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基本情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09985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基本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基本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基本情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基本情况 区域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1个

2、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地貌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气候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往过早来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降水量在100-5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80-150天之间,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时以上。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北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明显低于大兴安岭以西和阴山以南地区。自然资

3、源野生动植物: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有各类野生高等植物2781种,植被组成主要有乔木、灌木、半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等基本类群,其中草本植物分布面积最广。按类别分,种子植物2208种,蕨类植物62种,苔藓类植物511种。全区野生脊椎动物众多,总计712种。主要有圆口纲1种、鱼纲100种、哺乳纲138种、鸟纲436种、爬行纲28种、两栖纲9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6种,一级保护动物26种,二级保护动物90种。全区有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128种,有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45种,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脊椎动物9

4、9种。水资源:内蒙古大小河流千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7条,主要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西辽河四大水系。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湖泊有295个,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达赉湖、达里诺尔和乌梁素海。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6.6亿立方米,占总量的74.5%;地下水139.35亿立方米,占总量的25.5%。森林草原资源:据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区林地面积6.6亿亩,森林面积3.73亿亩,宜林地面积2.05亿亩,均居全国第一位;人工造林保存面积9731.55万亩,居全国第二位;天然林面积3.07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森

5、林覆盖率21.03%。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14.8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据2010年第二次内蒙古自治区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大类,面积9016万亩,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08%,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三位。矿产资源:截止到2011年底,在全国已发现的172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43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98种。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的有12种、居全国前3位的有30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70种。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全区煤炭累计勘查估算资源总量8080.65亿吨,其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为3765.35亿吨,预测的资源量为4315.30亿吨

6、,居全国第1位。查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6663.62亿立方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1370.35万吨,累计查明贵金属金551.43吨,银3.41万吨;铜、铅、锌3种有色金属资源储量4038.95万吨。旅游资源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概括起来有十大景观,即草原、森林、沙漠、河流、湖泊、温泉、冰雪、边境线、民族风情、历史古迹。其中不乏世界级精品,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古长城、阴山古刹五当召、五塔寺、贝子庙等。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美的天然草原,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阿尔山火山遗址地质公园等景观独特,科学价值高。截至201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点)600多处,以重点旅游区(点)和旅游城市

7、为支点,形成了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区共有注册旅行社835家,星级饭店320家,A级旅游景区263个,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点)19个,农家游、牧户游接待户300多家。此外,内蒙古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额济纳金秋胡杨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旅游节等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内蒙古旅游名牌产品。环境保护截至201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确定自然保护区18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72.82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1.6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09.4万公顷。受自然条件制约,内蒙古生态环境较为恶劣,近年来内蒙古坚持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

8、了“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的良好效果。截至2012年底,全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05个。全区监测的15个城市中,14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好,1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轻污染,空气质量良好城市比2011年增加一个。人口内蒙古自治区由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49个民族组成。截至2013年底,全区总人口为2497.61万人,比上年增加7.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6.35万人,比重为58.71%,乡村人口1031.26万人,比重为41.29%,自增率3.36,比上年减少0.29个千分点。2013年,全区共出生人口22.39万,出生率8.98,死亡人口14.01

9、万,死亡率5.62。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2013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生产总值1683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9.4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084.1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6148.78亿元,增长7.1%。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5:54.0:36.5。2013年,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7498元,比上年增长8.7%,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10900美元。财政状况初步统计,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2497.3亿元,比2011年增加235.5亿元,增长10.4%。其中:公共

10、财政预算收入1552.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3%,比2011年增加196.1亿元,增长14.5%;上划中央税收944.5亿元,比2011年增加39.4亿元,增长4.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119.9亿元,增长13.6%,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1%.2亿元,降低15%;政府性基金支出662.1亿元,比2011年减少46.2亿元,降低6.5%。12个盟市除锡林郭勒盟外,其余11个盟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5个盟市增幅回落10个以上百分点。西部七盟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774.9亿元,占全区的71.1%,占比回落1.7个百分点,增长7.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11、25.2个百分点。其中,“呼包鄂”地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463.1亿元,占全区的58.6%,增长6.2%,增幅回落28.4个百分点。东部五盟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86亿元,占全区的23.5%,占比上升2.1个百分点,增长21.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2012年,12个盟市中有7个盟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低于15%,其中占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三分之一的鄂尔多斯市仅比上年同期增长3%。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分别达到326.8亿元和316.3亿元,锡林郭勒盟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30.9亿元。旗县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

12、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旗县达到48个,超20亿元的旗县达到3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3个和9个;全区101个旗(县、市、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全部超过1亿元,实现了超亿元旗县全覆盖。工业经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占主导地位,这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能源、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944.4亿元,增长1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0.6%,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0.3%,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2.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

13、值增长10.7%,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2%。从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达10.3亿吨,增长0.7%;发电量达到3475.85亿千瓦小时,增长9.5%,其中,风力发电量366.65亿千瓦小时, 增长27.5%;钢材产量为1797.74万吨,增长8.2%;载货汽车为14574辆, 下降32.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品出口交货值达223.71亿元,下降4.7%。2013年我区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亮点:1、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实现稳步发展。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5.3%,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均高于全区规模

14、以上工业增速。中小型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4.7%。2、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我区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5%,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2.9%,装备制造业增长9.5%。作为我区特色的稀土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稀土行业增加值增长19%。3、东部和西部盟市工业发展基本同步。西部盟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2%,东部盟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9%。农牧业经济2013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99.41亿元,增长5.2%。粮食总产量554.6亿斤,增产48.9亿斤,创历史新高。牧业年度,全区存栏1.18亿头只,连续九年保持在

15、1亿头只以上。其中,羊存栏9024.72万只,牛存栏1047.4万头。牛羊存栏呈现纯牧区减少,半农办牧区和农区增加的趋势。2013年全区肉类、牛奶、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44.96万吨、767.3万吨和55.09万吨。国内外贸易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5.2亿元,增长11.8%。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61.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9%,增长1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3.9亿元,增长10.5%。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情况看,限额以上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完成零售额170.7亿元,增长15.6%;汽车类完成零售额411.6亿元,增长1.5

16、%;通信器材类完成零售额10.2亿元,增长0.8%。2013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19.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出口总额40.95亿美元,增长3.1%;进口总额78.98亿美元,增长8.4%。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66.62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5.6%;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2.78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2.3%。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46.45亿美元,增长18%。年内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2925家,比上年减少189家。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数34家,比上年减少5家。居民收入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7元,比上年增加2347元,增长10.1%。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18378元,增长10.1%;财产性和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