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有全套教学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14353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有全套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有全套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有全套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有全套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有全套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有全套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有全套教学反思)(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

2、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二、教学目标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梗概加精彩片段的教学。四、教学措施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五、教时安排1214课时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3、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学习重难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作者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出示几段话请学生来读:a我年届七十,有机会又读了一遍安徒生童话,颇有以前没有过的感受。因此我深深领悟

4、到,安徒生童话真是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任溶溶)b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虽然他并不经常给你一个甜蜜蜜的大团圆而是让女孩点完所有的火柴冻死,让锡兵为了得不到的爱情甘心熔化,让小人鱼化成美丽的海水泡沫,让刚刚爱上公主的穷人失手烧掉自己的飞箱但掩卷之后,我们觉得他的童话世界仍然充满了善良和爱,充满了感动和美。c丹麦大物理学家奥斯忒看到了安徒生的才能。他对安徒生说,如果他的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他不朽。d列夫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e我相信,用生命写作的作家无论多稀少,安徒生都是其中一个,他的

5、生活、经历、情感、血液、梦想一切都在文字中,这使得他的童话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里都广受欢迎。仅此一点,就可以把世界上绝大部分童话作家和安徒生区别开来。1关于安徒生,你了解了什么?2关于安徒生,你不解什么?二、从故事走近安徒生1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

6、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的。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丹麦的安徒生是举世闻名的“童话王子”,他的童话作品丑小鸭、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2、读题,问:读了题目,有人问你,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小女孩卖火柴)通过预习,你应该知道文章其实还写了什么?(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和冻死在街头。)理清课文思路:小女孩卖火柴(14自然段);美好的幻想(511自然段;冻死街头(1213自然段)3、提供词语和短语,把事情说清楚具体。(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着头赤着脚 又冷又饿

7、 擦燃 幻想 暖和 喷香 美丽 慈爱 寒冷 饥饿 痛苦 微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主动阅读童话,走近并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品读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惨命运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2、在“读、说、悟”中努力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同时尝试用现代的眼光解读童话,初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3、初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快速阅读课文,积累短语,品读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惨命运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教学难点:在“读、说、悟”中努力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提供词语和短语,把事情说清楚具体。(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着头赤着脚 又冷又饿 擦燃 幻想 暖和 喷香 美丽 慈爱 寒冷 饥饿 痛苦

8、微笑)二、走近小女孩,走进小女孩过渡:通过你们的回答,知道小女孩幻想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请快速的读文511自然段,找出小女孩幻想到的句子读读。1、快速阅读,找出四次美好的幻想。2、交流,质疑:此时,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美好的幻想?)3、再次快速读全文(特别是14自然段),寻找小女孩幻想的原因。(寒冷、饥饿、痛苦、孤苦)重点讲寒冷。4、交流。指导有感情地读好四次幻想的那种渴望心情。(动态生成)5、四次幻想,引导感悟。这幻想是( )的!6、朗读小女孩最后的一次幻想,引导感悟。过渡:小女孩想留住奶奶,老师读:第10、11自然段,学生接读重点句。7、出示:她们俩在光明

9、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是幸福的!)8、小结:这温暖、这食物、这欢乐、这疼爱、这一切的美好和幸福都来自幻想。三、走进作者,走向积极过渡:小女孩就是在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请读:出示: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1、同学们,小女孩的死有什么反常吗?2、安徒生写这童话故事到底想表达什么?指名谈。3、总结:齐读并记住安徒生的话:梦想是极其珍贵的,它是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阶梯。4、作业。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幻想 原因火炉 寒冷烤鹅 饥饿圣诞树 痛苦奶奶 孤苦教后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19世纪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

10、的一篇杰作。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饿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深刻地控诉了当时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专制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学习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光亮中看到种种幻象,从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像的表达方法。静下来的时候细细反思这堂课,总结了以下几点成功之处,还有需改进之处以及困惑之处一、成功之处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推动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因此,我在课堂中,努力创设情景。上课前,精心设计开课导语:上一节课,我们从安徒生

11、的笔下认识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在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小女孩还在大街上卖火柴,让我们把思路拉回到19世纪那个寒冷的夜晚另外,借助音乐,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景中来。3、文本对话,领悟课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时,能够反复读,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领悟课文的内涵,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12、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能够引导学生去体会,幻景越是美好,现实越让人感到悲凉,学生也能领悟到到小女孩只能通过幻想来满足一下她对幸福的渴望,太可怜了。学生在一次次地与文本对话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一次次从美妙的幻想回到痛苦的现实生活中。从中,深刻体会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4、反复朗读,升华学生情感在突破难点,领悟课文内涵之后,通过配乐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从而对她产生了深切的同情。二、须改进之处1、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像的表达方法,这一点达成度不高,我想,在教学中,如果适时的点拨一下

13、这种写法,应该会更好,2、课的结尾可以适当有一些拓展,培养学生的爱心,激发学生学生用笔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愿望。三、值得思考之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的人文性则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虽然明白这一点,但是上课时如何很好的去操作却很难,总有一种眼高手低的感觉。所以如何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课上达到完美统一,教师该如何操作是我在将来的教学中需要思考的。15 凡卡学习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14、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学习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学习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

15、准备1预习课文。2阅读材料:在人间片断。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和作品,导入新课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板书课题:凡卡二、检查预习:1通读全文,认读生字词。2说说你对凡卡有了哪些了解?三、快速摸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凡卡的学徒生活主要在什么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根据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把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四、阅读凡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