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道桥专业综合实训指导手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084047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级道桥专业综合实训指导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1级道桥专业综合实训指导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1级道桥专业综合实训指导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1级道桥专业综合实训指导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1级道桥专业综合实训指导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级道桥专业综合实训指导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级道桥专业综合实训指导手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 封 大 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综合实训报告手册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实验小组: 实验成绩: 试验一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 二试验内容及步骤 三、实验记录表4-1 稳定土击实试验记录表委托单编号试验完成日期年 月 日现场桩号试验人签字试样描述审核人签字123456干 密 度加水量(g)筒湿试样的质量(g)筒的质量(g)湿试样质量(g)湿密度(g/cm3)干密度(g/cm3)盒号含 水 率盒湿试样的质量(g)盒干试样的质量(g)盒的质量(g)水的质量(g)干试样的质量(g)含水量%平均含水率%1.以干密度为纵坐标,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在普通直角坐标

2、纸上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驼峰形曲线定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稳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如试验点不足以练成完整的驼峰形曲线,则应该进行补充试验。2.精密度或允许误差。应作2次平行试验,2次试验最大干密度的差不应超过0.05g/cm3(稳定细粒土)0.08g/cm3(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最佳含水率的差不应超过0.5%(最佳含水率小于10%)和1.0%(最佳含水率大于10%)。实验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二、试验内容及步骤三、实验记录1.精密度或允许误差 若干次平行试验的偏差系数C v (%)应符合下列规定: 小试件不大于10%; 中试件不大于15%;大试件不大于

3、20%。 表5-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工程名称 混合料名称 试件尺寸(cm) 试件压实度() 结合料剂量() 养生龄期 最大干密度(gcm3) 加载速度(mmmin) 试件号2345试件制备方法制作日期试验日期养生前试件质量(m2)g浸水前试件质量(m3)g浸水后试件质量(m4)g养生期间质量损失(m2一m3)g吸水量(m4一m3)g养生前试件高度(h2)cm浸水后试件高度(h3)cm试验的最大压力(P)N无侧限抗压强度(Rc)MPa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试验日期 实验三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击实法)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二、试验内容及步骤三、结果整理见后面马歇尔试验记录表。四、注意事项

4、1、沥青称量方法采用减量法。2、对试验室试验研究、配合比设计及采用机械拌和施工的工程,严禁采用人工炒拌法热拌沥青混合料。3、对大型马歇尔试件,装模时混合料分两次加入,每次插捣次数同上。表6-1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公路等级沥青混合料类型击实次数双面各 次击实温度 矿料比例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沥青相对密度试件编号沥青用量(%)试 件高 度(mm)试 件空气中质 量ma(g)试件水中质量mw(g)试件表干质量mf(g)试 件毛 体 积相对密度f理论相对密度t试 件空隙率VV(%)矿 料间隙率VMA(%)沥 青饱和度VFA(%)稳定度MS(kN)残留稳定度MS0(%)流值F

5、L(mm)单值平均值KN%实验四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及浸水马歇尔试验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二、试验内容及步骤四、结果整理记录见后面马歇尔试验记录表。五、注意事项1、如标准马歇尔试件高度不符合63.5mm1.3mm的要求或两侧高度差大于2mm时,此试件应作废。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得超过30s。3、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件数目n为3、4、5、6个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4、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时,试验结果应附上荷载变形曲线原件或自动打印结果,

6、并报告马歇尔稳定度、流值、马歇尔模数,以及试件尺寸、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用量、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表8-1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公路等级沥青混合料类型击实次数双面各 次击实温度 矿料比例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沥青相对密度试件编号沥青用量(%)试 件高 度(mm)试 件空气中质 量ma(g)试件水中质量mw(g)试件表干质量mf(g)试 件毛 体 积相对密度f理论相对密度t试 件空隙率VV(%)矿 料间隙率VMA(%)沥 青饱和度VFA(%)稳定度MS(kN)残留稳定度MS0(%)流值FL(mm)单值平均值KN%试验五. 燃烧法测沥青含量试验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二、试验步骤1.检查试验室电源是否安全接通。2.检查燃烧炉,保证其正常工作。3.按燃烧炉的操作步骤操作,得出试验结果。三、结果整理沥青含量= (9-1)记录表格见表9-1。 表9-1 沥青含量试验报告委托单位混合料名称沥青混凝土工程名称 检测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报告编号试验日期混合料规格取样部位试验次数试样重(g)燃烧后集料重(g)沥青重(g)沥青含量(%)油石比(%)12平均值以下空白备注技术负责人: 审核: 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