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091813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重点总结(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第一章 绪 论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定义的内涵:、研究对象:人群、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重点: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目的: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4、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社会医学的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

2、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比是一个值。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患病率升高患病率降低病程延长病程缩短患者寿命的延长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增加(发病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病例迁入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出健康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治愈率提高

3、报告率提高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和联系:两者分母可能一样,但分子不同发病率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调查,患病率常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调查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死亡指标 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 死亡专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或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 粗死亡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

4、比例。病死率=疾病的流行强度 散发: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大流行:有时某病的流行在短期内可越过省界波及全国甚至超出国界、洲界,形成大流行。 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疾病的分布一、地区分布 地方病:指疾病经常局限于某些特定区内某一特定人群中发生,不需自外地输入。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1. 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2.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的

5、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 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可能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4. 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倾向;5. 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二、时间分布 季节性: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频率升高的现象。1.严格的季节性: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2.季节性升高: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3.无季节性:如艾滋病 周期性: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通常每隔1、2年或几年后发生一次流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改变疾病的周期性规律 长期趋势:又称长期变异,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

6、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三、人群分布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最易影响1.横断面分析:常用于描述传染病等急性病的年龄分布特征。但该法不适用于恶性肿瘤、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慢性病年龄分布的研究。2.出生队列分析:致病因子和年龄之间的关系四、疾病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的综合描述 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居民和原居住地人群间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关系。是一种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方法。 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的原则1.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

7、死亡率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可能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近,而不同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可能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三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病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精神心理以及遗传等。流行病学一般将病因称为危险因素。 必要病因:指引起某种疾病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旦该因素缺乏,疾病就不会发生。 促成病因:指某因素存在时可能导致某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但该病发生时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除了必要病因外,其他任何能引起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都可以认为是促成病因。 充分病因:指有该病因存在,必

8、定(概率为100%)导致疾病发生。病因模型 三角模型:疾病的发生是宿主、环境、动因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轮状模型:强调宿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病因网模型 病因链:指不同的致病因素与疾病间构成不同的连接方式。病因可分为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病因研究的方法: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假设演绎法的整个推论过程为:从假设演绎地推出具体的证据,然后用观察或实验检验这个证据,如果证据成立,则假设亦成立。推理形式为:因为假设H,所以推出证据E(演绎推理)。因为获得证据E,所以反推假设H(归纳推理)。 Mill准则

9、 Mill准则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和排除法。求同法:指在不同事件中寻求其共同点求异法:指在相似的事件之间寻求不同点共变法:该因素很可能是该病的病因,二者间往往呈剂量反应关系类推法:指所研究的某种疾病的病因和分布特征与另一种病因已知的疾病分布特征相似,那么可以推测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相同排除法:指通过对假设的排除而建立假设的方法 因果关联的判断标准:1.关联的强度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个强关联如果为混杂因素所致,该混杂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将更强。弱的关联强度更可能是未识别的偏倚所致。常以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表示。2.关联的时间顺序先因后果3

10、.关联的特异性一般只适用于传染病4.关联的可重复性指关联可以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的研究成果。5.剂量反应关系6.因素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相似的“三联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因果关系7.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8.实验证据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的特征,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既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个例调查: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个例调查的目的:调查患者发

11、病的“来龙去脉”,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总结疾病分布特征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病例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新出现的或不常见的疾病或疾病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为医学界所重视,从而可能形成某种新的假设。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病例分析:临床医生最为熟悉的临床研究方法,是对一组相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属于回顾性研究范畴。 病例分析目的和用途1.分析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2.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3.促使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病因假设和探

12、索方向 现况调查: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当时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有关的因素。故又称之为横断面研究。以个体为单位 现况调查特点1.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现况研究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3.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4.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 现况调查目的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联系以便形成病因假设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现况调查研究类型1.普查:指为了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或制定某生物学检验标准,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每一

13、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普查的优缺点优点:能早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早发现、早诊断疾病;全面地描述普查地区人群总体的情况以及分布与特征;比较容易为公众所介绍缺点:工作量大;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和现场诊断技术比较复杂的疾病;由于普查对象多,调查时间短,难免重复和遗漏,无应答比例较高。2.抽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间、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随机化原则:指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到并组成样本。 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抽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重要原则: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均为

14、n/N)。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2.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个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3.整群抽样4.分层抽样:现根据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5.多级抽样 现况调查的方法: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现况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类型和方法、估计样本含量、确定研究变量和设计调查表、资料整理、分析及结果解释。现况调查存在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 生态学研究:是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

15、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与现况调查不同,生态学研究在收集疾病以及某因素的资料时,不是在个体水平上进行,而是以群体为单位,无法得知个体的暴露与效应间的关系,但可以反应群体的平均水平,这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特征。 优点与局限性(一)优点1.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可以很快的得到结果。2.对病因未明的疾病可提供病因线索供深入研究。3.对于个体暴露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4.适合于对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二)局限性1.生态学谬误: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的不符,从而产生。2.混杂因素往往难以控制。3.当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时,生态学研究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第五章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种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