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13365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锻炼习惯”教学中培养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春秋*孔丘)。习惯如在少年童年时期逐渐养成,长大后就如天生本能一样去做事情。叶圣陶先生在语文十二韵里写道: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良好习惯没有养成时,多少要用一些强制功夫直到习惯成自然,不待强制好的态度才能随时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全国健身计划纲要第七条这样阐述:“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实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

2、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就个人来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也就是说,健康的体魄是德和智的物质载体,有了健康的体魄,德和智才能充分发挥,健康的体魄在人才成长 与成功过程中起着基础与关键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其生活、事业、幸福都无从谈起。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长期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促动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是课堂教学应重视培养的。一、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为锻炼习惯养成打下动力基

3、础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很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而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就促使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重要任务要求。过去为了提升体锻炼达标率,体育课就是训练课,上课先绕操场跑两圈,接下来稍活动一下,然后把5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等几个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采用简单重复练习、循环练习,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上课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不高,在简单重复与疲累重压下产生厌倦情绪,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整体素质提升,所以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实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挖掘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

4、和组织教学,都要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想办法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开动脑筋,在想中练、练中想,学生一般都比较好奇,在练习中教师能够适当设置疑问,如:在教七年级实心球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投掷时的手法与出手角度对抛出远近的影响?”去练习;再如:立定跳远教学,师提问“与投掷比较,用力及跳远角度问题”,诱发学生思考的兴趣,通过练习学生找到了答案,这样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同时他们享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而兴趣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锻炼的内部动因。二、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

5、科学地实行身体锻炼才是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但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使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动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

6、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使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实行身体锻炼。增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持续练习。”所以,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

7、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动。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三、锻炼习惯养成相关的问题 “以身作则”教师正确的引导体育教师是学生在体育锻炼上最现成的模仿对象,每一个体育老师良好的锻炼习惯

8、,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堂学习,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