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053810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潍坊职业学院二一三年九月2014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对象与学制1培养对象:全日制在校生2学 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物联网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满足传感器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传感网络(WSN)组建、调试、维修、维护;智能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软件开发;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等职业岗位的要求,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岗位定位为:在物联网感知设备公司(传感器或RFID芯片制造商)、物联网网络技术公司(无线网络)、物联网

2、工程公司(布线施工)、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从事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施工等相关工作。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职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团队合作、遵章守纪的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意识;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开拓进取的创业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能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具备较强组织管理与协调沟通能力,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普通话要求达二级乙等;具有良好的治学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有效地检索信息和实用

3、技术标准。2.职业能力和知识(1)职业基础能力要求: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乐观的人生态度、谦逊礼貌和良好的文明言行;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一般性的英语读物和专业读物,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素质,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掌握和运用办公软件,具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专业理论素质要求:掌握物联网、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电子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4、具有无线传感网络组建、调试、维护的能力;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的能力,能进行系统集成与相关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具有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嵌入式开发工具、无线网络管理工具、数据库管理软件、熟悉各种物联网硬件的设置和操作。具备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组建无线网络、上位机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职业综合能力的要求:具有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的职业道德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备较强的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至少要考取一个与本专业与密切相关

5、的职业书或专业技术证书;具备跟踪专业技术发展、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工作任务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开设课程职业能力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感知层)各类传感器安装、调试、维护维修;RFID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1. 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2. 电工电子技术3. 传感器技术4.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掌握无线射频技术原理、RFID标签、阅读器、天线硬件原理;具备温湿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的性能、应用与维护能力;具备安装、调试、维护物联网感知设备能力;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络组建、调试、维护(网络层)ZIGBEE网络组建、调试、维护;WI

6、FI网络配置与管理;GPRS网络配置与管理;蓝牙网络配置与管理1网络与通信基础 2无线组网技术3无线传感网络技术4无线通信设备5. ZIGBEE技术应用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基础知识,熟悉无线通信技术原理。具备各种无线设备使用、配置能力。具备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构建能力。掌握无线传感技术原理。熟悉IPV6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平台开发(应用层)物联网应用系统平台开发(上位机开发)、手机嵌入式系统开发1C语言程序设计2C#程序设计(.NET)3. ANDROID系统开发熟悉C或这JAVA等程序开发语言。具备一定的android应用开发能力。具备一定的系统管理软件开发能力。 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

7、智能家具、智能安防、智能物流等产品的应用、营销推广1. 物联网硬件设备2. 市场营销熟悉物联网应用领域知识。具备一定的物联网产品营销能力。物联网工程施工与管理智能家具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施工与管理1. 物联网综合布线2. 物联网工程技术与施工熟悉物联网工程施工标准。了解各类智能建筑系统。能够对各类物联网智能系统进行施工和管理。六、学时学分分配与毕业条件1学时学分要求本专业教学计划总学时2216学时(含:顶岗实习毕业设计960学时),其中:公共学习领域课课程376学时(必修),占17%;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1456 学时(必修),占65.7%;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384学时,占17.3

8、%;实践教学共1284学时,占57.9%2毕业条件(1)本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取得190.5学分,其中公共学习领域28.5学分,专业学习领域 130学分,拓展学习领域32学分。(2)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学生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后,在取得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计算机等级技能证、物联网应用工程师(工信部CEAC认证)、物联网系统策划师、嵌入式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取得英语A/B级证书。七、主干课程描述1.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时数总:32 理论:32 实践:0学分4开设学期2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会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会常用仪器的使用,具备一定的测试电子

9、器件,电子电路的能力,会阅读电子电路图,会组装、调试小型电子设备以与排除简单电路故障。2知识目标掌握必要的电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路基本元器件的特性;掌握电路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整流、放大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掌握组合、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发展概况。3素质目标 (1)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培养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高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学容本课程采用项目分解模式进行组织,课程的主要容如下:项目1:电阻、电容的识别与测试与万用表使用项目2:常用仪器、仪表的

10、使用 (示波器、信号源、交流毫伏表项目3: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项目4: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项目5: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项目6:R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要放在对学生放大器和电路设计的培养上。难点创新意识的培养,对设计的把握。教学建议教学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2.物联网技术概论教学时数总:64 理论:32 实践:32学分4开设学期2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物联网的主要框架结构掌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物联网节点网络层的基本传输组网方式了解节点

11、编程环境和节点编程基本知识了解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和基本特点2能力目标学生参与企业物联网工程的施工、调试和维护过程中,综合提高对物联网工程应用的能力,从而对物联网的三层架构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和理解,能够将物联网的基本理论灵活运用,逐步转化为实际物联网工程的实施和使用维护技能。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操守(4)培养学生承受压力能力(5)培养学生写作、交际方面的素质(6)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写作方面的素质(7)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钻研能力教学容本课程采用项目分解模式进行组织,课程的主要容如下项目1:认识物联网项目2: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项

12、目3:物联网通信与组网技术项目4:物联网服务与管理技术项目5:物联网应用技术项目6: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与仿真实验平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联网三层体系架构难点:物联网感知、组网技术与标准协议教学建议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将理论溶入到实际的实例制作中去。为了与真实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都将其设计成一个个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完成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熟悉。教授课程的时候,只讲绘制基础与思路、完成该项目的关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缺陷,方便老师的因材施教。3. 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教学时数总:64 理论:32 实践:32学分4开设学期2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

1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射频识别产品的使用、调试、维护、产品推广和技术支持服务等能力。让学生以RFID产品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到合作企业的实际工程中去,直接参与实际工程中的RFID产品设计、生产和RFID系统的组建与维护等实际工作。2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了解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RFID相关的基本概念、RFID设备的工作原理、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等。2.使学生能够理解RFID读写器的构成、工作方式、种类、现有的主要产品和发展趋势等。3.使学生能够理解RFID系统的整体构成、标签和读写器的协议、中间件和系统的配置方式。4.使学生能够掌握RFID系统的初步设计,合理的选择各种元

14、器件,能够对运行环境与各种接口进行初步的搭建与配置。5.使学生能够掌握RFID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件的组成和编制,包括系统需求、软硬件配置、系统构成等容。6.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RFID标签、读写器和RFID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等操作。3素质目标(1)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培养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高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学容本课程采用项目分解模式进行组织,课程的主要容如下:项目1:RFID标签的制作项目2:RFID读写器的安装与调试项目3:RFID系统中间件的使用项目4:RFID应用系统的规划项目5:R

15、FID物流管理系统的实现项目6:RFID系统管理项目7:RFID系统维护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RFID读写器的安装与调试难点:中间件程序设计解决办法:将实践操作训练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重视实践操作训练,以学生操作为主,通过反复操作和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教学建议倡导多种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运用“思考、实践、调查、探索、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展示,从而改变学生单一地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要创设工作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