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指导提纲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070640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指导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指导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指导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指导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指导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指导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指导提纲(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信息资源管理自学考试复习提要题型:一、单选 15题 每个1分 共15分二、多选 5题 每个2分 共10分三、名词 5题 每个3分 共15分四、判断 2题 每个6分 共12分五、简答 4题 每个6分 共24分六、论述 2题 每个12分 共24分 重点在一、二、五章单选、多选、判断全面复习,名词、简答、论述红色为重点第1章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一)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对社会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从不同角度了解信息化内涵及其意义;理解信息的本质、性质、分类;了解信息功能、信息过程和基本的信息测度方法;理解资源、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

2、管理的内涵、特点和分类;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本章重点:信息的概念、性质、分类与信息过程;信息资源内涵及其分类;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本章难点:信息的概念、信息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意义。(二)考核内容1.1信息革命与信息化1.2信息的概念、性质、分类、测度、功能与过程1.3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内涵、特点和意义(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的趋势;信息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

3、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以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或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过去几十年间,微电子技术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信息技术应用,把它概括为”3C”革命,即: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自动控制(Control)领域的革命。三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自动化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即”3A”革命。人们把这种

4、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2)不同角度下的信息化内涵。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一般可归为如下一些理解: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本书主要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认识和使用信息化,即信

5、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3)信息的功能、过程与测度方法。1信息的功能概括成八个方面:信息是存在的资源,信息是知识的源泉,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是控制的灵魂,信息是思维的材料,信息是实际的准绳,信息是管理的基础,信息是组织的保证。2信息过程:信息按照一定逻辑从低向高运动便构成了“信息过程”。(钟义信)信息过程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再生和信息施效

6、等各个环节。(何斌)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过程):从信息处理流程的角度,用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用7个阶段描述了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过程)。3信息的测度: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和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量测度。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中,常用的信息测度方法是按反映信息内容数量的数据所占计算机存储装置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的大小。计算机中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常用单位包括:B(字节)、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TB(太字节)、PB(拍字节)、EB(艾字节)。对于非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如书籍报刊等),直接用发行种类、发行量或文本字数来进行

7、测度,这也属于基于数据量的测度方法。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量测度: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量测度方法主要用于随机型语法信息量计算。设事物(信息源)存在的状态为x1,x2,xn,它们的出现概率为p1,p2,pn,满足 n下列条件:0pi 1, i=1,2,n且pi =1 i=1确定消息的信息量为0,因为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确定的消息不消除任何不确定性。公式: nH(p1,p2,pn)= pi logpi i=1其中,H(p1,p2,pn)就是信息源发出消息的信息量。因为logpi 是状态i出现时的信息量,所以H(p1,p2,pn)实际上为各状态信息的平均信息量(数学期望)。当状态出现的概

8、率相等,即pi =1/n(i=1,2,n)时,Shannon熵公式就是Hartley公式,即Hartley公式是Shannon熵公式特例。(4)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与发展历程。促进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资源地位提高。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马钱德和克雷斯莱因把19世纪末至20世纪9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物的控制阶段、自动化技术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2领会(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信息的概念是复杂的,钟义信把信息的概念分为两个层次无约束的本体论层次和引人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层次。从本体论客观意义上看,信息被定义为“事

9、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从认识论主观意义上看,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可以把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分为三个层次:仅考虑外在形式的“语法信息”,考虑内在含义的“语义信息”,考虑效用价值的“语用信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三者综合在一起构成了认识论层次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在全信息的基础上,引入认识主体与事物客体之间的关系,则可以衍生出另外三类信息的概念: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实在信息是事物实际具有的信息,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个特征量,与认识主体因素有关。先验信息是主体感知事物前已经具有的

10、关于该事物的信息。它既与事物本身有关,也与主体的主观因素相关。实得信息是主体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净信息。它与事物、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观察环境条件相关。语法信息又可以细分为三类:随机(统计)信息、模糊信息和偶发信息。(2)信息的性质与分类。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三者中物质是基础,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既相关联又有区别。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非物质性);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另外的物质中,相对独立地存在。承载信息的物质被称作媒体或介质。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但“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

11、变化方式”并不是物质本身,信息不等于物质。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获取、传输、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由信息来引导。但是信息与能量有本质的区别,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领,提供的是动力。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物质、能量、时间或其他。信息的性质(1)信息是普遍的和无限的(2)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于源事物(3)信息可以共享(4)信息可以变换(5)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6)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7)信息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信息的分类(1)按存储信息介质划分:书写介质信息、磁介质信息、电介质信息、光介质信息、声介质信息、实体介质信息

12、。(2)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气味信息、形态信息等。(3)按信息记录方式划分:实物型信息、记录型信息、智力型信息。(4)按信息源顺序或信息效用层次划分:原始信息、再生信息。信息的层次:把信息按影响不同,分为迹象、事实、知识和智能(智慧)四个层次。表1-1 信息的层次层次信息内容描述的问题(效用)1迹象什么?(提出疑问)2事实是什么?3知识为什么?4智能怎么办?要求会简单应用,可以结合课本的例子,也可以自己联想,把信息的层次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5)按信息生成的范围划分:世间的信息无非来自如下范围:宇宙空间、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精神)。(6)按应用领域划分:政

13、府信息、企业信息、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商业信息、科教信息、文化信息等。相关概念(1)消息与信息一般把消息当做信息的俗语,信息看做消息的学名。即在学术场合,一般使用信息而不使用消息;而在一般非学术场合,信息和消息可以互用。消息只有定性描述,而信息有定量计算。(2)情报与信息情报是对主体有特殊意义的信息,但反过来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请报价值。(3)数据与信息数据(计算机中的数字)仅仅是信息的某种编码表达形式,不能等同于信息。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而数据不见得是信息。(4)经验、知识、智能与信息信息、知识、智能三者的关系是:信息经过加工提炼成知识,知识被目的激活成为智能。智能是信息最高层

14、次。(3)资源及其经济属性;狭义和广义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的特征与分类。所谓资源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简单的理解,资源就是对人类有用的东西。经济学赋予资源三个内在属性,即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单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即霍顿所

15、说的复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由于狭义的信息资源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所以除了非物质性、共享性、易流动性(可变换性、传递性)、时效性等,从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看,信息资源还具备其他一些与物质、能量资源不同的特性:(1)不可分性(2)积累性或非消耗性(3)认知相对性(4)不同一性(5)驾驭性。信息资源的分类: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可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等三类。按增值状况划分,可分为:基础性信息资源和增值性信息资源。按可利用范围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公有信息资源、专有信息资源、个人信息资源。(4)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多角度认识。信息资源管理(IRM)定义为: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