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期末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096580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学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药学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药学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药学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药学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药学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学期末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第八组)农药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抗药性:有害生物具有能够抵抗药剂致死剂量的能力且发展成一个种群的现象2 .致死中浓度(LC50):引起供试昆虫死亡50晰需要的药剂的度3 .毒力:药剂对有害生物作用的性质和程度。4 .保护作用:阻止病原物侵入植物体内使植物免于发病的作用。5,胃毒作用:药剂经过昆虫消化道引起中毒死亡的作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农药的施用方法有 喷雾法一、.喷粉法.、土壤施药法、一浇泼法一、 拌种 法、 一种苗浸渍法一、毒饵法、薰蒸法。农药的科学使

2、用原则是、高效、经济。2 .农药的毒性分高毒、中等毒、 低毒。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急性经皮的致死中量 LD50分另为 200ipg/kg、2001000mg/kg、1000mg/kg时,其毒性分别为高毒、中等毒和低毒。3 .水悬浮剂大多是以固体粒径为无 2的固体农药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加 入 合适的润湿剂、分散助悬剂、增粘剂、防冻剂和水等组分 ,经砂磨机湿法磨 制而 成。4 . 一般通过比较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致死中量(或致死中浓度)的倍数来确定,也可以用区分剂量(即敏感品系的 LD99值)方法来测定昆虫种群中抗性个体百分率。对农业害虫来说,如果抗性倍数在5一倍(卫生害虫在5? 10倍)

3、以上,或者抗性个体百分率在 在名匚2翊上,一般说昆虫已产一抗药性5,农药的“三致”指:致畸毒性、致突变毒性 和致癌性6,水分散粒剂是在 可湿性粉剂(WPr 悬浮剂(S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三、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后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10分)1、一般采用药剂的纯品进行毒力测定。(T)2、原药一般有效成分含量很不高。(F)3、HLB值小,亲油性越强;HLB值大,亲水性愈强。(T)4、乳化剂具有“两亲性”,在两相液体中,一头亲油(农药),一头亲水。(T)5、一般幼龄植物输导除草剂能力不如老龄植物。(F)6、土壤含水量小,有利于杂草充分吸收除草剂,药效就越高。(F)7、盖草能广泛

4、用于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T)8、除草剂混用可提高作物的安全性,降低对后茬作物的影响。(T)9、除草剂活性初筛不可采用盆栽测试。(F)10、室内测定的药品应该是制剂。(F) 四、简答题(共35分)1混用农药对生物的联合作用1)相加作用:即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等于混用农药各单剂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2)增效作用:即农药混用时对有害生物的毒力大于各单剂单用时毒力的总和3)拮抗作用:即农药混用时对有害生物的毒力低于各单剂单用时毒力的总和。2、简述悬浮剂优点与缺点。1)悬浮剂由于被分散的原药粒度范围小,分布均匀,因此悬浮率和稳定度高,不受水温、水质影响,使用时覆盖面积

5、大,周到、均匀,附着力强,耐雨水冲刷。因此,药效一般与同剂量的乳油相近而残效较长,拌种时比乳油安全,较 同 剂量的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好。2)悬浮剂生产使用安全,成本低,易于推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三废”, 生产、 贮运安全、方便。3)目前国内的多数悬浮剂粘度偏大、流动性差、贮藏中分层决,沉降物结块沉降于容器底部,物理性能易变化。4)部分农药在水中易分解,在含水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影响产品质量。3、种子包衣的主要目的。1)主要用杀虫剂或杀菌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稀土元素、生物 制剂及它们的混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包覆种子,以消除有害生物、提供营养、促 进 生长发育、打破休眠期。2)主

6、要用保水剂、高分子半透膜、供氧剂等化学物质包覆种子,以调节种子周围 的水分、氧气和温度等小环境,间接对种子的生理过程发生重要影响。其中供氧剂提供的氧也是促进生长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过氧化钙种衣粉包覆备播稻种 衣剂。3)用填充剂等惰性物质包裹种子,以调整种子形状、大小,利于机械播种,提高操作效率。5 .农药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范畴。1)农药进入田间后的环境行为a)渗透、质流、扩散、逸失等移动行为;b)蓄积、富集等吸收行为;c)代谢、消解等演变行为;d)循环、解吸、物合与结合、矿化和聚合等;2)对非靶标生物的环境毒性水生动物、植物类、野生动物、飞禽类、寄牛性与捕食性天敌类(有益昆虫与蜘蛛)、蛙类、蚯

7、蚓类以及有益的土壤微生物类等。5 .农药残留毒性的控制策略。1)农药的合理使用;2)农药的安全使用;3)进行受污作物(或产品)的去污处理;4)采用避毒措施;5)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6.简述悬浮剂(水悬剂)的特点。a)悬浮剂大多是以固体粒径 3-5 ilnl的固体农药粒径为分散相加工时将水溶性较低而熔点较高(一般600的固体农药,加入合适的润湿剂、分散助悬剂、增粘剂、防冻剂和水等组分,经砂磨机湿法磨制而成b)悬浮剂由于被分散的原药粒度范围小,分布均匀,因此使用时覆盖面积大,周到、均匀,附着力强,耐雨水冲刷。药效一般与同剂量的乳油相近而残效较长,拌种时比乳油安全,较同剂量的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好。c)生产使用安全,成本低,易于推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三废”,生产、贮 运 安全、方便。d)但是部分悬浮剂粘度偏大、流动性差、贮藏中分层决,沉降物结块沉降于容器底部,物理性能易变化;由于部分农药在水中易分解,在含水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影响产品质量。六、论述题(共10分)L试述农药发展的趋势。(1)农药的生产和开发向高效、专业、垄断性发展;(2)杀菌剂出现增长趋势;(3)化合物的研究侧重高效、低毒及高效体拆分、低毒衍生物及新作用靶标化合 物的利用、开发;(4)农药加工技术侧重向环境保护和提高利用效率两个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