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10380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实施计划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市XXX生态农业示范园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二一三年一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建设条件第四章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第五章市场分析第六章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第七章能耗评价分析第八章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工程第九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第十章项目财务评价第十一章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一章 项目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XXX市XXX生态农业示范园1.1.2项目地点: XXX省XXX市XXX镇香山村1.1.3项目类别:农业科技支撑项目1.1.4项目建设单位:XXX市X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5项目责任人:XXX1.1.6项目技术依托单位:XXX省农业大学、XX

2、X省省农科院1.1.7项目性质:新建1.1.8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XXX市XXX生态农业示范园立足于现代农业科技,建立立体种 植与养殖相互循环关系,以健康饮食作物及动物饲养作为园区特色,打造从菜园到餐桌无缝连接的餐饮集团,体现XXX市XXX生态 农业示范园的特点,把苗木种植、经果林建设、水产养殖、家禽家 畜养殖、蔬菜种植、净菜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做为园区重要组成 部分,以自然丘陵水系风光为生态主体,以田园气息为主要景观特色。在香山地区建成一个集特色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游览、美食、娱乐、会务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主要建设内容 为:XXX市XXX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约3500亩,其中:蔬菜

3、种植区 455亩、林下养殖区215亩、黑猪养殖区100亩、苗木种植区270 亩、饲料种植区800亩、经济林种植区670亩、高产粮油种植区850 亩、水生蔬菜种植区80亩、有机肥加工区10亩、办公管理及仓储 区40亩、休闲观光区10亩,将新建接待交流展示中心1000平方 米、农家乐式餐馆500平方米、客房3500平方米,办公管理用房 200平方米、食堂100平方米、职工宿舍200平方米、仓库2500平 方米等,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争取把园区打造成为XXX乃至安 庆地区知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并以此为平台,开拓新事业。本项目总投资为600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5200万元,主要用 于土地整理和

4、农业生产设施建设 。流动资金800万元。企业自筹 3000万元,贷款3000万元。1.1.9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5年(2013-2017年)。1.2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2.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1.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1.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2.4 XXX省省科技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1.2.5 XXX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2.6XXX省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1.2.7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论;1.2.8新农村生态立体养殖手册;1.2.9现

5、代农业科技;1.2.10XXX市农业产业布局;1.2.11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1.2.12林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细则;1213农民企业家30年发展历程;1.2.14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1.2.15其它相关工程、财务及专业技术资料。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是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 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促进农 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 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的产业基础。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

6、改造 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 在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科学 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 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量、效益和竞争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 战略。现代农业发展不限于农业自身,而是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科技园区、综合开发示范区为重要载体,聚集产业发展所需的优势 要素,渗透到第二、三产业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就业吸纳功能、 社会稳定功能、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 。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

7、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更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从长远角度来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在 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 升的今天,走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观光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 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休闲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随着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和假期的增加,观光休闲农业作为绿色、 健康、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种类现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因此XXX市XXX生态农业示范园作为观光休闲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 进一步的发展。观光休闲生态

8、农业示范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 观光休闲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 ,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 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的统一。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 划,XXX市跻身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提出以 加快赶超、跨越发展”为主题,坚持彰显特色、发挥优势,自主创新、科学 承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强化基础、创新体制,努力将XXX建 设成为空间布局优化示范区、特色产业集群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 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城建设示范区、科学跨越崛起示范区。XXX市X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规划与建设符 合国家现代农

9、业发展方向,满足XXX市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要求。生 态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桐乡双向交流、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XXX市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 。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国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提出和创建开始于 20世纪50年代。主要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示范和农业休闲为主要内 容,通常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为一体,让游人在体验农事中享受休闲、观赏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综合其建设开发,可分 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美国硅谷类型,特点主要是自发性主动性 强、竞争激烈;聚集了一批创新意识超前的高

10、科技人才;整合了产、学、研相关资源;投入大批资金。第二种是欧洲一些重要的发 达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如英国的爱丁堡生物园区、法国热诺波 勒的基因技术园区、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马加尔代韦科学园等。其特点可概括为类型多,但缺少足够的风险资金投入和甘冒风险的科技 人员。因此,欧洲科技园区不太为人们所重视,呈现出封闭的态势。第三种是亚洲类型。主要有韩国的大德园区、日本筑波科技城 等,其共同特点是完全由政府规划的。国外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无 论从空间规模上还是组织结构上都大相径庭,从它们的发展经历可 带给我们不同的经验和教训。2.1.2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园产生背景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提出和创建始于1994年,

11、与国外相比,其产生、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 国生产力水平、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现行农业体制等一系列综合因 素决定的产物,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组织形 式,成为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机制的重要创新平台。它打破了传统农业低效封闭的格局,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引进世界先进农业设施、满足都 市休闲观光农业需求、实现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等现实问题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1.3国内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方向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来突破,它要求农业科学研究部门不断提供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并且要实现成果的有 效

12、转化,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农业经济增长的目的。每年中 央一号文件,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 略任务,特别是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锁定农业科技。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而 农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 途径。近年来,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 民收入,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也成为农业科技转化新的目 标。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以科技为动力,为此,全国各地市全面实 施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而三项工程的实施必须以园区

13、 为主要载体,这就决定园区要具有高科技性;农业结构调整,必须 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这就要求园区能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是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这就要求园区具有高效益;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多元化、推广方式多样化, 这就要求它们转换机制,依托园区开展技术创新,开展市场化服 务。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要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在建设规模、配套设施、科技和管理水 平、功能效果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各地正按照新的标准和 要求,加大农业科技示园区的建设力度。2.1.4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运营模式在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农

14、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因此在园区的建设和运作上,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运营模式,从理论分 析和实践经验的角度出发,对各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和管理模式 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推动生态农业示 范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成功模式,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运营模式:主要以孙桥、香花桥、锦绣大地、顺义、青青为代表;中部农业大省的运营模式,主要以河南、 XXX省、湖南等省为代表;西部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运营模式:陕 西杨凌、贵州、广西等省为代表。而在XXX香山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其投入和开发模式上均有 可借鉴的案例,首先要求我们必须花费大量

15、的人力物力进行好基本 建设和土地整理,其次要重力进行立体种养殖,建立相关的农业技 术集成模式,进行园区的综合推进和开发。本研究报告将围绕香山 地区地形地貌建设城郊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2.2项目建设必要性数年的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示范方式开始有了转变。原有的科技示范更侧重直接示范,包括利用直接培训、现场指导等方 式,这种示范方式范围较小,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效果也不明 显。自科技部提出在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专家大院项目以 来,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根据科技部提出的基本原则 ,通过专家 大院与龙头企业的联合,努力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科技带动功能。这种机制取得了双赢的效果:第一,龙头企业为周边地区的农民提 供了致富机会。农民的原料产品可以就近销售给企业 ,农民也可以 直接通过在企业就业而提咼收入 ,同时学习新的技术。另外,农产 品通过加工提高了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第二,较为便宜的农产品 原材料节省了运输费用,吸引当地农民就业减轻了成本,企业与当 地农民的利益连结使得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比较容易得到解决,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支持欢迎。目前,生态农业示范园涵盖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也是我国农业政策所大力扶持的项目。XXX市的各级乡镇都具备各有特色的 农业发展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