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牢靠树立群众看法》的体会_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07822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牢靠树立群众看法》的体会_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牢靠树立群众看法》的体会_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牢靠树立群众看法》的体会_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牢靠树立群众看法》的体会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牢靠树立群众看法》的体会_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牢靠树立群众看法的体会 坚持走群众路线,树立“基层第一,官兵至上”的观念是纯洁部队内部关系的成功“法宝”。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也一直遵照着这一标准,并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拜读牢靠树立群众看法一文后,自己感慨颇深,树立群众看法的方法是多样的、方法是灵活的,作为党委机关、领导干部怎样在选拔使用干部、选人用人上走群众路线,是关心部属、爱惜官兵的又一基础形式,是树立群众看法的充足表现。在选人用人上,“用对一个带动一批,用错一个挫伤一片”的事实证实,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用人政策是衡量党委、领导是否真正关心爱惜官兵的晴雨表、试金石。假如任人唯亲,埋头苦干、勤奋工作的人得不到重用,而让那些跑官要官、善于钻

2、营的人钻了空子,“代表官兵的根本利益”就会变成空话,就无法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所以,在干部任用上,必需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的眼光,依靠群众的力量,表现群众的意志,给群众以充足的知情权、参加权、选择权、监督权,从而把那些有能力、政绩突出、德才兼备、军政素质好的干部选拔到主要岗位上来。一要正确引导,充足调动基层官兵参加干部选拔使用的主动性。为了使干部的调整、配置符合广大官兵的利益,反应官兵的意愿,党委、领导必需重视教育引导,使基层官兵明确责任,明确权力,真正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利用好、行使好。一是引导官兵平时重视对身边干部德才表现的积累。每名官兵全部应树立为他人划档定格、打分量化的尺度意识

3、,方便在选举、推荐时掌握干部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引导官兵正确看待干部的优缺点。任何人全部有缺点和不足,干部的成长过程难免有失误,要引导官兵全方面、客观、正确地分析每名干部的优缺点,预防推荐中出现偏差。三是引导官兵正确定识推荐选拔的主要性。干部配置使用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假如没有公论,不发扬民主,党委领导主观臆断,推选出的干部就会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拥护,决议也就代表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需使官兵认识到走群众路线的主要性,才能取得走民主渠道的实效性。二要广开言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听取基层官兵意见,预防偏信则暗。群众的呼声不是一、二个人的愿望,也不能按选票多少来论断。为此,在广开民主

4、渠道时,要重视把握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方法不能单打一。要灵活利用多种手段,不能仅凭选一次票、划一次挑就算走群众路线了,而要根据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谈话等程序让基层群众充足发表意见。二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不能过于狭窄。一个干部的活动和表现是多方面的,群众对一个干部的观察也只能是一个或多个侧面,要多听取知情群众的反应,把干部的真实情况反应出来。三是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只重视考评任用前的阶段。为了预防考评前拉选票等不妥行为的发生,要注意搜集平时群众对干部的意见,要按月或季度定时对每名干部进行考评,预防和克服只搞一次听取群众意见就定乾坤的做法。三要发挥监督作用,使群众公论真正进入

5、党委选人用人的决议之中。一是充足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预防和克服把走民主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当摆设的倾向。在民主测评上,要把符合条件的干部全部“推”到群众之中,预防只对部分“内定”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让群众无可奈何,不得不“评”或只能按领导意见“评”。二是让提拔任用后的干部接收群众监督,检验党委的决议是否正确。民主渠道、群众路线走的怎样,关键是干部到任后,所做的工作能否让群众满意,是否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坚持干部任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标准,是充足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有效路径。三是发挥党委的监督作用,让群众的反应公正、可信,预防用人失察。在干部的使用上,既要激发和保护群众参加评议干部的主动性,又要正确对待群众举报、反应的每一个问题。做到有报必查,件件有着落,又要加强对群众评议的教育和监督工作。我们在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时,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教育、监督群众在去伪存真、正确判别是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对乱写信、乱告状的部分人要加强引导,强化党委、纪委的监督作用,使干部任用真正走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达成让基层群众满意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