W152 pm,线宽变化13 pm时,阻抗变化6.704.3 Q;当外层差分阻抗线宽在152pmW254pm时,线宽变化13pm时,阻抗变化 3.702.20 ;线距S114 pm ,线距离变化13 pm,阻抗变化4.103.10,线距 114 pmS 152 pm,

5、线距离变化13 pm,阻抗变化2.502.10。参考图3。综 上,当阻抗线宽 W152 pm时,线宽偏离中值上限或偏离下限对阻抗影响度较大, 如表。Coated Mrcrostrip IB图2夕卜层特性阻抗线宽与阻抗变化关系图Edgc-CoupJd Copied Mtcrostnp 1B图3夕卜层差分阻抗线宽与阻抗变化关系图3.2 介质层厚度与阻抗关系 介质层厚度与阻抗成正比,介质层厚度越厚阻抗越大;介质层厚度薄厚阻抗越小。(1) 当外层特性阻抗介质厚度HW127 ym时,介质厚度变化13 ym,阻抗变化4.2Q3.2Q; 当介质厚度127 ymH229 ym时,介质厚度变化1 ym,阻抗变化

6、2.92.1Q。参考图4。(2) 当外层差分阻抗介质厚度H127 ym时,介质厚度变化13 ym,阻抗变化8.2Q4.2Q; 当介质厚度127 ymH178 ym时,介质厚度变化13 ym,阻抗变化3.5Q2.3Q。参考图5。 综上,当介质层厚度H 5 ym时,介质厚度偏离中值上限或偏离下限对阻抗影响度较大,如 表 4。表4线宽对应阻抗变化外层特件凰抗外匸差分阻执城鉱pmHWIPl27lV.-254W152I52 ErtmEdg*-CupiedCMtsd MicrMbip IB图5夕卜层差分阻抗介质厚度与阻抗变化关系4.1测试板设计阻抗要求及叠构如表5、图6。表5测试板阻抗设计要求物料使用 T

7、1JS0A.励卿科揑层别U1.2L3L4L51.6图6测试板阻抗设计叠构图4.2阻抗测试抽取30根阻抗条进行测试:分别对阻抗条进行阻抗测试,测试前对设备进行校正;阻抗条设计两端测试点,取两端数据测量结果平均值;在针对每层阻抗值整体求平均 值。测试结果如表6、图7。表6阻抗测试结果阻扰姿求值坨阻fit所在层唄損设计值/Q测量得平歸俏4标來偏卑Cpk(过程能力指数与设汁值菱异比恻欲,soL149.0947.750 7S1.17-2.7250L349.254S.30.731.5150L449.254& 310.82L3550L649.780百2.06-2.11如L490.5692.882.10.9?

8、2.56师1 1100.25102.912.071,142.56LS100.31103 85! 6524民h上白无t kr-100L4100.311025(52.为0.85沏毅护衣综上测试结果,阻抗线与设计值存在规律性差异,且单线与差分线也存在规律性差异。图 7 阻抗模块测量值偏离设计值的差分特性对比图 (上线差分、下线单线)4.3 阻抗条切片分析 针对阻抗条进行切片分析,每根阻抗条分别取样两个位置,阻抗线1/3和2/3 位置,阻抗线 两个切片测量数据差异10|im判定为异常数据,进行剔除处理,后取所有切片测试值平均值, 再将整体切片数据求平均值。外层特性线与差分线切片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如表8、

9、通过切片数据中影响阻抗的所有主要参数都没有显著差异,自然我们想到特性阻抗和差分阻抗的有效Dk反推,看看两者差异有多大。我们利用切片数据的平均值以及阻 抗模块的量测平均值来做计算以预期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Dk值反推L1特性阻抗实测平均值47.7,反推介质有效Dk为4.6 ; L3/4特性阻抗 实测平均值48.3反推混合介质有效Dk为4.5(图8 )。图 8 特性阻抗 Dk 值反推结果L1差分阻抗实测平均值102.9反推介质有效Dk为4.05; L3/4差分阻抗实测平均值103.2反推混合介质有效Dk为4.1 (图9、图10)。NdnEduipled CuJLEdl IMKruirlip 1B*

10、fi- ElLwnlHd;00 P3W I EmuI、 ::-= -4 _J $沖| 90 IODO f 7B6QCH:HlSiT1iIBMI *B4J 讥nssKc特性阻抗顼目外蔭反KDkIB(模)4计算q与供应裔提供6值差异对比图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同一介质环境下的特性阻抗和差分阻抗的有效 Dk 存在显著的差异, 使用同一值不可靠;以特性阻抗为参考的Dk值比物料供应商提供的数值高出0.40.6,故使 用此数据不可靠,差分阻抗反推的Dk值接近物料供应商提供的数值。四、总结印制电路板阻抗控制时,对影响阻抗因子,不可依照统一标准公差控制,需对线宽WW152 |im, 介质层厚度HW127 |im加严控制;且针对材料有效Dk值需建立数据库,依据材料在实际印 制线路板中不同半固化片厚度(玻纤布)、不同含胶量及不同类型阻抗(差分和特性)进行 Dk 值区分,此过程可能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但对印制线路板阻抗精准控制发展还是有很 大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