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085970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县青少年法制宣教工作的思考宁海县司法局 刘君丽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一件大事。开展青少年法制宣教,有助于充足发挥法制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进她们健康成长,进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增进祖国繁华昌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十分注重这项工作,始终把青少年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坚持夯实推动青少年法制教育。一、近年来青少年法制宣教的开展状况(一)平常运作规范化。重要体现为:有制度管事,有机构领事,有队伍干事。12月份,县普法办出台有关“五五”普法期间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实行意见,对工作目

2、的、工作规定、工作措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规范运作。同步成立了县普法办、县综治办、团县委、县教育局有关人员构成的青少年法制宣教工作领导小组,指引开展全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为进一步增进青少年法制宣教落到实处,我县还组建了一种讲师团和两支队伍,即由律师、青少年工作专家构成县青少年法律征询与法制教育讲师团;由1000人构成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其中全县5家中小学校配备了由公、检、法、司等部门骨干担任的法制副校长;由5名法律工作者构成青少年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今年上半年开展法律进学校102次,组织法律竞赛、演讲3次,在校和校外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比例分别为100和5。(二)法制教育实践化。注重切实维护

3、青少年合法权益,创立了县法院民事审判庭等个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其中县司法局基层科还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着眼于建设青少年法律教育基地,继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之后,县司法局、团县委在跃龙街道怡惠社区也建立了青少年法律教育基地,并于今年月2日挂牌,进一步推动青少年法律教育进一步基层、进一步居民住宅区,使青少年在其所生活的社区就能受到法制教育。同步,注重青少年法律援助案件办理,通过体验案件办理过程,让青少年实实在在接触法律、体验到法律的作用与威严。12月8月,我县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7起,有力地维护了青少年权益。(三)工作经验典型化。注重及时总结工作中好的做法、经验并加以推广,起到以

4、点带面、以先进促一般的作用。近年来,重点推介了三个经验:一是具有首创意义的“宁海县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以学校作为阵地,以班主任和学校政教教师作为负责人,对在校学生中个别行为失范的同窗,争取“事前预警、提前介入”的教育方式,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前瞻性,从源头上杜绝青少年违纪犯罪。二是茶院经验。锁定三类人员精拟定位避免对象,成立志愿者队伍,对这三类对象因人而异分类施教:重点对象“盯”着管;一般对象“带”着管;外出对象“跟”着管;贫困对象“扶”着管,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柔石中学工作模式。抓好班级、年级段、政教处和学校四级管理,构建四道防线,避免和减少学生不良行为。这些经验和

5、做法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推介,并经浙江法制报、宁波日报等刊物多次宣传。(四)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局切实履行职能,一方面以正常教育为主渠道,98所学校做到了“筹划、教材、学时、师资”四贯彻,占全县中小学校总数的96.1%。每年在校生接受法制教育不少于10学时,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人手一本小学法制教育读本,中小学教师每人一本中小学生自我保护100问,并按年级拟定普法重点。另一方面,通过课外教育、社会实践以及学生模拟法庭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并运用校园网、校电视台广播等,向学生传播法律知识。团县委开通了“96015461”阳光青少年心理征询热线,开展“与法相伴 庇护将来”未成年人保

6、护法宣教活动,还联合县教育局、司法局开展青少年法制影片进学校、进社区活动,集中播放法官妈妈、为了明天等优秀法制影片。县教育局开展“我的预警故事”优秀个案案例评比、“法在我心中”法律知识竞赛、预警机制工作论坛等多场活动。县综治委牵头“平安校园”创立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五)教育机制网络化。学校、社会、家庭紧密配合,构建三者联动的教育网络,强化三道防线,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个系统工程。建立了由普法办、宣传部、政法委、教育局、法院、公安局、关工委、团、妇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和掌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违法犯罪状况的新趋势、新动向,制定相应对策。采用联合执法综合治

7、理的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公安部门联合工商、文广、交通等部门每年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全县10所中小学、61所幼儿园20米范畴内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场合得到彻底清理。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团委、总务处等科室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还成立法制学校,并推广和完善了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同步,借助青少年的参与,加大对家庭的引导力度,通过知识竞赛、演讲竞赛、观看电影等活动,调动家庭成员的学法热情。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通过各类教育活动,我县逐渐完善了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使青少年自强、自律、自

8、重、自爱,养成向上、向善、向美的品格,有力地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从起,我县本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为17人,、分别为5人和63人,与上年相比依次下降了925和3.7%;今年1月份本地青少年犯罪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人,下降13.8%。二、存在的单薄环节及简要因素分析(一)学校法制教育还存在局限性重要表目前两方面:一是思想结识偏差。部分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对目前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结识局限性,更多地注重“升学率”,觉得法制教育关系不大,抓得不够紧,没有从主线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二是教育资源受到限制。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学校法制教育还没有统一、

9、正式、规范的教材,法制课程也没有从德育、思想政治等课中独立出来。同步,缺少法学专业教师。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其她任课教师兼任,或由班主任兼任,这些教师有许多没有接受专门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未经系统化、理论化加工,在教学措施和内容上显得枯燥,教学质量在一定限度上受到限制。(二)教育方式有待改善由于对目前青少年思想动态分析不够,把握不准,教育措施单一、形式单调枯燥,针对性不强,缺少亲和力和吸引力,采用“填鸭式”生硬灌输,青少年难于接受,教育效果打了折扣。(三)法制教育限于知法层面侧重点仍在树立和提高学法、知法、守法意识,用法观念没有进一步人心,用法律分析问题、维护权益的青少年较少。知

10、法是守法的前提和基本,用法才是法制教育的主线目的所在。而我们目前的法制教育大多是以法律的具体规定为重要教育内容,注重对某些法律概念及术语的解释,忽视了对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熏陶以及守法、用法习惯的培养,致使法制教育仅仅停留在“知法”的层面上,容易导致形成悲观守法意识,难以达到对法的切实体验以至于后来产生对法律发自内心的信奉。(四)教育主体缺位近年来,始终强调要形成大普法格局,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系,而忽视了青少年自身的作用,缺失了青少年自身这个接受教育的主体。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性格,树立对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需要

11、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但这些毕竟是外在的,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干起作用,收到良好教育效果是传授与接受双向作用的成果,青少年的自身需求、自我结识与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开展法制宣教的重要力量。社会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家庭提供经济条件,学校提供师资力量,但这些都必须依赖青少年自身主观的配合才干收到预期效果,她们之间是互相依附存在的。但现实中,这种主体作用总是被或多或少地忽视掉,涉及许多学生自身也觉得学习法律与自己无关,在法制教育过程中,或是被动地去接受,缺少内在积极学习的需求,或是不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没有把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12、(五)发展不平衡我们对城区青少年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措施,对农村留守小朋友和外来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则显得相对滞后。由于不懂法、不守法而导致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突出,特别是外来青少年犯罪形势不容乐观,3人,比增长1人,上升8.35;持平,43人,比增长10人,上升303%。重要因素有:1.学习环境相对较差。外来青少年一般就读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相对而言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外部环境差某些,不利于她们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沟通存在问题。由于我县居民多使用方言,外来人员及其子女与本地居民沟通时存在一定障碍。加上风俗习惯等的差别,外来人员生活圈与本地居民存在不一致性,导致与本地居民形成一定限度上

13、的隔阂与生疏。3.缺少关爱。外来人员忙于工作,增长经济收入,忽视了对子女的关爱。物质缺少。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外来青少年的学习用品、玩具等在数量和质量上比不上本地青少年,而处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物质是有一定需求的。这些因素综合伙用,一方面是导致法制意识不强,缺少对法的敬畏,另一方面是对物质渴求却得不到满足,同步没有及时得到充足关爱,使得她们极其容易突破法律的约束,产生违法犯罪行为。三、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考(一)充足发挥学校作为法制教育基本阵地的作用一是引导各校变化把重点学校的录取率、升学率作为教学质量好坏决定性衡量原则的思想观念,注重法制教育。二是针对青少年易发违法犯罪问题,编印适合我

14、县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宣讲稿,组织法制教育工作人员进一步中小学巡回宣讲,重点环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避免未成年人犯罪法,全面开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项宣传活动。教育过程中注重现实性、多样性和渗入性,努力使法制教育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学法用法成为青少年内在的迫切规定和自觉行动。三是提高法制课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注重和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此外,可以逐渐引进具有教师资格的法律专业毕业生,着力解决好法制教育师资力量的问题,打造一支专职、兼职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二)注重法制教育的层次性针对不同阶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分层次开展。小学生处在思想观念形成的初期,理解能力较低,

15、因此对她们的教育方式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与平常生活密切有关的行为规范结合起来,注重基本道德观念的培养。中学生活泼好动,也很叛逆,处在青春期的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发阶段,对其加强法制教育就尤为重要。由于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勤于摸索,对她们的教育可以运用正反典型现身说法,内容可以波及法律条文的解说,特别是某些与其学习、生活密切有关的法律条文。还可以组织中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到监狱、少管所等地接受警示教育。在整个法制教育过程中,注重层层进一步、环环相扣,以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体制的完善为依托,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切实提高青少年自身的自省、自控、抵御不良影响的

16、能力。(三)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一是增强积极性。用好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将法制教育寓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以趣味性、实用性等特点增强青少年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让青少年在积极参与中接受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运用校报、黑板报、校刊,让学生积极学法、普法,由学生向学生传播法律知识。二是丰富多样性。运用广播、校园网以及多媒体电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进行生动、形象的法制宣传。举措施制教育讲座、主题班会、法制演讲、社会调查等法制实践活动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教育。三是调动参与积极性。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剖析,使学生对枯燥的法律条文有比较清晰、直观的结识,使学生学会明辨是非。通过法律援助案件,让当事青少年理解有关法律,并逐渐引导青少年依法维权,运用案例培养法律意识,初步确立法律信奉,培养青少年的法律精神。此外,把法制教育渗入到青少年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法制教育与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