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137859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 系 部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 xxxx 年 x 月 x 日I前 言村卫生室是承担农村医疗卫生的职能的基础单位,是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最重要的一层。实行农村卫生乡村一体化管理,可以规范村卫生室医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快速发展。然而在乡村一体化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手段单一,运行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了许多村医积极性不高,甚至对一体化管理采取消极抵触的情绪,影响了村卫生室功能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了一体化管理进程。本项目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乡村一体化管理

2、中对村医的激励,目的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村医激励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推动一体化管理进程,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村卫生室作为现今我们国家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中最为重要的一层,它发挥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功能,是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生力军。但由于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将药品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统一发放之后,村医的经济来源途径就变的非常狭窄,因此一部分村医非常排斥乡村一体化管理,非常排斥纳入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之中,这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增加了一种障碍,也同时使得乡村一体化的进程一再拖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是要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下找到如何更好的给村医提供工资

3、、报酬,如何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名誉,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的方法等。此项研究处于乡村一体化研究阶段的初级阶段,村医激励机制的发展水平非常低,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目 录内容摘要1一、甘肃省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基本状况1(一)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现状1(二)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21.三制22.四有23.五统一2(三)甘肃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效果31.村卫生室建设取得较大进展32.村医行为得到了规范33.药品价格得到较好控制34.部分医务人员收入有所增加4二、乡村一体化管理阻碍了村医积极性的发挥4(一)村医对一体化管理的认同程度较低5(二)村医对一体化管理的支持程度较低5(三

4、)村医对一体化管理执行的程度不高6三、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6(一)一体化管理对村医的补偿水平低6(二)村医对一体化管理不了解8(三)职业发展前景暗淡8(四)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9(五)村医面对的医疗风险大10(六)村医得不到村民的尊重和上级单位的认可10四、完善村医激励机制的措施11(一)提高村医工资额度、奖金额度和完善村卫生室资金拨付措施111.提高村医工资额度及比例112.提高奖金发放额度113.完善村卫生室资金拨付办法12(二)对村医实施荣誉激励121.当地政府设置,村民投票产生村医荣誉称号122.设置国家级的村医荣誉称号12(三)完善村医养老保障机制,解决村医后顾

5、之忧13(四)对村医职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13(五)建立村医医疗风险规避和救济机制131.村医医疗风险的防范142.村医医疗风险的救济14参考文献:15附件 16摘要:村卫生室是承担农村医疗卫生的职能的基础单位,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最重要的一层。村医是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农村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村医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服务提供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村医激励机制是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论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乡村一体化管理进程中的村医的激励,目的是通过研究建立和完善的村医激励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

6、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进一步优化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词: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医,激励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村医激励机制研究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实行农村卫生乡村一体化管理是促进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规范村卫生室医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快速提高。然而,在乡村一体化管理进程中,由于过多的注重形式,强调规制和整齐划一,再加上管理手段单一,运行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影响到村医积极性,使得很多村医积极性不强,甚至对一体化管理采取消极抵触的情绪,最终影响了村卫生室功能的有效发挥

7、,阻碍了一体化管理进程。如何调动村医的积极性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在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中网底的功能,是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急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一、甘肃省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基本状况所谓乡村一体化管理就是把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人、财、物等卫生资源,按照新时期农村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划配置。改革村卫生室的管理体制,对村卫生室实行“院办院管”,促使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队伍优化,工作规范,功能齐全,方便群众,服务经济”的农村卫生办医格局。建立乡村一体化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农村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和服

8、务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乡村医生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开展基本医疗、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技能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水平逐步提高,队伍更加稳定;农民基本健康需求得到进一步保障,为全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一)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现状 2002年10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颁布实施,制度中强调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以加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为重点,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重疫区的村卫生室建设给予

9、适当支持。各级政府要集中力量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立卫生院,并由县级政府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好地承担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各地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明确乡、村级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并落实到位。各级政府要按照明确职责合理负担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经费保障机制。这就是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强调要建立乡村一体化的管理制度。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09年开始在皋兰、会宁、甘谷、康乐等县进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2010年开始在全省推广,目前全省共有78个县区推行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乡村一体化管理

10、覆盖率达到94%1 2010年甘肃省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二)甘肃省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从甘肃一体化管理内容来看,各地区管理内容大致相同,主要涉及到村卫生室的建设、村医医疗行为的规范、用药统一、财务及常规事务管理的规范与统一等;就管理形式和手段而言,各县区有一定差异,但是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三制”、“四有”、“五统一”。1.三制三制主要指聘任制、工资制和养老保险制。聘任制主要指对乡医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受聘者一般不改变农民身份;工资制即乡镇卫生院按乡村医生工龄、职称和工作数量、质量等确定工资数额,每月按照规定发放;养老保险制就是卫生院从卫生室业务收入和预防保健基金中各

11、取一部分,为受聘乡村医生办理养老保险。2.四有乡村一体化管理中的四有是要求村卫生室在诊疗过程中,实行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凭单,转诊有记录,以规范乡村医生医疗行为,实现管理规范化。3.五统一五统一是指:统一行政管理, 统一业务管理, 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和器械管理, 人员统一聘用。统一业务管理就是根据区域卫生规划设置卫生室,并要求所有卫生室达到“四室一房”标准,即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防保室和药房。统一行政管理即全县统一制订村卫生室综合目标、乡医工资发放、乡医养老保险等有关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卫生室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职责。统一财务管理即要求村卫生室定期上报卫生院业务收入,并建立健全有

12、关帐目。统一药品和器械管理指卫生院建立中心药库,村卫生室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由卫生院从国家正常渠道一采购和调拨。人员统一聘用即打破行政村和乡村界限,在本乡范围内统一调配和使用乡村医生和卫生院工作人员。乡村一体化管理中“五统一”的覆盖率由2009年的95.54%增加到2010年的95.92%,比上年增加0.38%。(三)甘肃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效果甘肃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后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村卫生室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村医加入乡村一体化管理之后,原先比较简陋的村卫生室都得到相应的建设补助基金,使得村卫生室的面目焕然一新。2009年甘肃省全省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5095个

13、,2010年建设16416个,比上年比较增加了1321个。村卫生室的基础医疗设备如简易呼吸器、便携式高压消毒锅、冷藏包、诊查床、无菌柜、药柜、担架、处置台从2009年至2010年分别增加1930个、7376个、5156包、8893张、3411个、18991个、822付、15186个1 2010年甘肃省卫生厅信息统计中心1。2.村医行为得到了规范乡村一体化管理办公室与村卫生室签订了工作综合目标责任书,使村医的工作质量和工资、奖金挂起钩来,较好地解决了一些村医重“量”轻“质”的问题。预防保健工作由卫生院统一布置,统一行动,统一检查,使其切实督促了村医的工作。患者到卫生室问诊时,村医及时进行登记;患

14、者的用药有处方遵循;药费和诊疗收费严格按照卫生院的药物价格标准目录填单并凭单收取;村民在村卫生室看病后,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进行诊疗的,村医基本按照规定填写了转诊记录。3.药品价格得到较好控制原先药品的选购需要村医自行解决,现在是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发,而且药品在村卫生室实施零差率销售,乡镇卫生院对村医行为进行适时监管,有效控制了村医的用药和过度医疗行为,降低了村医医疗价格。据医改监测数据反映,2010年共有村卫生室16938个(医改监测上报的村卫生室数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村卫生室略有有出入,属统计口径问题),实施零差率销售的村卫生室有8851个,占52.26%,2010年甘肃村级医疗机构次均医疗费用比2009年降低了23.33%。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给患病农民带来了实惠。4.部分医务人员收入有所增加对村医在加入乡村一体化管理之前和之后的村医年平均收入做一对比发现,加入乡村一体化管理之后,村卫生室年平均收入在1至3万元这一区间的人数对照加入乡村一体化管理之前的人数明显在减少;村卫生室的年平均收入在3至5万的村卫生室数明显增加(如图1)。图1:村卫生室加入乡村一体化管理之前和之后的收入对比这正说明了这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对村卫生室在发挥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中网底功能的建设和完善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