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120040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把好十道关近年来,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类平安事故中尤为多发。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平安生产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如何有效地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来从事平安管理工作的实践阅历,认为重点应把好十道关。一、把好仔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关近二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平安工作,逐步将平安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先后颁布实施了建筑法、平安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平安生产管理条例。随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建设部也先后出台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平安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平安检查表(JGJ5999),建筑施工预防高处

2、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等一系列强制性标准、规范,对加强施工现场平安管理工作,提高平安防护水平,供应了法律支持和强有力的技术标准依据,特殊是对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的各级从业人员,肯定要仔细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落实责任,确保投入,强化监管,标本兼治。切实抓好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这一长期而艰难的工作。二、把好平安意识教化关平安意识教化是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假如不重视平安意识教化工作,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平安意识淡薄,对一些高处作业防护有缺陷的环境和人的担心全行为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产生麻痹的平安意识,

3、就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反之,现场各类管理人员对动态监管到位,坚持勤教化,勤检查,勤指导,勤接受合理化建议;作业人员能够遵章守纪,刚好解除工作中的事故隐患,坚持做到不损害自己,不损害他人,不被他人损害,事故就有可能削减或避开。因此,只有加强平安教化,提高平安意识,才能削减或杜绝高处坠落事故。三、把好平安技术措施策划关高处作业,分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涉及到脚手架,临边洞口防护,悬空作业和季节施工等诸多方面。因此,施工现场应依据工程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平安技术方案(或措施)。一般方案由施工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企业的技术部门和平安管理部门审核,企业总工程师审批,项目部平安员监督实施;特

4、殊方案,如高度在30m以上的高层建筑或独立构筑物(烟囱、水塔),吊装作业等,应由企业的技术部门牵头,平安管理部门参与编制,必要时应组织专家组对编制的方案进行论证,经企业总工程师审批。审批后的方案,应由总工程师和编制部门人员向具体的实施单位进行平安技术方案交底,由企业平安管理部门和施工现场平安员共同监督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施工现场不得擅自变更方案,若方案中存在缺陷须要修改或变更,应按程序书面上报,经审核、审批后,再实施变更方案。四、把好平安技术交底关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人员,应依据审批的平安技术方案(或措施),有针对性的按分部分项内容对作业班组进行平安技术交底。平安技术交底可分现场演示和书面交底。

5、交底内容应填写具体,并经接受交底的作业班组人员共同签字认可,做到谁交底谁签发,谁跟踪检查,并填入当日的施工日志。现场平安员应随时抽查平安技术交底内容,并监督作业班组仔细实施。五、把好防护设施验收关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主要涉及脚手架,临边、洞口防护、结构吊装焊接人员的操作平台等方面。施工现场针对搭设安装的各类防护设施交付运用时,必需进行仔细的量化验收,在制定量化验收表时,验收内容应高于行业标准。风险较大的悬挑式脚手架,附墙升降式脚手架,高度4m以上的大型满堂红脚手架,独立构筑物滑模操作平台,吊装作业焊接工操作平台,搭设完毕,由施工现场项目部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书面报企业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牵头

6、,组织技术、平安、生产等部门共同验收合格后再交付运用。六、把好各类防护用品关施工现场选购的平安网(密目网、平网)、平安帽、平安带均属特种防护用品,必需符合国家质量技术标准。材料选购人员在选购特种防护用品时,应要求供货方出具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特防用品平安标记、检测检验报告等有效证件。选购人员不得选购假冒伪劣和无平安标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选购的特种防护用品,应经企业的技术部门和平安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并在购货发票上签字后,财务部门才能核销。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选购、验收 、保管、发放、运用、报废等管理制度和台帐。施工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和平安员应监督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正确运用劳动防护用

7、品,刚好订正习惯性违章。七、把好高处作业人员身体素养关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时,不得支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恐高症、听力不全、四肢有残缺等疾病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饮酒后高处作业。尤其对于攀登、悬空及搭设高处平安设施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建立体检台帐。八、把好脚手架搭设防护关脚手架搭设质量的优劣,对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至关重要。针对脚手架防护问题,施工现场平安管理应抓好以下方面:1、从事搭设脚手架,各类卸料平台的操作人员,属建筑登高架设范畴,操作者必需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平安技术操作证,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应与操作范围的技术易难程度相适应。严禁无证上岗

8、。2、外脚手架防护。不论是落地式脚手架悬、挑架、挂架和附墙式升降脚手架等,必需严把架板铺设关和防护关。各类材质的脚手板,必需符合质量标准。脚手板铺设时,应按架子搭设宽度在操作层满铺、铺平、铺稳 ,不得出现空头板、弹簧板。在架子的端头,转角处,架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固定。高度24m以下的落地式脚手架应在操作层设双栏杆;悬挑架、挂架、附墙升降式脚手架,应在脚手架外排水平杆步距内,增加一道栏杆。平顶屋面的建筑物,外架应高出建筑物1.2m;斜坡屋面的建筑物,外架应高出建筑物檐口1.8m。外架应接受密目网全封闭,外架首层水平防护应接受厚度5cm以上木板,如接受钢架板,应在钢架板上面设一层缓冲物,如橡胶板等;

9、外架里排立杆与建筑物间距大于15cm,应实行封闭措施,首层防护以上每隔69 m设一道小孔平网防护,操作层除增加一道栏杆外,应增加一道小孔平安网作立面防护。3、室内满堂红脚手架,架子高度在4m以下,脚手板铺设间距不大于20cm;架子高度在4m以上,脚手板应满铺,如达不到满铺条件,架板间距不得大于20cm,并在架板上面平铺小孔平安网。满堂红脚手架操作层上料口,应设坚固的防护栏杆和密目网防护。九、把好洞口,临边防护关1、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都存在各种大小不同的孔洞。凡是大于25cm以上的孔洞,都必需实行有效的防护措施。边长25cm50 cm, 50cm150cm洞口,接受木板做盖,用

10、膨胀螺栓固定或利用结构钢筋防护;150cm以上的洞口,宜接受脚手板覆盖固定,周边设防护栏杆;人工挖孔桩,已成型的桩孔,在未浇砼之前或正在挖孔中途休息和下班时,应用定型的木盖板或钢盖板盖好桩孔,以防人员坠落;电梯井、管道井,应在井底上方2m处设一道用木板或竹架板全封闭的首层防护。首层防护以上每隔23层设一道水平防护网。电梯井、管道井和住宅楼设有飘窗的立面洞口,应接受定型的钢筋网片制做的栅栏,用膨胀螺栓固定。各类平面,立面洞口设置的防护措施,应挂设“未经许可,严禁拆除”等标识,桩基工程的施工区域,夜间应设红灯示警。2、未安装栏杆的楼梯边、阳台边、上人斜道外侧边、卸料平台周边、屋面周边、框架楼层周边

11、、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接料口外侧边、基坑周边等临边部位,应搭设坚固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1.01.2m,设两道水平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卸料平台、出料口、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接料口,应设定型制做的平安防护门,防护门高度在1.61.8m,防护门上悬挂醒目的开启关闭的具体平安规定。十、把好季节施工和工程收尾关1、季节施工:夏季高温露天高处作业,白天平均气温超过36时,施工现场应启动预防中暑的应急预案,应调整作息时间,错开13:0015:00时的高温时间,预防脚手架搭设等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因中暑而导致坠落事故;冬季遇有霜冻天气,上午9:00时以前脚手架上的冰霜未溶化之前,不得支配攀爬和搭设脚手架工作,

12、其他高处作业人员应刚好清除工作面上的冰霜,实行防滑措施后,才能进行操作。当遇有六级以上大风、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不得支配露天高处作业。当恶劣天气过后,施工现场平安员负责组织对各类平安设施进行检查、修理、确认符合平安条件后再支配生产。2、工程收尾阶段:主体封顶后,进入内外装饰阶段,因施工工艺流程诸多因素,各类防护设施有可能拆除或挪动,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风险会增大,因此,必需留意和加强以下方面:外墙因粉刷刮槽或安装干挂石材龙骨架、吊线等作业会拆除外架的各层水平防护网,操作人员处于担心全状态,要求操作人员必需正确运用平安帽、平安带。吊线刮槽完毕,必需将原搭设的防护措施复原,并做好操作层的防护

13、。室内的洞口,临边防护设施,必需做到影响施工的拆、挪,不影响施工的不能随意拆、移。需拆、移的部位必需经平安员检查批准。室内装修运用单梯、人字梯、角度必需符合要求,梯脚应实行防滑措施,单梯高度超过四米以上作业时,下面应有人监护作业。外架拆除人员必需正确运用个人防护用品。 总之,建筑行业属高危行业、事故多发行业,我们要仔细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广泛接受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要严格、切实地把好每一道关,高处坠落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开的。脚手架的通病与防治一、脚手架搭设方案 1、现象 (1)内容上不完整。审批手续不全或没有,缺少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 (

14、2)脚手架搭设方案与实际搭设不符 (3)随意变更脚手架搭设方案,当须要变更脚手架方案时,施工人员不办理变更手续。 2、防治措施 (1)脚手架搭设方案的编制,依据有关规范的主要内容缺一不行,编制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主管部门批准盖章。 (2)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探,了解地形、地貌、工程位置等,编制时还要针对总平面布置图和工程实际形态。 (3)当须要变更时必需填写变更表,由原设计人进行设计,经审批后执行,同时补充变更原来相关的图纸资料,附于变更表后。 二、脚手架平安管理 1、现象 (1)脚手架搭设之前不做平安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无针对性,不具体,无书面记录,技术交底双方不签字,作业人员不了解

15、职责,不懂平安技术规程。 (2)脚手架搭设完成后,不进行检查验收,各项数据无量化记录,无验收责任人签字,不合格的未整改或已整改但没复查。 2、防治措施 (1)制定交底制度,编制交底内容(平安技术措施、操作规程、人员分工、职责留意事项等),交底可以是口头、书面交底,但必需有交底且交底双方签字。 (2)脚手架搭设完成阅历收合格后方可运用,验收记录各项数据必需量化,验收责任人必需签字,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必需予以整改,待复查合格后方可运用。三、脚手架各部位 (一)立杆基础 1、现象 (1)基础未夯实找平,未设置底座,底座下未设置垫板,少排水措施; (2)扫地杆设置高度不合理,连续长度范围内设置不齐全。 2、防治措施 (1)依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后,浇筑20cm厚砼基础,搭设时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干脆置于木板上,同时设置排水沟(注:标准底座尺寸:1501508钢板上部焊5735,长度L=150cm;垫板尺寸:厚50cm,长2000mm,宽200mm); (2)离地面(挑梁)20cm处,在连续长度范围内设置纵、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