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简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09624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声慢》教学简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声声慢》教学简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声声慢》教学简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声声慢》教学简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声慢》教学简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教学简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声慢教学简录 构想: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声声慢的思想内蕴,并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多让学生活动,对学生的鉴赏活动多予激励,并激起学生自我研读、习诵中国文学作品的情致。一:导入: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屈原到曹雪芹,历代都有不少优秀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灿假设星辰,名垂青史。请同学们猜猜看,这其中我最钦佩的会是谁那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由于中国文坛几千年来都由男性统治,这位女中豪杰就更加光荣夺目!现在我先讲一个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

2、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寒暄,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忧,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

3、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醉花阴是一首绝妙好词!而我们今天要赏读的?声声慢也是一首流芳百世的词作。它的影响不止于中国,还漂向了国外二:先比拟,完成整体诵读,整体感知。找一个学生诵读克洛岱的?绝望。(读得别扭,只因写得别扭_的确远不如中国古诗词的音韵)然后全班齐背(学生已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问:1这两首诗都叙述了什么样的情感?明确:痛苦、绝望、至愁“至字空出2这两首诗词叙述的情感是相同的,但叙述的方式或抒情的方式很不相同。能说说有什

4、么不同吗?明确:?绝望直露,号叫,直抒胸臆,声嘶力竭。未选取任何意象。?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防止直接抒情,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小结:改写的诗,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直白浅露,并显得情感“泛滥成灾。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已面目全非了。倘假设李清照知道了,一定不会成认这是自己作品的改写。三:一般地说,诗歌讲究含蓄蕴藉,讲究把所要叙述的情感艺术地叙述出来。?声声慢里词人要叙述的情感是愁痛苦、绝望,这在词里也有极明确、极直接的叙述。3这是词里的哪一句?明确:最末一句。师结:这句也算得上是此词的关键句、主旨句

5、。这一“愁字算得上此词的词眼。需要插入背景了解词人满腹愁绪的原因4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学生齐找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5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学生作答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人:衬人憔悴,不止是“为伊(丈夫)消得人憔悴,还有家亡,国破呢。梧桐、细雨:“噼哩啪啦,虽细不断,落在叶上,打在心上(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_温庭筠?更漏子)小结: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

6、思乡之痛.征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比之克洛岱声嘶力竭的呐喊,能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艺术享受!6为了写“愁,词人巧妙地撷取了人生岁月里的一个小小时段,这个时段从何时起,又到何时止?学生齐答:早晨(起床),黄昏傍晚(采用纠错学习法我觉得该从早晨开始,有道理吗)师问:怎么看的出是早晨?明确:学生难答时,作提示“乍暖还寒。设疑引导学生辩识:不同版本:教材作“晚字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作“晓字,哪个恰切?为什么?(讨论:不求一致,但求自圆其说)师个人

7、认为:“乍暖还寒说明是“晨;下片有“傍晚,上片当有与之对应的时间,“晚那么重复,“晓那么照应;古人有早晨饮酒的习俗(扶头酒);假设是“晓,那么从早到晚,词人“傻愣愣守着窗子,捱至天黑,加重加深了愁苦的叙述!这首词中,有一句形式很特别,同学们注意到了吗(齐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描述词人起床后的情状。点明:依次写及动作、结果、感受,词人尚未从梦中走出,含有双重的哀愁!(寻寻觅觅词人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东张西望,要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袭来;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感受。)奠定了全词悲苦愁绝

8、的感情基调。(与末句照应)8此词开篇就见愁,结尾又点愁,可见愁绪满溢于全词的字里行间。除了我们刚刚提及的词句外,还有哪些词句彰显了词人的愁绪生答:最难将息难熬啊!单独怎生得黑痛苦愁绝如不能捱至天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之少来写愁之多,可谓别出心裁总结:同学们,我们整天嘻嘻哈哈不识愁滋味,难得李清照把这愁情描述得如此刻骨铭心,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绝望、寂寞、至愁的心,而这份愁又体现了多少人的苦痛。也许正是因为词人把深藏心底的那份愁情推向了极至,也才有了这千古绝唱!四习诵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拓展学习领域。1?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本第34页2?一剪梅(红藕香残)课本第42页3如梦令 李清照常忆溪亭

9、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_思考:抓住关键句,深入思考领悟,判定:这首词应当写于_(早期晚期),叙述的是生活里的_(忧愁情趣)。(课外体会其中情趣)4 _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疏:疏放,疏狂。问题:(1)请为这首词填上词牌名。(2)在这首惜花词里,词人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此词中,最清奇的句子是_。(课下想想为什么)5 醉花阴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傍晚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瑞脑:香料 金兽

10、:香炉 纱厨:纱帐 .重阳:重阳节,古人常于这日亲友团聚,相携登高,配茱萸,饮菊酒。问题:此词中,有一句堪称千古绝唱。这句是_。(琢磨此句的况味)6 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舴艋(z mng):小船。写愁名句集锦: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4)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

11、?西厢记) 问题:以上五句均用夸张的_来形容愁。(填一修饰手法) 这些优美诗句运用夸张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董解元那么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在马背上,到了王实甫,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来,装在车子上。多美的诗句啊!好了,同学们。诗啊,是要用心来读的。最后送大家两句话:现实生活中,但愿高兴幸福与我们永远相伴;阅读世界里,希望大家能走近李清照,真正体会到那份美丽的忧伤与忧伤的美丽!7小资料:易安词在国外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

12、!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斥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8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当时驰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优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思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能诗,留存不多,局部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13、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天资颖悟李清照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誉。嗜书如饴她与丈夫都喜好读书。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他们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于是买书、藏书、校书,几乎成了书痴。生平际遇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第二年金兵攻陷山东,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从山东流亡到建康,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病倒了。后来赵明诚为了哭奔母丧,旧病复发,建炎三年(1129)病死建康。那时李清照常47岁。在旧时代,丈夫几乎就是女子一生的全部,一旦死了丈夫,就可以说完全孤弱无依了。李清照的作品和她丰盛跌宕的生平际遇是分不开的。她凝血泣泪的词作,表现的正是那受难者的国仇家恨。她的作品不只是生活的纪录,也还是一个不屈者生命的流露。这一切似乎注定了她必然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词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