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04945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主讲人:瞿绍华大家都知道现在高血压病人很多, 而且得了高血压它的并发症也很多,甚至很难治愈,有的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高血压呢?它有哪些症状或者表现, 我们该如何去预防或者治疗高血压?下面我就上述问题一一来讲解。一、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1、 原发性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病因不明确的独立性疾病, 占总共高血压的90%, 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血管调节中枢异常所造成的动脉压持续升高。2、 继发性高血压,这类疾病病因明确,高血压只是这种疾病的一种表现,血压可暂时升高或者持续

2、升高。如肾病引起的肾性高血压。3、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什么样的血压才为高血压?根据 2005 年修订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化分以下几级: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小于 120, 舒张压 (低压)小于 80,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39 ,舒张压 80-89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舒张压大于等于90轻度:收缩压140-159 ,舒张压90-99中度:收缩压160-179 ,舒张压100-109重度;收缩压大于等于180,舒张压大于等于110。二、 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1患病人口众多:目前高血压患者是发病率最高,对人民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全国 18 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

3、.8%,每年新增患者约 600 多万 , 其中有 150 多万人死于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中风。现患人数约为 1.6 亿 , 涉及几千万个家庭, 平均每 4个家庭就有 1 个高血压病人。2、居民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却很高。全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仅不到高血压病人的二分之一, 有一半的人不知道;治疗率低,不按规范服药;控制率低,不能规范治疗导致高血压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居高不下。全国患病人数约1.6 亿,死亡率居心血管疾病的首位,致残率每年约有150 万脑卒中患者有100 多万都丧失了劳动能力。3、人群分布特点:男性普遍多于女性,而且年龄越小患病比老年人更加明显, 35-49

4、岁人群高血压年增长率比其他年龄组都高。4 地域特点: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但是近年来农村高血压患者也普遍增多。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很多1 、年龄:随着年龄的升高患病率随着升高。且发生冠心病的机率也增高,每增加 10 岁,患脑卒中增加 1-4 倍。2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3 、吸烟:吸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4 、饮酒:饮酒过量饮酒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5 、饮食:高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6 、 血脂高: 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高血压。7 、超重肥胖: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因素8 、 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比血糖正常人的 10 倍以上。9 、缺

5、少体力活动:脑力劳动都患病高于体力劳动者。10 、 遗传性: 家族史中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四、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高血压表现多样化, 有的毫无症状, 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症状,有的表现头晕头痛烦燥等。早期:病人有头晕头痛,口渴、乏力、心悸、心慌。逐渐发展有的病人有视力障碍、眼底充血,恶心、呕吐、多尿、夜尿、甚至血尿,蛋白尿,未经治疗后期可发展为心衰、肾衰、急性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形成等。五、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1、对因治疗即治本,从源头上防止高血压,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明确病因, 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方法。经常运动(至少每周

6、3 次,每次 30 分钟) ,通过减轻体重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进食低脂肪低盐饮食、 多食高纤维膳食,特别是多吃水果和蔬菜;戒烟限酒,控制血糖等等。2、二级预防:即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该如何治疗,我们要早发现早诊断, 正常人每年至少要量两次血压, 发现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药,而且每周要测量血压一次,血压稳定后每1-3 个月测一次,规范服药不能乱停药,多服或者少服停服。适应地休息,3、三级预防:即并发症后的康复治疗,减轻精神压力,合理膳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水平。4、降压注意事项:降压要平稳,药物开始用小剂量,逐渐递增, 直至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

7、波动易导致意外。故有人建议,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 180 毫米汞柱者降至160毫米汞柱以下,收缩压在 160179毫米汞柱之间者使之降低 20 毫米汞柱。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六、高血压防治的误区中国的高血压患者约有1.6 亿。在接诊高血压患者时,经常遇到患者问: “我能不能换个药啊?” 不论刚得高血压的患者, 还是老病友都会提这个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 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也有不少误区的存在,下面是常见高血压认识及治疗的几个误区。1、高血压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疾病。由于高血压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以毫无症状,或症状轻

8、微,甚至有的病人一生无临床症状。所以许多病人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病。血压高了就服点降压药,稳定了就不再服药,这是错误的。其实血压的正常就是服了降压药治疗的结果。 停药后血压必定又会增高,甚至更高。这种血压的明显波动,正是导致脑中风、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应积极地治疗, 以免重要靶器官受损,致残后而后悔莫及。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持续不断治疗的慢性病, 绝大多数病人需要坚持长期或长时间服药, 甚至有的的病人需要终身服药。 所谓终身服药,就是指确认为高血压后,医生给病人以终身治疗。以药物治疗而言,病人就要吃一辈子的药。即使血压正常后,仍应使用合理有效的维持降压药物剂量,

9、保持血压稳定, 切不可吃吃停停。正确的治疗原则应该是“长期服药,可以少吃,不可不吃” 。因此有高血压病的病人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长期坚持服药,不仅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还可以保障重要器官不受损 害。而间歇性服药,或频繁换药,会使血压波动更加明显,结果导致动脉硬化,使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最终形成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特别是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升高又服药。此点务必引起所有高血压病病人的高度重视。因此,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贵在持之以恒。调查发现:有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无症状,仅在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长期不服药, 使血压一直处于高水平。 其主要原因是对高

10、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加之无明显症状而不服药。 有的人则认为自己血压只是偏高,血压处于边缘状态,不值得治疗,也未引起重视。事实说明, 这种轻度高血压同样对人体会发生危害。 还有的病人因长期适应了较高水平的血压, 一旦服用降压药后, 血压下降至一定水平反而不适应,则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则不再用药。岂不知,持续高血压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正确的做法是,不但要用药治疗,而且要坚持长期用药治疗。因此,对于高血压病病人应坚持“三心” ,即信心、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重要脏器受到损害。2、服不服药无多大差别的误区。要知道,高血压病人中除5左右(症状性高血压)可通过手术等方

11、法得到根治外,其余90以上的病人都是高血压病, 这些病人是一种慢性病, 往往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有些人虽然已经发现高血压,但不在乎,甚至认为治疗不治疗均无所谓。 甚至还有的朋友说:血压高点有什么了不起,不误吃,不误睡,什么也不影响,甚至会对苦口婆心劝他的医生产生一种“虚张声势”的感觉,仍然我行我素。持这种态度的人,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极端错误的,一定要予以避免。医学家认为,其服药与不服药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坚持长期用药者由于使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 可以减少和推迟器官的损害, 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而长期不服药者则由于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其本身可促进或加速心、脑、肾等重要器

12、官的损害,甚至引起致残或死亡。因此,要认清降压治疗的重要意义,积极、有效、长期地控制血压至正常或理想水平。3、单纯依赖药物,不做综合治疗的误区。有人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则地服药就准好,其实不然。因为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 高血压病病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除了血压升高外, 尚有其他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医学上称为“危险因素” ,如吸烟、酗酒、摄入食盐过多、体重超重、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缺乏运动和体育锻炼、性格暴躁等。所以,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故治疗高血压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特别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般

13、地说,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非药物治疗有:一般治 疗(合理休息、适当镇静) 、饮食治疗、运动等。早期、轻度高血压病人,应在用降压药物前可先试用非药物治疗。 3 6 个月后复查血压, 如多次测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可继续非药物治疗,并定期测血压;如症状明显,则应同时应用降压药物。对于中、 重度高血压病病人在采取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 也要配合非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4、 以感觉估计高血压的误区。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多少、轻重并无平行关系。有的病人,特别是长期高血压病人,由于对高血压产生了“适应” ,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可不出现任何感觉不适。误认为只要没有不适感觉, 血压就一定

14、不高。 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病病人没有任何症状, 甚至血压很高也如此, 但当血压下降后反感不适, 此时只要使降压速度减慢些, 坚持一段时间其不适感会逐渐消失。所以,有时血压降低也会出现头昏等不适,若不测量血压而盲目地加量,反而不利,为此可能延误治疗,而此种现象对病人的健康却潜在着严重的威胁, 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为此,高血压病人应主动定期测量血压,如 1 周至 2 周,至少测量血压 1 次。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凭着感觉走” 。当然,最好是自己有个血压计, 并学会自测血压, 这样既方便又能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5、 不按病情科学治疗的误区。有少数病人,把别人降压效果好的药物照搬过来为己

15、所用,这是既不客观又不现实的。因为,同样是高血压的病人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 耐受性却是大不相同的。 如某人用某药降压效果非常明显,则另外一人却效果不显,甚至无效。再如服用短效硝苯地平时, 有一小部分人会即刻发生心悸、 脸红等不适症状,而多数人则感觉良好。因此应当根据病情,因人而异,合理选用药物,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还有极少部分人则相信那些毫无根据的道听途说:什么“保治保好”什么“可以根除”等等骗局,或者轻信某些虚假广告和偏方。因为高血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这些都对坚持治疗有弊无利, 以致失去合理的治疗机会,是不可取的。要知道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多发病, 这是肯定的,也是无可非议的。 欲走捷径绝对是不可能的, 甚至酿成不良后果。 面对多种降压途径无所适从。 当前社会上降压方法甚多, 诸如降压鞋、降压帽、降压仪等,而国内外专家目前认定,只有降压药是可靠的降压途径, 其他方法均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