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098411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问题与相关建议供应链金融是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 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 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创新解决方案 由于其依靠真实贸易背景为更多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资金 封闭式运作助力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监控,以对中小企业更强的议价能 力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厚的表内外业务收益、中间业务收入及存款派生 收益,供应链金融凭借其创造的多方共赢效果迅速发展起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国内现状在我国,近几年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授 信额度日趋紧张,利率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使得银行的资产及负债 受到

2、双重挤压。为应对当前严峻的金融形势,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 谋求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小企业强烈的融资意愿、较低的 利率敏感度、缺乏足值的抵押物等现实情况,使得供应链融资发展成 为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通 过对供应链上各种交易关系的把握,借助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和对交易 过程的管理控制来满足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迄今为止,包括大型国有银行在内的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明 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其中,平安银行(原深发展银行) 在 2006 年率先推出了自己的供应链金融品牌,在总行层面建立了保 理中心和双线管理的贸易融资特别审批通道,2007 年开始全

3、面启动 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实现了银行内部系统与外联系统的对接;广东 发展银行的“物流银行”概念以货押业务为主打产品,推出“贸融通” 融资品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提出“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服务解决方 案,推出融资租赁保理、“融汇赢”组合产品等新型融资产品;兴业 银行“金芝麻”系列服务包括了 18 项单个产品,涉及中小企业产、 购、销三大环节,尝试一站式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华夏银行“融资共 赢链”分为未来货权融资链、货权质押融资链、应收账款融资链等七 大部分;招商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以一系 列电子化金融衍生产品紧密联结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民 生银行“产业链金融”坚持“特

4、色银行,效益银行”的目标,拥有近 30 种子产品,20 余个行业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多种个性化商业模式, 2011年曾荣获“影响中国20102011最佳供应链金融银行”称号。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行供应链金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毕 竟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实践时间较短,现阶段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 进一步去创新和解决。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关系松散。除汽车、钢铁等少数重点行业的 优质大客户外,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意识不强,核心企业缺 乏对上下游企业的严格准入及有效约束,上下游企业对核心企业的归 属感不强,因此多数供应链条显得松散和不稳固。商业银行在开展供 应链金融时,更

5、多关注核心企业信用及交易背景,在成本约束下不可 能对链上众多中小企业逐一详细调查,在国内现有的供应链管理水平 下,核心企业和银行双不严的情况无疑增加了银行的授信风险。中介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一个重要参与者是第 三方中介机构,负责对质押物价值进行评估以及对真实贸易中在途货 物、存货等抵质押物进行监管等,他们的参与是供应链金融得以发展 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监管水平差异 较大。对于押品价值评估来说,鉴于质押物可能受到一些自然因素、 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以及我国流动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尚不健全、缺乏 有效评估手段等,导致中介结构很难及时准确把握质押物价值变化, 进而

6、干扰银行放贷、增加已发放贷款风险。对于交易过程中货物的监 管来说,仓储场地租赁手续不全、押品堆放不规范、监管商人员配备 不足且更换频繁、货物未经监管商确认出仓等日常管理问题大大削弱 了中介结构的监管作用,增加了银行授信风险。商业银行风控体系不够完善。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整体性、高技术 含量的融资模式,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 我国大部分银行的供应链融资尚未形成独立的业务运营机构,没有形 成专门的债项评级体系,没有特别的审批通道,没有专业化的操作平 台,缺乏针对核心企业和物流监管合作方的严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由于供应链金融包含银行、企业(核心企业、 上下游中小企业)

7、、中介机构(资产评估公司、监管商等)三大类主 体,主体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供应 链金融主要涉及物权法、担保法及担保法司法解释、合同法、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虽然上述法律 对债权人的权利主张有较为完备的规定,但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 式多样,相对于传统业务其标准化程度较低,在信用捆绑、货物监管、 资产处置、交易文本的确定等诸多方面涉及一系列新问题,现有法律 还很难完全覆盖,这给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而法 律环境的变化还可能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危及商业银行合法权益。技术支持相对薄弱。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支持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

8、用。目前,国际先进银行可以实现信用证贸易下涉及的 多家银行及买方单证统一处理,链上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银行平台在全 球范围内享受发送交易指令、查询交易、定制报告等服务,最大程度 上实现了交易的程式化和自动化,节省了银行和企业双方的成本,实 现了银行对交易流程的自动监控。然而,国内金融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滞后,供应链金融 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国际仍有明显差距。在许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 单证、文件传递、出账、赎货、应收账款确认等环节很大程度上仍依 靠人工确认,不仅影响了业务执行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 的操作风险。相关对策及建议面对供应链金融的上述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立足自身,积极探 索解决

9、办法,引领供应链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实行严格的准入标准,将风险隔离在外。由于我国供应链管理水 平整体不高,因此商业银行在圈定目标客户时应严格准入标准,建立 覆盖供应链融资各项业务、各类角色的系统化准入制度,并根据实际 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从源头进行风险隔离。实际操作中,在行业 方面,首先选取供应链比较稳定的钢铁、汽车以及交易流程标准化程 度高的大宗商品行业,并逐步向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消费领域过渡;在 客户方面,首先关注核心厂商资质,结合企业经营能力、市场前景、 发展潜力,以及所处供应链的稳定性、获利性来综合评定,此外,重 点审查具体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以及融资中小企业的历史信用记录;以 中介机构方

10、面,应加强对评估方、监管方的资质要求及日常管理水平 的考察。健全风控机制,实现对风险的整体把握。从供应链整体把握授信 企业风险,动态评估链上核心企业、授信企业经营情况、信用水平及 变化情况,行业类商品价格变动及影响等,科学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 具区分风险类别,识别潜在损失,必要时进行风险预警,提前做好应 对策略,有效保全银行资产。操作层面上,慎重选择质押物,保证质 押物所有权明晰,选择价值及质量稳定、易于变现的动产进行质押; 加强授信企业与上下游厂商之间交易关系真实性的审查,严格执行收 款确认、提货回执等手续;加强巡库核货力度,按授信审批要求的频 率进行巡库;督促监管商增强对监管流程的全面管理,

11、严格按其内部 制度及银行出具的监管方案,对抵质押物出入库手续、台账建立进行 规范操作等。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面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质 押物所有权在多方主体间流动,易产生所有权纠纷,以及相关法律条 款仍不完善、缺乏行业性指导文件等实际情况,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 的风险控制能力,具体分析可能面对的法律风险问题,设计金融产品 和相应的风险管理办法,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尽可能地完善法律合 同文本,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将法律风险降低到最小。此外,尽快建 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及企业、个人信用 登记制度、减少法律纠纷中的行政干预等,对于营造良好的供应链金 融环境、推动供应链金融的有序发展均意义重大。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人员素质。针对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水平落 后的问题,商业银行应构建或升级专门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推进对 供应链金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实时处理。通过业务的线上改造, 将目前手工作业的银企合作升级为电子平台,适应多行业、多主体的 信息流监控。人员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强人才引进、专业人员培训, 建立一支覆盖前、中、后台的专业化队伍,特别加强对客户经理、操 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供应链金融产品政策、流程等全面掌握,并 可建立相应的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民生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