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14101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摘要:要:近年来,辽宁大学积极探索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在建设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中心的基础上,构建了文科综合实验新体系,加大了文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该体系的特点是:四个教学层级(实验、调研、实习、论文)递进拓展,四个实验教学模块(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交替深化,四类课程设置重点并行突破,两种课程类型(单元型、综合型)互相补充,两种教学资源(校内、校外)有机结合,(4)成立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设计、实验课程开发与建设、实验教材规划与出版、实验课程指导等工作摘要:近年来,辽宁大学积极探索文科综合

2、实验教学改革,在建设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中心的基础上,构建了文科综合实验新体系,加大了文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关键词:文科实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重基础、强实践”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辽宁大学始终以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并将深化文科实验教学改革作为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藉以推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探索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辽宁大学是国家“211”重点建设院校,也是辽宁省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文科教学资源

3、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存在专业区割、功能单一,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管理多头、运行不畅等弊端,文科综合教学资源难以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复合创新文科人才的培养。为了加快推进由专业区割型向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真正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好”的复合创新型人才,辽宁大学经过深度思考和资源整合,实施了以基础条件扎实、实验教学经验丰富、实验教师队伍成熟的法学科为基础,以具有学科特色优势、学术成果丰富、学术影响广泛的经济、管理学科为重点,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内容的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建设。二、大力推进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改革1. 创建实验教学新模式学校以“突出

4、特色,共享资源”为原则,通过统筹规划和高端设计,实现了文科实验教学的四个“转变”:(1)实验教学从分散管理向集成管理的转变;(2)实验教学体系由重视单一能力培养向重视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3)实验室建设从单独设计向综合规划的转变;(4)实验室功能从单一向度向综合向度的转变。通过新模式的构建,真正促进了四个“融通”:学科(专业)建设与实验教学的融通,学科建设为实验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教学资源;基础实验与个性培养的融通,为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奠定良好的素质和坚实的能力基础;拓宽基础知识与强化实践能力的融通,为实验教学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理性思考习惯;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的融通,为学生发展塑造

5、优良的品德基础诚实品质、责任意识、团队精神。2. 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计、项目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在设计实验教学体系时,我们以“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牢牢把握两个“贯通”(体系上的逻辑贯通、学科上的融合贯通)和三个“关键环节”(实验课程比重、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实验项目更新),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调研为辅助,以实习为延伸”的多层次、多模块、体系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四个教学层级(实验、调研、实习、论文)递进拓展,四个实验教学模块(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交替深化,四类课程设置重点并行突破,两种课程类型(

6、单元型、综合型)互相补充,两种教学资源(校内、校外)有机结合。(1)基础实验体现基本性学生发展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训练(语言能力、信息技术、数理统计、人际沟通、抗压能力、公文写作)。注重共性提炼和内容整合,形成基础性实验模块(这一部分是对大部分学科要求开设的相似课程进行的整合;在学科专业实验中也对部分学科要求开设的相似课程进行了整合)。(2)学科(专业)实验注重学科特色,体现学科(专业)性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重点解决如何应用学科(专业)知识的问题,主要包括政法类、经管类、文史类、艺术类等专业类型。(3)综合实验体现整合性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引发

7、学生思考并能够赋予新的诠释与意涵。综合实验分为三类:专业内不同课程综合实验;学科内不同专业综合实验;跨学科综合实验。学生可以选择指定实验项目,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项目。(4)创新实验体现创新性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训练学生基于前述环节所形成的问题意识,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将研究课题带入,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项目学习流程包括:构思、选题、设计、开题、论证、实施、分析、调研、论文、报告、答辩。3. 改革实验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突出“四个重点”,能力要求呈层级性提升:(1)基础实验。主要突出基础能力训练,注重常识性设计,重点发展学生成长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2)专业实验

8、。主要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注重知识点设计,重点反映与专业对应的基本业务环节、流程及方法。(3)综合实验。主要突出综合能力训练,注重研究性设计,重点探讨非常规性问题和非程式化问题的解决方法。(4)创新实验。主要突出科学思维、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注重开放式自主研究与实践。4. 加强实验软件建设实验教材建设、素材库积累、教学软件开发是一般性实验教学向优质性实验教学转变的关键。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实验教材建设、素材库积累和教学软件开发工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大力开展实验项目创新工作,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内容和模式创新。我们还开设引导性实验课程(参

9、观宾馆、历史博物馆、档案中心、演播大厅等),使学生在进入实验过程的起步阶段就增强了对实验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此外,为学生提供各种竞赛平台,增加实战演练机会。5.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我校文科综合实验中心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实验教学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1)通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技术手段,实现网上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按照政法、经管、文史等实验教学内容分类,先后引进了ORACLC、金蝶、用友等ERP系统等50余种实验教学系统软件。目前,学校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或模拟操作的实验项目达到70%以上。同时,将多种实验教学软件集中安装在一个服务器中,任何一个终端都能够做相应的实验,实现了一机多能、一

10、室多用。(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各种社会复杂环境的浓缩再现。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建立信息平台,不断丰富网上信息,开设学习网站、教学案例、讨论社区、教学大纲、电子刻件、教学录像、网上预习、网上习题、网上提问、网上辅导等。学生可以在网上提交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报告、工作总结。6.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大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为重点的,实验教学同样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要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思考中实验,在实验中思考”的目的,就需要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高水平教师团队。所谓现代教育观念,是指

11、教师必须完成从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全方位育人的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要成为教学内容的策划者、学习情境的营造者、学习方向的引领者、疑难问题的点拨者、学习过程的把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唯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实现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究者、团队的合作者、课程的参与者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心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是,积极采用适应文科实验教学的案例、讨论、点评、协作、角色、博弈等现代教学方法,把住“读、看、思、评、演、试、做”七个教学环节,保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优化师资队伍的关键是核心团队建设。我们本着“稳定、吸引、培养”的原则,做出有利于核心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制度安

12、排(实验教学改革专项基金、教材专项基金、岗位津贴、主讲教师制度、高级职称评审、进修制度、合同制辅助性岗位),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验教师与理论教师”两个同等对待,并鼓励高水平理论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目前的教师团队基本上是由五部分组成的:指导团队(相关学院院长)负责实验教学工作指导;核心团队(专职教师)负责项目设计和研发工作;基础团队(各学院专业教师)负责专业实验并协助专职教师开展相关研发和教学活动;外聘团队(外籍教师、知名专家、技能教师)负责专题讲座或讲授相关技能培训;研究生助教配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或开展辅导工作。7. 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为了体现大学的内在品质,展现大学的独特品格,形成大学的

13、特色品牌,学习环境对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学习情境认知理论,以“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的高标准要求,凝练了“知行合一、智则通达”这一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理念,并将这一特色理念物化成具象的设计标识和符号连接系统,营造一个有利于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的“质朴、大气、和谐、向上”的“文化场域”,为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只要置身此境,就会有所感悟,有所理解,始终让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处于活性状态,形成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自觉,真正实现以“行”炼“能”的教学目的。这也是梅贻琦先生所倡导的“儒染”式教育的充分体现。8. 构建集成管理模式集成管理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

14、集成”:一是教学资源的集成,二是课程安排的集成,三是设备管理的集成。为此,学校做出如下安排:(1)成立辽宁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主任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负责全面工作和规划建设。中心下设实验技术保障部(负责实验技术运行保障和教学软件设计开发工作)、实验教学管理部(负责实验教学协调、培训与管理工作)、实验教学研究部(负责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研究与设计工作)。中心在相关学院设立实验教学部,承担各学科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学任务。(2)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学校文科实验教学资源的实质性整合,并确保整合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正常运转。(3)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研制开发由专业软件组成的教学

15、管理系统,构建网上实验教学管理平台。(4)成立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设计、实验课程开发与建设、实验教材规划与出版、实验课程指导等工作。三、立足学校优势学科,凝练实验教学特色近年来,辽宁大学在推进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1. 形成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新思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文科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基本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学术视野广阔、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烈”的高端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提高实训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将实验教学改革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进行总体思考,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单位,以师资队伍为重点,大力推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思想。我们利用学校已经具备的空间基础和现代技术条件,突破和超越习常模式,以加强实验教学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创新了既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又涵盖多学科(专业)的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新思路。2. 搭建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新平台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需要三个重要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