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城建设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06727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城建设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城建设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城建设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城建设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城建设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城建设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人口密度指城区内的人口疏密程度。计算公式:城区人口+城区暂住人口人口密度=城区面积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指每一用水人口平均每天的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居民家庭用水量+公共服务用水量+免费供水量中的生活用水量人均日生活= :报告期日历日数X1000升用水量用水人口供水普及率指报告期末城区内用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计算公式:城区用水人口(含暂住人口)供水普及率=X100%城区人口+城区暂住人口城区公共用水人口(含暂住人口)公共供水普及率=X100%城区人口+城区暂住人口燃气普及率指报告期末城区内使用燃气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计算公式:城区用气人口(含暂住人口)燃气普及

2、率=X100%城区人口+城区暂住人口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指报告期末建成区内供水管道分布的疏密程度,计算公式:建成区供水管道长度供水管道密度=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指报告期末城区平均每人拥有的城市道路面积。计算公式:城区道路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区人口+城区暂住人口建成区路网密度指报告期末建成区道路分布的疏密程度,计算公式:建成区道路长度建成区路网密度=建成区面积建成区道路面积率指报告期末建成区道路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重。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指报告期末建成区排水管道分布的疏密程度,计算公式:建成区排水管道长度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建成区面积污水处理率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总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污

3、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指报告期内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报告期末城区内平均每人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计算公式: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区人口+城区暂住人口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报告期末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与建成区面积的比率。建成区绿地率指报告期末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的比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报告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计算公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X100%生活垃圾产生量在统计时,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运量代替。“垃圾清运量”在审核时要与总人口 (包括暂住人口)对应,一般城市人均日

4、产生垃圾为1kg左右。市区(县)面积指城市(县)行政区域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水域面积)。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不包括市辖县(市)。 按国务院批准的行政区划面积为准填报。市区(县)人口指城市(县)行政区域内有常住户口和未落常住户口的人,以及被注销户口的在押犯、劳改、劳教人 员。未落常住户口人员是指持出生、迁移、复员转业、劳改释放、解除劳教等证件未落常住户口的、无户 口的人员以及户口情况不明且定居一年以上的流入人口。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不包括市辖县(市)。按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为准填报。城区(县城)面积指城市的城区和县城的面积。设市城市城区包括:(1)市本级街道办事处所辖地域;(2)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

5、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 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 等特殊区域。县城包括:(1)县政府驻地的镇(城关镇)或街道办事处地域;(2)县城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设 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3)县域内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 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城区(县城)人口指划定的城区(县城)范围的户籍人口数。按公安部门的统计为准填报。暂住人口指离开常住户口地的市区或乡、镇,到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员。按市区、县和城区、县城分别统计, 一般按公安部门的暂住人口统计为准填报。建成区面积指城区(县城)内实际已成片

6、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对核心城市,它 包括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对 一城多镇来说,它包括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组成。因此 建成区范围,一般是指建成区外轮廓线所能包括的地区,也就是这个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所达到的范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分别统计规划建设用地和现状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指截至报告期末对应有关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最

7、新版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 规划确定的城市(镇)用地面积。现状建设用地面积指报告期末对应有关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建设用地实际情况的面积。城市道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城市道路由车 行道和人行道等组成。在统计时只统计路面宽度在3.5米(含3.5米)以上的各种铺装道路,包括开放 型工业区和住宅区道路在内。境内公路,统计时还应统计经过城市或以城市为起点的、具备城市道路功能的公路。城区范围内既 有出口又有入口的高速公路也应统计,只有一个出入口或全封闭的高速公路不应统计。道路长度指道路长度和与道路相通的桥梁、隧道的长度,按车行道中心线计算。道路面

8、积指道路实际铺装面积和与道路相通的广场、桥梁、隧道的铺装面积(统计时,将车行道面积、人行 道面积分别统计)。人行道面积按道路两侧面积相加计算,包括步行街和广场,不含人车混行的道路。地下综合管廊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两类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 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三类。统计时,分别统计报告期末实有长度和报告期内新建长度。报告期末实有长 度指经验收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的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报告期内新建长度指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 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分为两类:一是污水处理厂指在城市或工业区的城市污水通过排水管道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处

9、所,并利用由各种 处理单元组成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最终使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达到规定要求后排放水体或再 利用的生产场所。不包括渗水井、化粪池(含改良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装置。按污水处理的程度,一般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以沉淀为主体的处理 工艺。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的净化过程,主要为沉淀。二级处理是以生物处理为主体的处理 工艺。指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处理方法继续除去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净化过程。三级处 理也称高级处理或深度处理。指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处理工艺。二是污水处理装置,指在厂矿区设置的处理工业区工业废水并处理周边地

10、区生活污水的小型集中处 理设备,还包括在远离市政管网的居民小区、度假区等设置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干污泥年产生量指全年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干污泥的最终产生量。干污泥是指以干固体质量计的污泥 量,含水率为0。如果产生的湿污泥的含水率为n%,那么干污泥产生量=湿污泥产生量X(1-n%)。绿化覆盖面积指城市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 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的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不含各 类绿地中的水域面积以及没有被植被覆盖的面积(硬化道路、无屋顶绿化的建筑物等)。乔木树冠下重 迭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绿

11、地面积指报告期末用作园林和绿化的各种绿地面积。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 其他绿地的面积。公园指常年开放的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休闲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 的绿化环境、景观优美的公园绿地。包括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风景 名胜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带状公园等。不包括居住小区及小区以下的游园。统计时只统计市级和 区级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公园面积指报告期末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的全部占地总面积。即公园内的园路及铺装场地,管 理建筑用地,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用地,绿化用地及水域面积的总和。道路清扫保洁面积指报告期末对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主要包括城市行车道、人行道、车行隧道、人行过街地下通道、 道路附属绿地、地铁站、高架路、人行过街天桥、立交桥、广场、停车场及其他设施等)进行清扫保洁 的面积。一天清扫保洁多次的,按清扫保洁面积最大的一次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