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扶跌倒老人指南是技术问题不是伦理问题所想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094764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扶跌倒老人指南是技术问题不是伦理问题所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就扶跌倒老人指南是技术问题不是伦理问题所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就扶跌倒老人指南是技术问题不是伦理问题所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扶跌倒老人指南是技术问题不是伦理问题所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扶跌倒老人指南是技术问题不是伦理问题所想【摘要】卫生部2011年9月6日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有卫生部官 员昨日称,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的制定历时两年多时间,对是否扶起跌倒老人, 以及如何处置跌倒老人,从技术方面提出了若干指导意见,与近期的社会事件无 关。【关键词】跌倒老人;道德问题;法律理念。现今,诸如“老汉摔倒无人敢扶,唯独外国女子上前喂水”,“女子报警救 人前连续找七名见证人”等数不清的事件后,最近连续发生的“司机救人反赔 偿”、“摄像头清晰记录老太太诬陷好人”、“88岁李大爷摔倒后无人敢扶最 后窒息死亡”,让“扶不起老人”再次成为民众广泛关心的话题。于是,卫生部 于2011年9

2、月6日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不能说,卫生部发布这个 技术指南不对,但给人的感觉有点不合时宜,就好像为了应付当前的社会舆论而 特别发布一样,书生意气浓厚。因为,扶不扶跌倒老人,压根就不是一个纯技术 问题,甚至也不是一个纯道德问题。自从南京彭宇案以来,类似的事情屡屡发生,乃至这段时间广泛受人关注的 “小悦悦”事件。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一方面是社会舆论对此类案件的当事人大 范围的批评、抨击乃至批判,甚至诅咒;另一方面,则是类似案件的层出不穷, 顶风而上。为什么被一个社会绝大部分人认为违背了基本道德准则、践踏了道德 底线的事在一片谴责声中不断发生,这表明我们这个社会的秩序和运转程序一定 在某个方面

3、出现了问题。有些人指责是道德问题,认为现在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举出 多年年前全民学雷锋、“五讲四美三热爱”之类的事情来做佐证。认为真正的道 德信仰者,是不会为自己的道德选择设置种种前提条件和要求的,完全是自在、 自为、自由的选择,是良心促使自己做出的选择。他内心里会将道德当做自己的 一种绝对责任,而不会为别人设置什么义务。做好事不需要理由,不管别人怎么 看怎么做,自己心安、自己快乐就可以了。不可否认,这种道德水准是非常高尚的,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且我们学 了这么多年雷锋,搞了很多次道德净化运动,可雷锋又真正的有几个、在哪里? 道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时期是有不同表现的。

4、在现在的大环境下, 再想回到过去的真空状态下的道德,几乎没有可能。现今的普遍的道德要求,只 要是更加符合人性,符合当下我们的生存状态,并不能说就是低下的。就拿搀扶 跌倒老人这件事来说,我想绝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我也想扶,可不敢啊。” 因此,如果一味在道德范畴内打转,永远也不会突破现实的窘境。作为一个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维护力量,通常情况下都有两个,一个是道德, 非强制性的,层次居上的,即人们常说的“软性力量”;另一个是法律,带有强 制性,层次居下的,即人们常说的“硬性力量”。正常情况下,这二者的旨归是 一致的,两种力量指引社会向一个方向前进,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和谐与平稳。由 于法律带有强制性,因

5、此它的作用更大、更明显、更直接、更迅速。也因为法律 较道德层次低,所有法律有兜底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正义的最后守 护者”。一个社会,法律提倡什么,保护什么,打击什么,无不对道德起到强大 的引领作用。如果上层与下层,道德与法律旨归不一致,必然导致道德的扭曲、 变形,导致社会由稳定结构向不稳定结构嬗变。“扶不起的老人”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就在于其法律实践 和社会道德要求背道而驰。我们的道德一直在提倡有爱心,讲奉献,乐于助人, 尊老爱幼,可现今很多类似案件的判决却基于这样的推理:不是你撞的,你为什 么要去扶?法律不仅不承认道德,甚至对有爱心,讲奉献提出质疑,这种情况下, 道德

6、必然要扭曲,扭曲到法律指引的方向:不是我撞的,我为什么要去扶?所以诬陷事件屡屡发生,关键在于诬告人没有任何风险。讹成了就可以白到 于几万、十几万元。讹不成,说声道歉,最多送面锦旗完事,不受任何惩处。用 句法律术语,就是犯罪机会成本极低,几乎没有,而犯罪收益巨大。成本与收益 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对人的巨大诱惑,长此以往,就是好人也会变坏。因此,鉴 于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完善道德,使之形成一 种制度化的道德理念。这种制度道德理念是不同个人、群体、机构间的契约,且 可以因人力而变得更加完善,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保证更多人从中受益,避免 任何一个人因此而利益受损。另外,也因为制度道德理念存在并健全、完善,形 成对个人道德的尊重、保护,有利于促进个人道德弥漫,公共道德照进实现,向 真正的和谐社会发展!“一个老人跌倒而没人敢扶起的时代”,怎么又可能是一个大国崛起、和谐 安康的时代呢?这不禁令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华南理工广州学院思想政治部形势与政策之“卫生部:扶跌倒老人指 南是技术问题不是伦理问题”;腾讯社会新闻网之“扶不起的老人”专题;新浪 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