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治学(节选)》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05482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干《治学(节选)》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徐干《治学(节选)》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徐干《治学(节选)》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干《治学(节选)》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干?治学节选?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治 学【魏】徐干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选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曚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别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那么无以为美观,人不学那么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襄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

2、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那么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仲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倦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循雌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那么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那么不为君子。故学者,求习道也,假设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敞而不渝,孰知其素欤?子夏曰:“日习那么学不忘,自勉那么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那么志益广。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

3、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忘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备:具备B然后知被褐之陋陋:粗陋C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没:死亡D学者不患才之不赡瞻:供养10

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譬如宝在于玄室乃设九宾礼于庭B而不闲舆,那么不为良骏欲苟顺私情,那么告诉不许C志者,学之师也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D故君子必择师焉犹且从师而问焉11用斜线参考答案9D 10A 11A12D13A、兮B、哉C、夫D、矣23、第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A、治学不能因为目的过远而松懈。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C、治学要回忆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25、赏析第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26、分析第段作者阐述治学的思路。参考答案22、B23、本段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因不学而

5、处于蒙昧的状态,以太阳可以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可以消除人的蒙昧,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24、D25、该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阐述了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26、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再阐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在此根底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参考译文从前的君子,可以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形体死亡而名不朽灭,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蒙昧无知,就好似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出,太阳的光辉一照进去,各种东西都一目了

6、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学习就好似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妙的品德。具备美妙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寄给神祇祖先。聆听了黄钟的声音,然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然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承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似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似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忆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倚物伫立而想着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定能抵达,举仰着头而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孤身独处而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定能到达目的。所以,君子的心灵不随意梦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教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似是天空的运转,就好似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死而后已。因此,尽管有资质,而无志向,也不可以建立他的功业。志向是学习的主要,资质是学习的次要。求学的人不担忧才学不富足,而怕志向没有确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君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