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卤素专题训练 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143613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卤素专题训练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卤素专题训练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卤素专题训练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卤素专题训练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卤素专题训练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卤素专题训练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卤素专题训练 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卤素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卷各小题的答案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各题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满分11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4Mg24S32Cl35.5Ca40Fe56Br80Ag108I127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反应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获得的颜色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遇浓硝酸黄色B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C淀粉溶液遇到单质碘蓝色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的火焰苍白色

2、【解析】溴化银见光分解,有黑色物质生成,B错。【答案】B2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KClO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蓝,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氧化性:ClOI2SO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向溴水中加入Na2SO3溶液,溴水褪色D在水溶液中,NaClO可以与Na2SO3共存【解析】溶液变蓝,说明KI中I被KClO氧化成单质I2,再加入Na2SO3溶液,蓝色消失,说明碘被Na2SO3还原为I,则KClO氧化性强于单质碘,单质碘氧化性强于稀硫酸,A项正确;漂白粉中含有次氯酸钙,有强氧化性,能将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B项正确;单质溴的氧化

3、性强于单质碘,向溴水中加入Na2SO3溶液,溴被还原为HBr,溴水褪色;NaClO能将Na2SO3氧化,故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正确。【答案】D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解析】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其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由于加入盐酸酸化的过程中引入Cl,所以无法说明氯水中是否

4、存在氯离子;又氯气、HCl、HClO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加入NaOH溶液时颜色消失不能说明其中含有HClO。【答案】B4某卤素X2与热的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A、B两种盐,往A盐的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卤素Y2的水溶液又可生成X2,且X2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则X2、Y2可能是()ACl2、I2BBr2、Cl2CCl2、Br2DI2、Cl2【解析】X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X2一定不是F2,A盐能与Y2反应生成X2,则氧化性Y2X2,X2又不是I2,那只能是Br2,Y2只能是Cl2。【答案】B5HClO4H2O的结构为H3OClO,下列叙述最符合这种结构的证据是()A

5、是极强酸 B有强氧化性C遇热分解 D有4个相同的键【解析】若HClO4H2O的结构为H3OClO,则ClO中4个ClO键完全相同,故D对(可与NH进行类比)。【答案】D6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卤素的钾盐中,最容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采取加入溴化钠溶液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HF和O2生成;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 B C D【解析】在卤素单质中,F2的氧化性最强,对应的F的还原性最弱,不正确;Cl22NaBr=2NaC

6、lBr2,Br2易溶于汽油不易溶于水,正确;AgCl、AgBr、AgI都具有感光性,不正确;使淀粉变蓝色是因为有I2生成,凡可氧化I成I2的氧化剂皆有此现象,不正确;显然正确;由Cl2H2O=HClHClO知反应前后H、O元素价态不变,正确。【答案】B7在一含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Fe2、I、Br、CO、SO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的饱和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存在Br、COB溶液中可能存在NHC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I、

7、SOD溶液一定呈碱性【解析】饱和氯水中存在着许多种粒子,具有多重性质,在原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再加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CO,一定没有SO(若有SO,加入过量氯水会有SO生成),则一定没有Fe2,溶液呈橙黄色,不能使溶液变蓝色,说明一定有Br,一定不存在I;NH可能有。CO水解呈碱性,NH水解呈酸性,所以溶液不一定呈碱性。【答案】D8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下列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HClO2CO2H2O(气)A B C D【解析】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会部分变质

8、:Ca(ClO)2H2OCO2=CaCO32HClO,当和浓盐酸作用时:CaCO32HCl=CaCl2H2OCO2。【答案】C919世纪中叶时,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曾误将溴认为是氯化碘(ICl)。事实上都是深红棕色液体的氯化碘与溴也极为相似,下列有关它们结构与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固体都属于分子晶体B它们熔、沸点相近C等物质的量的ICl和Br2可氧化等量的SO2D它们与水的反应,均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解析】IC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10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A已经

9、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B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化合物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可能呈现金属性”这一信息,选项C中的I(NO3)3、I(ClO4)32H2O等化合物中,碘都呈正价,体现了金属性。【答案】C11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解析】A项,氯水经光照会放出氧气;B项,氯水与发酵粉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C项,氯水与NaBr反应:Cl22NaBr=2NaClBr2,而Br2在常温下是液体;D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故选C。【答案】C12测定固体样品中

10、Br的质量分数,可用0.2molL1AgNO3溶液,当样品的质量为某数据时,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为VmL,V恰好等于样品中Br的质量分数的100倍,则该样品的质量为()A0.8g B1.6g C3.2g D6.4g【解析】设样品的质量为m,样品中Br的质量分数为x,由AgBr=AgBr知n(Ag)n(Br),即0.2molL1100xmL103LmL1,解得m1.6g。【答案】B1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加入淀粉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分别是()ABr、Cl、I BBr、I、ClCI、Br、Cl DCl、I、Br【解析】

11、卤素单质的氧化性为Cl2Br2I2,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IBrCl。碘单质可使淀粉溶液变蓝;溴水颜色为橙色。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后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入丙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丙中无I。【答案】B14某学生鉴定甲盐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中一定有Fe3B丙中一定有Fe3C乙为AgI沉淀D甲一定为FeBr2溶液【解析】加入酸性硝酸银溶液,N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故甲的溶质可能是溴化亚铁或溴化铁。碘化银呈黄色。【答案】B15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47.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150mg,则该MgC

12、l2中的杂质可能是()AAlCl3BNaClCKClDCaCl2【解析】47.5mg MgCl2,生成AgCl 143.5mg,小于150mg,含有1mol氯元素的氯化物中,各金属元素的质量分别为:铝为9g,钠为23g,钾为39g,钙为20g,镁为12g,含氯量高于MgCl2的只有AlCl3,A正确。【答案】A16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 B113 C31 D41【解析】假设反应中生成1mol NaClO

13、和3mol NaClO3,则有1mol3mol516mol电子发生转移。由电子守恒知,必有16mol氯原子被还原。【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6分)17(6分)已知氧化性ClOBrOCl2IOI2。现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中至过量。(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解析】由题意知,KI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I被氧化为I2,溶液变为蓝色,由于Cl2的氧化性比IO强,当Cl2过量后,又将I2氧化为IO而使蓝色消失。【答案】(1)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2)2ICl2=2ClI2I25Cl26H2O=12H2IO10Cl18(10分)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它们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CNSCN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