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季度考试初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12069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季度考试初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次季度考试初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次季度考试初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次季度考试初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次季度考试初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季度考试初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季度考试初中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试卷姓名: 校区: 分数: 阐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20分。一、基本(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两个典故,体现诗人对受害友人的哀悼,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布满无限悲哀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 (4)伤仲永中体现仲永幼年时期才干显现的句子是:_,_。(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

2、语。 (4分)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fny()。那春天的灵秀之气通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pnb()之势,在田野上滚动。挪威国旗yowynwi( )、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她碰了几次壁,qghuliodo( ),无觉得生,回来做了信客。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A.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D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4.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 (3分)9月5日

3、上午,(A)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按筹划完毕实验试航和建造工作,(B)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C)航母入列,能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伙战力量现代化水平,(D)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伙与应对非老式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请仿照例句,以“友谊”为话题造句。(4分)例句:成功要用抱负去引路,要用发明力是开拓,要用汗水去灌溉。二、阅读(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毕6-8题。(一)(0分) 口 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来宾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

4、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觉得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

5、名其一处也。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似的一项是( )。(3分)A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众妙毕备/前人之述备矣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何间焉 觉得妙绝/群响毕绝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8.全文除了直接描写表演者的表演,还从侧面描写 、,来突出表演者技艺的 。(3分)(二)(9分)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6、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战国策)【注释】王:楚王。 谒者:指接待来宾的近侍。 中射之士:即中射士。王宫的卫士。9.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操: 明:10.对画线句“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翻译对的的一项是( )(3分). 我问过传达的人,她告诉我药是可以吃的,因此我才吃了这药B.我问过传达的人,她告诉我可以吃药,因此我才吃了这药C. 我问过献药的人,她告诉我药是可以吃的,因此我才吃了这药D. 我问过献药的人,她告诉我可以吃药,因此我才吃了这药

7、11.本文中的中射之士是个如何的人?(分)(三)(10分) 留点空白刘书全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她人留点空白,才干和谐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为她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她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但凡能为她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她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 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她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容许她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

8、解,为她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后会得到她人的信任和尊重。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孤单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广阔大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她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

9、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种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局限性;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她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她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她人比高下?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有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她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

10、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毕生。(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2综合全文,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立文明都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具有启发作用。B.第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一般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第段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种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成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13.下面对本文论证的分析

11、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人与人在交往中应为她人、给自己留点空白。B.第二、三段论述为什么要为她人留点空白的道理.第四段联系现实生活的实例,论述为她人和自己留点空白的好处。D.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要给人给己留空白和余地,才会快乐、幸福。1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觉得“人生一世”,有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四)(17分)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雨天,是都市的忌日。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教师傅说。她瘦而黑,像一根铁钉。

12、别的同窗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她这是第一次同我发言。“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缓慢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教师和同窗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达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

13、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佳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一般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教师傅,您贵姓?”“免贵。”然后,她告诉我姓氏。我的脑筋里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但是这难不住我,我发明了联想方式。例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她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通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她一声:“侯师傅好!”若是她一种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她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她,表达我对她的尊重。周边的人看着她嬉笑,她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回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