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12061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align=leftb谈谈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b答:(1)甲骨文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 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 狭义的讲, 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 这里采用狭 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甲骨文字: 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 在龟甲、 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 其内容多为 卜辞 , 也有少数为 记事辞 。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

2、演变而成的,象 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殷代图像金文: 先秦称铜为金, 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又叫钟鼎文、 彝器款识。 与甲骨文相比, 金文象形程度更高, 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 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 逼真,浑厚自然。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 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 这种如刀刻的笔法, 亦有被运 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 的史官, 他别创新体, 以趋简便。 大篆又有籀

3、文、 籀篆、籀书、史书之称。 因其为史籀所作, 故世称 籀文 。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 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 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 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 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 这只 是其中的一种。 隶书

4、主要有秦隶和汉隶, 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 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 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 八分 而言。 八分 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 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英文字母,但 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5)楷书 楷书 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 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 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 楷书 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 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 性格之异, 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 体。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 但因转折处以

5、圆滑的方式表现, 呈现出 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 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 今草, 由篆书、 八分、章草, 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 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 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 今草 , 即通常人们习称的 一笔书 。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 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 流畅之感。(8)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 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 现了横平竖直、 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 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 定型于 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 明朝体 。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 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align0927580323007 发表于 2010-6-9 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