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天王图赏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13586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子天王图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送子天王图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送子天王图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子天王图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子天王图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子天王图赏析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画圣”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画。该画内容为瑞应本起经所云:“净饭王严贺抱太子谒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悉起礼拜太子足。父王惊叹曰:我子于天神中更尊胜,宜字天中天。”,即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抱着他进入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画卷前段,描写送子之神及其所骑瑞兽向前奔驰的动态,雍容自若的天王端坐,两旁是执笏文臣、捧砚天女及仗剑围蛇的武将力士;画卷后段,净饭王及摩耶夫人形象均作中华帝后装束,小心翼翼地捧着太子(即释迦牟尼)缓步而持重地趋前进谒,体魄健伟、鬓发飞扬的天神仓促地匍匐下拜,从而突出刚刚降生的太子的非凡与无上的威严。这幅画卷构

2、图完整,线条遒劲而多变化,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刻画都鲜明生动,拂地的飘带,行笔飞舞,舒卷自如,墨线如“莼菜条”。真是“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这正是吴道子的的笔法特征。他在创作的时候,总是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所以很有一点表现主义的味道。还有,此作图虽然描写异域故事,但是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乃是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此图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图中天王按膝端坐,怒视奔来的神兽,一个卫士拼命牵住兽的缰索,另一卫士拔剑相向,共同将其制

3、服。天王背后,侍女磨墨、女臣持笏秉笔,记载这一大事。这是第一部分,净饭王抱持圣婴,稳步前行。王后拱手相随,侍者肩扇在后,这是第二部分。就这两部分来看,激烈与平和,怪异与常态,天上与人间,高贵与卑微,疏与密,动与静,喜与怒,爱与恨,构成比照映衬又处处交融相合。天女捧炉、鬼怪玩蛇、神兽伏拜的内容,则将故事的发展表现出了层次,通过外物的映衬将主要人物的内在心态很好地表现出来。画卷中人物神情动作、鬼怪、神龙、狮象等都描绘得极富神韵,略具夸张意味的造型更显出作者“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趣味。从这幅画中,我看出了吴道子在运用线条的方法拥有极高的造诣,能准确生动地刻画人物的精神

4、气质,并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吴道子的这种笔势夭矫,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的韵律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不能自拔。吴道子作为中古时代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出现在世界艺坛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每当我仔细看天王送子图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好像身在天王送子图的故事情节中,似乎能够感受到画中每个人物的心情和行为。观赏天王送子图这让我开阔了视野,同时让我张开了理想的翅膀在艺术的世界里翱翔。也使我对传统中国画有了深刻的了解,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美轮美奂的作品所惊叹,为身为一名中华民族儿女而倍感骄傲自豪!希望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能够得到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能够发扬光大,举世闻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