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 名词解释及主观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092587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文学 名词解释及主观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先秦文学 名词解释及主观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先秦文学 名词解释及主观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先秦文学 名词解释及主观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先秦文学 名词解释及主观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文学 名词解释及主观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文学 名词解释及主观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释名词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体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初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3伪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亦称伪孔本,流传至今,是后裔尚书最通行的本子。东晋元帝时梅ji所献的一布题作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共5篇。其中新增篇目和“

2、孔安国传”是晋人的伪造。4易经:易经是国内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典型,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步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有关“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将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卦,爻辞:是易经的基本因素,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6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区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

3、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种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办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篇。7.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体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措施。比即比方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她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六义(六诗):六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9.笙诗:亦称“六笙诗”。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六篇的合称。这六篇诗都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这六首诗为“笙诗”。0.十翼:十翼即

4、易传,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涉及: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又称“大象”),象下传(又称“小象”),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11.三家诗:指“鲁诗”、“齐诗”、“韩诗”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同属今文学派。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博士)。现均已亡佚,仅存韩诗外传。 属于今文经。12毛诗序: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赵人毛亨(大毛公)、毛苌(小毛公)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毛诗于汉末昌盛,取代前三家而广传于世。毛诗于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

5、,又称毛诗序。看来很像是一篇毛诗讲诗经的总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很也许通过东汉经学家卫宏修改。3毛传郑笺孔疏: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简称为“孔疏”。14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15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体现出来。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白自己的态度。1.微言大义: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春秋外传:春秋外

6、传也称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1短长:战国策的别名。19.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故事家,并分别指出其学术渊源及重要特点。十家中故事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0.墨学“十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节用”、“节葬”、“非乐”和“非命”。21.“三表法”: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觉得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

7、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所谓“本之”,重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根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一般百姓的感觉经验中谋求立论的根据。“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畴。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与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墨子的三表法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三个层次规定。22.“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种重要内容,也是她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种重要奉献。23.寓言,重言,卮言:寓言

8、就是运用客观的人或物以及她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和言谈来体现事理体现思想言论,这是一种以客观性为根据的言语方式;重言是指搬用历史上的名人所说的言语来表述思想言论,这是一种以主观经验为根据的言语方式; 卮言也就是一种不拘于时代空间因时因地而变化的言语,它是一种出自于内心的但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评断的言语方式,它是言语者无心状态下的所说的言语,没有固定的指代评议,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就像是风和水同样,不拘泥于形态上有什么规定,是一种打破世俗语言规则的随心所欲的言语方式。4.法术势: 韩非此前的法家有三派,其一重术,以在战国中期相韩昭侯的郑之贱臣申不害为宗。所谓术,即人主操纵臣下的诡计,那些声色不露而辨别忠

9、奸,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 其二重“法”,以和申不害同步的商鞅为宗。她的特殊政略是以严刑厚赏来履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其三重“势”,以和孟子同步的赵人慎到为宗。所谓势即是威权。这一派要把政府的威权尽量扩大并且集中在人主手里,使她形成恐怕的对象,仿佛压臣下。这三派的注意点,韩非兼容并顾,故此说她集法家的大成。”2.成相:成相,中国先秦民间说唱。“相”是一种击节乐器,其形制有两说,一说为舂牍,另一说为搏拊,以手拊拍。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成相杂辞十一卷,已佚。只有荀子成相篇保存了片断。成相的曲调,由六句构成一章,句式为三、三、七、四、四、三,中间的四、五两句不押

10、韵,余则有韵。当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曲艺形态,为兼有叙事与抒情的民谣。6.赋篇:由荀子所作,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被觉得是汉赋的源头之一。今存赋篇由礼、知、云、蚕、箴五篇构成。27.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8.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2 九歌: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11、。30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裔用来泛称文学。3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发明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后来,对国内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国内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问答题1. 什么叫神话,如何产生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体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初期

12、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神话的产生,一方面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结识水平低下有关。先民们对多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来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另一方面,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布满情感和富于想象力为特点。因而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和

13、某些社会存在都被当作是有生命的,赋予以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2.古代神话的内容,性质,意义:摸索天地创始、万物生成和人类来源奥秘的开辟神话,最有代表性的是盘古、女娲神话。以风、雷、鸟、兽、草、木等为描述对象的自然神话,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雷神”、“海神”、“水伯”等,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英雄神话,体现了先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它们朦胧意识到了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其主角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较有名的如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前者歌颂了治水英雄鲧禹父子,后者歌颂的是征服旱灾的英雄后羿。有关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神话,反映了初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改

14、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抱负,形象奇特,富于奇趣,具有超现实性、超自然性,如驩头、吐丝女、羽民国、长臂国、厌火国等。.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国内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性,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故事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化,文学化,宗教化(见笔记)5.举例阐明诗经歌谣复叠的章法及其艺术效果重章叠句、复沓回环是诗经篇章构造的明显特点。诗皆入乐,复沓的章法正是

15、环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的最佳形式。这种形式重要体现为一首诗往往分为若干章,各章字句大体一致,仅仅变换少数词语,以适应反复咏唱的需要。如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中的双声,叠韵词及其艺术效果关雎这首诗采用了某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举例阐明什么是诗经中的兴(文学史7)8以蒹葭或采薇为例,阐明诗经复叠章法的特点及其作用(作品选P P49)9诗经在语言艺术上的特色(见笔记)1.比较左传和国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