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09810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几点思考21 世纪以来,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一)在指导思想上:观念的变革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在对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作用和本质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忽视和误解。有的没有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纳入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规划中去;有的没有把教育信息化当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在某些学校,为学生配备计算机、建校园网等甚至成了个别领导的“面子工程”,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

2、查的应景之做。因此,要给学校不断灌输一种观念:设备是用坏的,不是摆坏的。到学校的信息化设备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用上,千万不能闲置或害怕坏而不敢使用。同时要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不是领导的“政绩工程”,不是专门为领导服务的;而是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二)在基础建设上: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逐步实施。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应用问题,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出效益。判断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应用,看使用者应用的程度以及应用背后所支撑的教育理念。基础设施的建

3、设,一定要学会算账:例如建一个30 万的网络教室, 8 年时间报废,每年学校上课时间为 40 周,每周是五天,那么每天的折旧率是:300000_8_40_5=187.5 元,这还不包括维修费、电费等其他产生的费用。一天不用的损失比一般教师的工资还要高哦!我认为: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网络布线上,超前实施。校园网的布线最少能使用10-_ 年,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进行建设,预留的网络口要多一点,线材要用超六类线,这方面多投入点,将来的浪费就会小一点;第二,在网络设备上,因人而宜。每个学校的网管人员的水平不一样,也决定了网络设备装备上的不一样,学校有人能提出的要求越

4、多,规划越细,那么装备自然越好;如果没有人能提出要求和规划的,设备就装备的简单一点;第三,在电脑设备上,因为使用周期很短,学校是永远都不可能赶上信息化更新的最尖端潮流,只能是适当超前,满足近几年的需求就可以了,千万不可盲目追新;第四,对于其他新产品,例如录播教室、电子白板、数字化实验室等等,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初步掌握这些新产品的原理、技术,等价格逐步稳定之后,再选择一些技术力量强的、对产品有兴趣的学校进行尝试,不断跟踪该产品在学校的使用情况,及时反馈,到产品真正成熟了,再逐步普及推广。(三)在师资建设上: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师资培训是教育信息化当务之急。在中小学校,具备较高信息知识、能熟练掌握

5、信息技术的教师为数本来就不多,而能够胜任学校校园网和区县教育城域网网管的人才更是风毛麟角。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资的应用水平,也大大削弱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作用,影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的网管队伍是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第一、全区的教育信息中心的人员需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第二、中学需要有专职的网管人员,因为中学的校园网结构比较复杂,事务也相对繁重,网管人员一定要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出来,才能将学校的网络搞上去;第三、小学最少需要业务熟悉的兼职人员,不担任主课教学。小学的网

6、络结构相对简单,但也需要对学校网络熟悉的教师来担任,有条件的小学也要有专职的网管人员(四)在技术使用上:加强校园的网络管理,提高与教学的整合。在硬件上,逐步添加防火墙、安全网关、行为审计系统等设备,防止外来攻击的同时,将校园内部也更好的管理起来,电驴、 bt 下载等一些校园不允许的软件要坚决抵制;炒股、聊天等一些工作时间不允许的软件要坚决封闭掉。在软件上,网络版杀毒软件的添置也是对校园网安全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加快提高教师整体电脑水平。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只靠学校的网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办公电脑的普及,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将逐年提高。只有这样,全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教育现代化才能

7、真正的实现。校园内资的收集。学校的网络不仅仅是给教师上网、看新闻、查资料的一个场所,校内资的收集更为重要:每一个课件、每一个视频等等都可以收集起来,积少成多,丰富我们的内网,方便我们的教育教学。不少中小学校都建有自己的资库、博客、视频等等,大大丰富了校内的教育资。另外要加紧规划,将现有资整合,达到资共享,实现教育的和谐。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通过与中小学教育诸要素相整合来完成的。在实现了班班多媒体教学基础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课程)的整合提上了历史日程。教师已经能够较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来促进教学,能够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来支持教学,同时要开展一些 “利用信息技术组

8、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综合性课程,目前在美术、音乐、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中,正在进行资整合的探索和利用。(五)在管理体系上:政府逐步重视,进行了网络化管理,实现教育的资产监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弱电建设、软件资开发、信息人才培养等都需要教育部门、企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在安全、投资和体制等方面逐步完善和健全一系列的保障体系,共同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目前,各地政府十分注重信息化的持续投入,规章制度也逐步完善。同时在软件上也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例如:20_年,南京市教育局将全市教育系统的资产统一制作了一套软件,实现了全市的教育资产管理的网络化,在管理上带来了以下的变化: 1)实时更新,实时检查;2)对于产品的使用年限进行了规定、报废严格把关。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从制度上杜绝了浪费现象。我们将以“培训在先,建库在先,建网在后”为原则,按学校的长远规划以及实际需求做计划,分步实施,让孩子们、家长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办好每一所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