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注塑模具工程图绘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072745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丝注塑模具工程图绘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螺丝注塑模具工程图绘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螺丝注塑模具工程图绘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螺丝注塑模具工程图绘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螺丝注塑模具工程图绘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螺丝注塑模具工程图绘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丝注塑模具工程图绘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对Pro/E转过来的图进行处理打开AUTOCAD,打开Pro/E转过来的图,即DRW0001.DXF文件,运行“带基点复制”命令,将图复制到一个新建的公制文件,点击“产品”层,将当前层设置为产品层,然后使用模具工具工具条中的“输入图元自动分层”,按图2-1所示设置。将图元归为产品层。分完层后,还需检查一下产品的尺寸是否失真,和3D模型是否对得上。图2-1复制一份,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图元,留作接下来设计用。如图2-2所示。图2-22.2镜像、做产品基准、放缩水将前后模视图做镜像,侧视图不用做镜像。可选取产品上特殊部位做镜像对称线 ,或者直接用模板对称中心线。如图2-3所示。图2-3把产品各个

2、视图做成块,注意也要将整个块归入产品层;然后再放缩水,全部做完,要在图上打入标记进行区分。 2.3 定模仁、调模架模仁是在分模阶段定下来的,尺寸及外形都是事先定好的在这里不在叙述。因为是一模八腔,所以产品间距和流道空间都是经过仔细推算得出来的,分模时的模仁毛坯大小如图2-6所示如图2-6模架的尺寸可按模仁的尺寸单边取50mm来算,其中厚度尺寸,前模仁加25mm,后模仁加30mm。理论上是这样算的,但是如果按这样的尺寸定下模架的话,在后续做滑块的时候遇到问题,就是滑块的侧抽距离较大,SL=15+(3-5)mm。所以在导柱倾角18度不变的话,势必会引起B板尺寸加大,为了整体的协调性,A和C板也要跟

3、着发生相应变化。综合考虑这些,本套模具的模架尺寸我是这样定的:模仁尺寸为80130,单边加50mm后,再稍微变化一点,变为250250; 前模仁厚度为20,则A板可取50; 后模仁厚度为20,则B板可取80;根据以上数据,可调用模架2525,也可以通过量取模仁X,Y来确定模架大小。在“模具标准件”中点击模胚工具按钮,在弹出的模胚工具框中,按如下参数设置。如图2-7所示。设置好参数后,调入的模架如图2-8所示。图2-7图2-82.4装配模仁装配模仁就是将已经设计好的前模仁、后模仁移动到模架合适的位置,这是进行模具设计的前提条件,装配模仁的步骤如下:第一步: 移动复位杆因为复位杆是在模架主视图中显

4、示,而主视图通常需要做顶出系统,为方便看图,可将复位杆移动到左视图中。如图2-9所示:图2-9移动的时候,注意尺寸不要搞错,可测量一下复位杆中心到模仁边的距离,以作参考。第二步:装配模仁现在可以把编辑修改的动、定模仁分别调入模架中相应的位置。调入模仁之后需随即对分型面等处多余的线条进行修剪编辑,添加剖面线箭头、标示等。另外,为方便绘图,可将侧视图旋转移动至动模俯视图左侧。装配完毕后如图2-10所示。在以后的讲解中,为更好的表达图示,我们将会不断调整视图的方向,请读者注意。如图2-9第二步:移动导柱图2-10第三步:模仁避空为使得模仁装配方便,需要在模板上对应于模仁四角位置做避空角。点击模仁角避

5、空图标, 按提示选取四角。做完后效果如图2-11所示。图2-11第四步:锁螺丝本套模具较大,用M10的螺丝,分别在前、后模六个位置锁紧。注意图2-12中圆圈所在位置即是。同时也应在主视图上将螺丝锁紧表示出来,如图2-13所示。为清楚起见,表示一侧即可,不必全部表示。图2-12图2-132.5 组立图3D输出按常规思路是应该先做2D再由2D建立分模档,开始分模。但此次设计我是先从3D分模开始,再生成2D工程图以及零件图。故此处不再叙述。2.6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对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的设计。本案例采用直接式浇口,主要是主流道的设计。第一步:选择浇口套在“模具标准件”中单击,调

6、出“定位环/唧嘴”对话框,按图2-15所示进行选择,最后点击“画剖视”。图2-15第二步:放置浇口套图2-16为便于安装,浇口套通常与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之间有单边间隙0.5-1mm的配合;而与定模仁之间则必须有一部分为紧密配合以防止溢料。这个距离最好不少于10mm。注意图2-16上所圈标记1处,最好做成通孔,这样也好加工;标记2处要沉进去0.5mm,以防止浇口料把影响产品使用。第三步:表示定模俯视图的浇口套在“模具标准件”中单击,调出“定位环/唧嘴”对话框,点击“画俯视”。如图2-17所示。图2-17在侧视图中,只表示浇口套的轮廓就可以了。操作起来亦不复杂,只需将主视图的浇口套复制过来(中心对

7、中心),然后剪掉不必要的线条即可。如图2-18所示。如图2-182.7 镶件设计我们在分模时已经将前后模的镶件拆分好了,此时可以把拆分好的镶件3D模型通过PRO/E转图过来,然后复制到CAD图中的对应位置;也可以直接根据分好的镶件量取具体尺寸,在CAD图中画出来。两种方法都可以。图2-19即为镶件完成图。图2-19本案例,镶件主要集中在前后模,和侧抽滑块,当然由于一模八腔,所以镶件的整体性,给出2D图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前后模完整视图,如图2-20:图2-202.8顶出与复位系统设计该产品采用顶针顶出,需在组立图中的侧视图、主视图、后模俯视图中表示出来。首先要在后模俯视图中将顶针大小、位置画出来

8、,然后根据长对正,宽齐平,高相等原则在侧视图、主视图中将顶针表示出来。第一步:创建主视图顶针顶针应均匀布置在产品四周,尤其在骨位、柱位或镶件等不易脱模之处应留有顶针。顶针边离胶位边一般应有12mm距离,最少0.2mm;当顶针傍柱位、骨位顶出时,顶针边离胶位边不应超过2mm距离。顶针位置要以指定基准为坐标原点(一般取模仁中心),尽量取整,以方便加工。在具体布置的时候可按以上之原则大致排布一下,然后再对所有顶针坐标值一一取整。同时要注意避免与冷却水道及其它模具内部构件发生干涉。因为本设计的产品为一模八腔,产品尺寸较小,所以每个产品我均是用一个顶针,在产品根部顶出,如图2-21局部放大图2-21第二

9、步:创建俯视图的顶针虽说在主视图上面已经表达了顶针,但为清楚表达顶出方式,还是需要在俯视图上面将顶针画出来的。但不必所有顶针都画出来,那样反而会将图纸弄的更复杂难以看懂,只需在合适位置表达几个顶针结构即可。具体画的时候,可以采用构造线,然后调用外挂里面的顶针绘出即可,注意要修剪多余的线条。如图2-22所示。图2-222.9冷却系统设计第一步:创建前、后模冷却水线图2-23调用外挂里面的运水,必须要首先精确画出冷却水线的位置,在绘制冷却水线时,要尽量避开顶针等构件,冷却管道要离其他构件至少保持4MM,这样才能保证不穿透漏水。如果运水和顶针发生干涉,在运水实在无法移动的情况下,可在不影响产品顶出的

10、前提下,微调顶针位置。冷却水路应该距产品型腔壁至少有8mm,另外还应该注意水嘴接头彼此至少要保持30mm的距离以方便安装,冷却水道距顶针孔及其它孔应保持4mm以上。本案例所用冷却水道的规格为6mm,如图2-23所示。第二步:创建主视图、侧视图冷却水线图2-24第三步:创建冷却水路根据前面所创建的水线,单击“模具标准件”工具条里面的水路图标,绘出冷却水路。2.8支撑柱、垃圾钉、K.O孔该模具偏大,为防止后模板板变形,要放置支撑柱。支撑柱应尽量朝产品靠去,其位置要相对于模具中心取整数。放置时注意避免和其他构件如顶针等发生干涉。此处取45mm的支撑柱。如图2-27所示。图2-27垃圾钉的位置布置在回

11、针下方,一般为46颗。KO孔即为顶棍孔,注塑机上的顶棍要通过此孔顶动顶出板。顶棍孔的大小和位置要根据注塑机的相关参数来定。一般来说,我们在模具中心开设有40mm的顶棍孔。如图2-29所示。图2-292.9标数塑胶模具组立图主要反映的是模具的结构和成形的原理。我们在标注组立图的尺寸时,没有必要对每一个零件的每一个尺寸作详细的标注。组立图的标注重点为模架需要加工的地方,如模仁尺寸,顶针,水路,螺丝等等。其他具体细节的尺寸可在零件加工图中作详细标注。组立图可以标的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这个根据本厂的惯例或要求来定。注意!标注前、后模时采用坐标标注,而侧视图和主视图采用线性标注。第一步:标注前、后模尺寸首先运行移动坐标命令,在命令行键入“UCS”,回车,然后选定模仁中心为坐标原点。标注时先执行“坐标标注”命令,然后选定标注起点,移动鼠标到合适地方放置结果。如图2-30所示。图2-30第二步:标注主视图、侧视图尺寸,如图2-31所示 。图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