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084190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节的习俗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沟通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洁便利,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习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端午节的风俗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立刻就要到啦,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都知道端午节这天,全国最为相同的是吃粽子。关于端午节有很多说法,比如我的家乡;在农历五月初一这天要给家人带两色丝线,五月初五要换五色丝线。传闻;带彩色丝线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体健康,驱走瘟灾,万事如意。端午节这天,太阳还没出来,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回来,用艾叶水洗脸,传闻这样能驱蚊虫。洗完脸后就起先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红枣,红

2、豆包成的,特殊好吃,吃上一个还想再吃一个。还有把蛋黄煮灰啦的鸡蛋。吃完饭太阳露出半个脑袋,一家人还要弄些柳条回来,再用彩色纸叠成葫芦,插在大门上方。这样就国泰民安啦。传闻;这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留下的风俗,虽然是个传闻但是家乡的人都很信任。妈妈说这些都是姥姥告知她的。家乡的端午节特别隆重。端午节的习俗作文2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传闻是楚国爱国诗人,当听说自己的国家灭亡时,难忍亡国之痛,哀思欲绝,于是,在公元前二七八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而死。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主要的活动是包粽子,赛龙舟。我先说包粽子吧,包粽子先要把芦苇叶煮一下,糯米泡两至三个小时,然后把米包在叶子

3、里,再煮上一小时。赛龙舟就更有意思了,每条船上都配有浆手和舵手船头有?船尾有锣,用锣鼓指挥桨手们行动一样。因此,划龙舟竞赛时,河面上锣鼓喧天,加上两岸观众的呼喊声,真是喧闹非凡啊。如今,每到端午节,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包粽子来纪念宏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作品和爱国情怀是永存的。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闻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芳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态,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

4、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漂亮芳香,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妙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肯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5、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赛龙舟,因为爸爸当天正好有空,所以我们全家去看赛龙舟。到达赛龙舟的场地时,岸两边早已被围观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桥上的一个空挡,便叫家人挤了过去。这个位置居高临下整个江面一目了然。赛龙舟起先了,每只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的向前冲,每一只龙舟下面都都绑着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龙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斩下扔进水里。每只龙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会儿1号领先,不一会儿8号又追上了。突然,划船手似乎力气大增,每一只龙舟的速度更快了。这时,击鼓手起先鸣鼓了,划船手忽然很有节奏的跟着喊起:“咚!咚!咚咚咚!嗬

6、!嗬!嗬嗬嗬”天公也似乎来助威,起先下起了毛毛细雨。真是鼓声!人声!助威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龙舟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龙群在江水中急速飞腾。慢慢的,慢慢的。1号,5号,9号构成了领先集团。100米!50米!20米终点越来越近,只见5号的力气一发不行整理的爆发了!把后面的两条龙舟远远地甩在后面,然后冲线了!赛龙舟真是一项激烈的竞赛啊!端午节的习俗作文5端午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活动之一,又被称为“龙舟竞渡”、“龙船赛会”、“划龙舟”、“划龙船”等。在南方水乡地带,由于河湖众多,这一习俗是兴盛异样。关于划龙舟的来历,民间普遍认为也与屈原有关。传闻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

7、便顺江打捞,但始终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他的尸身。他们便想渡过洞庭湖去找,可八百里洞庭天水茫茫无法渡过。此时恰巧下起了瓢泼大雨,湖上的渔民纷纷摇桨归来,汇合在岸边的亭子旁。当渔民们听说百姓是为了打捞国家的贤臣而来,便争先恐后地相帮,于是形成了后世五月五日赛龙船的习俗。对此,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到唐代,人们则说竞渡是为屈原招魂,并在今湖南湘阴汨罗江北岸的玉笋山上修建了招屈亭,据说这就是当年赛龙船的终点。其实龙船在西周穆王时期就有了,湖南长沙出土的一幅战国时期楚墓的帛画上面就有男子站在龙船之上的图画。而赛龙船这种竞技活动,据纪纂渊海的记载,起源于越

8、王勾践时代,物原则考据在吴王夫差挖成运输河时就有了竞渡之俗。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端午节到了,学校要为我们实行包粽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欢乐,也收获了胜利。周四学校要实行包粽子活动。我们一听,兴奋极了。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起先包粽子了。我们班被安排到了东南角,桌子上有我们包粽子的材料,老师让我们一组一组地老包粽子,只见一组同学兴奋地跑到桌子面前,起先劳碌起来。有的同学在折粽叶、有的在锥形粽叶里放糯米、有的在系线,不一会的功夫,一个个美丽的粽子便出现在他们手中,我好艳羡啊!最终轮到我们租了,我迫不及待的蹦到桌子面前,拿起粽叶,努力的把他折成圆锥形,当心的放一点糯米,在放一两颗小小的枣,拇指与

9、食指紧紧按住,当心翼翼地封上口,最终,当心地系上,看着自己的粽子,虽然粽子的表面像一个正方形,完全失去了粽子的棱角,但是我的心也特别激烈。我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锅里的粽子形态各异,有圆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虽然都不够标准,但我们依旧喜爱,锅里放满了我们亲自包的粽子,在教室里,煮上了粽子,不一会,粽子的香味充满在教室里,放学之前,我领到自己包的粽子,尝了一口,又甜有黏,自己包的粽子真好吃。端午节的.习俗作文7“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听到这首童谣,大家眼前确定会出现出一个画面,这就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重午节、

10、端阳节、午日节、艾节、浴兰节。每当到了这一天,很多习俗都跟“五”这个数字有关:在大街上,小挚友们的颈项上确定会戴着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系的“长命缕”;有些小挚友的头上,可能还画着用雄黄写的“王”字,像小老虎一样,可神气了;各家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粽、雄黄酒。当然,孩子们记忆犹新的是吃粽子和赛龙舟。相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不让世间的污秽来沾辱他纯净的品行;所以他吟完“怀沙”后,便跳入奔流的江水中。人们把粽子扔进河中是为了把鱼、虾的肚子填饱,不去吃屈原的尸体,而赛龙舟则是去找寻跳入江中的屈原。

11、“一二一二”的声音不断传来,是那么短促、有力、充溢朝气。一条条神气活现的龙舟在江中游着,它们一条比一条游得快,一条比一条游得稳。啊,又到了一年粽子飘香的时候端午节的习俗作文8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生气勃勃的春节,秋意浓浓的中秋节但是我最喜爱端午节,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战国时期,请过为了统一中国,向楚国发兵攻打,但是却攻打不下来。就假装发求跟信,楚怀王就准备签下求跟信。这是,爱国诗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挡楚怀王,而受到楚王跟众臣的指责,被降职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楚怀王被秦国杀害,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心如刀绞。最终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楚江里,自杀了。这是,正是农历

12、五月初五。后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把老百姓感动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们都到楚江边,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就把米饭投进江中,不让屈原被持刀,还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闹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出现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跟挂艾草的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是端午节,还有很多节日值得我们去探究,屈原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端午节的习俗作文9“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又称重午或端阳,很多习俗也与“五”有关。那一天,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颈项、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关于艾草还有

13、个漂亮的传闻呢。相传太上老君有一次下凡,他变成一个乞丐的样子到一个男人家恳求住一晚,可男人却不客气地将他赶走了。太上老君回到天宫后,将此事告知了天帝,天帝大怒,命火龙在五月五日火烧村子。人们耳闻后,纷纷躲进山里避难,一个小孩子走得很慢,人们都很为他焦急。太上老君见了,就告知小孩插艾叶能保家。小孩听了,就割了一些艾草,在每家每户门前都挂了一株,一场大火下来,没有一个房子被烧毁。从今家家户户到了这天都在家里插艾草来保佑自己的家。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主要的活动。说起粽子,它的形态跟口味各不相同:有三角的、四角的、六角的;有咸肉味的、香肠味的、红豆味的在我国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咸鸭蛋黄、

14、黄瓜、黄豆瓣包的粽子及雄黄酒。但无论南方北方,在这天都要用雄黄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并佩带上五彩缤纷的香囊。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这天,我和妈妈到街上去买菜,我闻到一股粽子香.回到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风俗?我便想去问妈妈,而妈妈却说:“你自己去查书就知道了.“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就干.我找到了百科全书,翻开它,它说:“端午节这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

15、子.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彩缤纷的香囊.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我望见香喷喷的粽子,不由自主的唱着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1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宏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中国的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调的活动渐渐消逝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2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唱起了那支朗朗上口的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唱着儿歌奶奶把红、黄、蓝、白、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