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志惠(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103711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志惠(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师志惠(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志惠(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志惠(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师志惠我要的是葫芦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当然,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词句中,因此,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2、”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完我要的是葫芦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拓展,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让他们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课后,我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给了孩子们一个开头“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这样不仅促进学生

3、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紧密联系。反思整个流程,在以下方面还有待改进:一、读中注意了学生读的形式、读的时机、读的数量,但我范读的机会较少,发挥不了教师在朗读中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二、词语教学还不是很厚实。如一些重点词语“一些”“盯”“光”等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换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等方法帮助学生扎实理解。除此以外,在备课中,我相信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备课内容与授课时学生表现不能一致,所设计的教案往往在课堂中难以发挥其实效性,因此,我不仅需要有及时的总结、反思,更多的是自身灵活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