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148666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报告姓 名:学 号:班 级:电 话:可用于抽查的时间段: 一 题目设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 其中, 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采用=0.1的根号升余弦滚降滤波器,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0.05。 (1) 画出发送信号的波形, (2) 画出接收端经过滤波器后的眼图。 二 解题思路1、数字PAM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输入的数字序列经过脉冲成形滤波器形成的信号g(t) nan(t-nTs) nang(t-nTs)初始化全局变量2、程序结构加性高斯白噪声得到数字基带信号 加扰的数字基带信号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接收信号波形发送信号波形滤波三 代码(有详细注释) clear all;close

2、all;N_sample=8;%每个码元的抽样点数Ts=1; %码元间隔长度eye_num=10;%眼图个数alpha=sqrt(1/10);N_data=100; %码元数N0=0.1;%双边功率谱密度为0.05;sigma=sqrt(N0/2); %sigma是方差dt=Ts/N_sample;%抽样时间间隔t=-3*Ts:dt:3*Ts;% gt=ones(1,N_sample); %数字基带波形d=sign(randn(1,N_data); %输入数字序列a=sigexpand(d,N_sample); %对序列间隔插入N_sample个0;ht=sinc(t/Ts).*(cos(al

3、pha*pi*t/Ts)./(1-4*alpha2*t.2/Ts2+eps);%基带冲击响应(升余弦)st=conv(a,ht); %数字基带信号rt=st+sigma*randn(1,length(st);%加入双边功率谱密度为0.05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基带信号ft=conv(rt,ht);%经过升余弦滚降滤波器tt=-3*Ts:dt:(N_data+3)*N_sample*dt-dt;figure(1)subplot(411)plot(st);xlabel(t);title(发送端信号);subplot(412)plot(rt);xlabel(t);title(加入加性噪声的基带信号);su

4、bplot(413);plot(ft);xlabel(t);title(接收端信号);subplot(414);%画眼图ss=zeros(1,eye_num*N_sample);ttt=0:dt:eye_num*N_sample*dt-dt;for k=3:50 ss=ft(k*N_sample+1:(k+eye_num)*N_sample); drawnow; plot(ttt,ss); hold on;endxlabel(t/Ts);title(基带信号眼图);functionout=sigexpand(d,M)%将输入的序列扩展成间隔为N-1个0的序列N=length(d);out=ze

5、ros(M,N);out(1,:)=d;out=reshape(out,1,M*N);四 运行结果五 结果分析 通过对上图的观察可以发现,升余弦滚降系统能够很好地滤除码间串扰。由升余弦滚降系统的最高频带利用率 =21+ 可知,越小,频谱利用率越大,但是衰减振幅越大。六 解题体会 通过五周的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课的学习,了解并初步掌握了matlab基本函数以及在matlab在通信系统仿真的应用。在第一次上机实验课中,主要任务是熟悉matlab的基本操作和一些基本函数的应用,并掌握蒙特卡罗仿真算法和模拟调制仿真。在蒙特卡罗仿真实验中,由于对原理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研究程序时遇到一些困难,后来从网上查找

6、到一些关于蒙特卡罗原理应用实验蒲丰投针问题实验,仔细看了实验原理,结合程序,很快就掌握了蒙特卡罗仿真算法;在模拟调制仿真实验中,由于课上未认真听讲,再加之模拟调制原理有点遗忘,所以同样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希尔伯特变换等。后来查阅通信原理课本,问题慢慢解决了。第二次上机实验中,主要任务是了解并掌握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及编码以及脉冲编码调制。在脉冲编码调制中遇到一些难题,比如说PCM编码译码程序,也是由于知识的遗忘,所以面对老师的提问时,总感觉有些措手不及。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及时的向周围的同学请教,他们内心细致的给我讲解了程序,最后通过老师的验收。第三次上机实验的主要任务是考察数字频带传输下的多进制数字调制,在这个实验中,最让我头疼的无疑是判决规则的matlab实现了,我请教了很多同学,也听老师讲了一遍,但是还是有些不懂,最后,脑袋终于开窍了,算是勉勉强强过关了吧。这次,我抽到了五号题,刚拿到这个题目时,感觉毫无头绪,尽管老师在课上讲了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原理和具体程序的实现,但是无从下手。这就是理论不能很好地用于实践的例证吧。后来,我上网查阅了很多的关于升滚降余弦的例程,并结合通信原理基于matlab的计算机仿真课本,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这样,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程序写了出来,内心不免有一些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