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园林植物意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048989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园林植物意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唐诗园林植物意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唐诗园林植物意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唐诗园林植物意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唐诗园林植物意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园林植物意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园林植物意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诗园林植物意境“生境就是自然境界,就是清叶燮所说的本乎天然自有之美也,即大自然 所固有之美。园林的生境营造的是人化的环境,它是通过人对自然的再 创造形成的,比自然更集中更理想,但又宛自天开。【45】植物是园林“生境” 创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自然式园林中,花木除却讲求姿色彩气味,还 可移觉声音,并通过姿色味声与园主的精神境界拟以人格,升成生动自然的知音 朋友随时相互交流的意境。1 唐诗园林植物美学价值 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写园林植物特征举不胜举,如杜甫有诗水槛遣心描 绘了临水而筑建的周围是竹林,水塘“叶润林塘密”的景致。 “从历史上看, 园林美从它的滥觞期开始,就和花木结下了不解之缘。”【

2、46】1.1 唐诗园林植物的色彩美唐诗中的园林植物是唐诗中重要的景物描写表现,色彩是植物最重要的特 征:“细叶犹含绿”、“村边杏花白”、“ 红叶半江船”、“ 桃艳红将落,梨华雪又 摧”、“ 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色彩给园林赋予了生机,自然 而多变的色彩美能使游览者赏心悦目,它构成了园林色彩的基调,增加了园林景 致的自然天真。王维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白居易春尽日: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这两首

3、诗中,一首是春寒之暮时,草已萌生遍野,园林中渠水明亮,柳间红 桃初成,高高的水车举过树端,隐者洒脱的形象与“白水”、“红桃”清快的园 林环境形成交融;另一首春日将尽,暑气初生,一人醉对数丛红红的芍药花,手 把一碗绿茶,若有所思,感叹时光如履,回忆和把握春光之时。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在这首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中,人在旅途,这种月凉风静远方的犬吠之 声形成空寂的意境,然而“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在夜色中有着鲜明的色彩, 给人以活力和希望,所以“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1.2 唐诗园林植物的形体美在张谓的春园家宴中,张谓将

4、春园的植物形态描述的非常细致,“樱桃 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这对于在 园林中进行家宴的人来说无疑起到助兴的作用。正如诗中的“大妇同行少妇随” 而其中的天伦之乐可想而知: 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妇同行少妇随。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 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植物的形体通常表现姿态美,它通常可为构成园林的生态景观,通过形和 态表现出生命的蓬勃和生机。吴融桃花中的“满树”和“万枝”这样

5、的枝繁 叶茂的形 态以及色彩让人联想“何当结作千年实”: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1.3 唐诗园林植物的芳香美薛逢中春晚东园晓思诗中写出“桃杏风飘不语香”的句子,通过植物 的香气将桃杏不语人格化来突出园林特征: 剑外春余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松杉露滴无情泪,桃杏风飘不语香。 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因植物能散发芳香所以园林中的“香”景在园林风景中倍受喜爱。园林之香, 主要来自于植物。李端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

6、香。 旧笋方辞箨,新莲未满房。林幽花晚发,地远草先长。 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露馀清汉直,云卷白榆行。 惊鹊仍依树,游鱼不过梁。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 末路还思借,前恩讵敢忘。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两首诗中的“摇扇引桐香”“ 荷风送香气”在唐诗园林中用量较多的,除 了桐香、荷风外,芙蓉有“风散动浮香”、桃花有“迎风共一香”、菊有“风劲浅 残香”,还有被称为冷香的梅花“清香更何用”,淡而幽的兰花“风

7、传轻重香”。 包括一些观形的植物,如松“香叶终经宿鸾凤”等等。所有这些作用于嗅觉的无 形的景观信息,增添了园景的动人魅力。1.4 唐诗园林植物的声音美“听觉的声音感和视觉的窨感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有其相关的互补性。声音 感能帮助人们确定空间感,并深化空间感,这又可说是一种感知心理上的同时正 衬现象”【47】这首李嶷林园秋夜作写在秋夜,月色映照着露珠,而竹在风中 的摇之声和着泉水潺潺,清风送怀,这时把酒一盏,赏心林间的快意告诉谁呢: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正如“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得愈觉其深。”【48】同样写着

8、植物 声音的下面诗,表现出另一种寂静的园林意境。赵嘏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家有青山近玉京,风流柱史早知名。园林手植自含绿,霄汉眼看当去程。 处处白云迷驻马,家家红树近流莺。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唐诗园林植物景观的声音美。除竹声,还有松涛、雨打芭蕉、残荷听雨等许 多景观,都是突出的听觉空间,形成了植物景和风、雨合作而奏出的声乐景,给 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2 唐诗园林植物人格价值王维的春过贺遂员外药园有句很有名的句子“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 这种将传统人们所求的君子,长卿作以花草寄喻,反映出先人们的伦理道德精神 生活同自然的“缘于人类早期的直觉思维,人们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乃

9、 至内在性格,观察细微,往往亦能得乎性情,并多与文人品性相互辉映,成为含 蕴丰富的文化符号和文人的情感载体。”【49】21 风入寒松声自古这首岁暮归南山是孟浩然在长安应举落第后求仕情切,鬓发已白,前途 渺茫 的诸般矛盾心绪的情况下写的,结尾处的“松月夜窗虚”匠心独运,衬托出了怨 愤难解之情。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岁寒然后知松柏凋也”是孔子的著名格言,王勃也有“烟霞春旦赏,松竹故 年心”的句子,松柏作为正义神圣的象征,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精神中永恒的审美 意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里写的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其中“明月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 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 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 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达到了诗 与园林的意境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的高度统一,衬托了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2. 2竹色四时也不移竹因空心有谦,不折有刚,凌云有志,生节有

11、气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审美 与道德的意象之物,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 卢侍郎咏竹)。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的淡泊、清高、正直用竹可以得到最完 整的诠释。岑参范公丛竹歌: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王维辋川别业的“竹里馆”他是进行禅思的地方,在竹里馆一诗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中的景致只“幽篁” “深林” “明

12、月”三处,而作者只在“独坐”、“弹琴” “长啸”让我们看到的是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 喜怒哀乐之情,然而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 艺术魅力。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 包孕在意境之中的。意境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 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 融为一体的。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 境,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 其间的,蕴涵很深的禅意,在一个远离俗尘的萧瑟静寂、冷洁但又身心自

13、由的诗 国园林之中。2. 3春风先发苑中梅荆州记上有记载:“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 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熊 皎在其早梅写出:江南近腊时,已亚雪中枝。一夜欲开尽,百花犹未知。人情皆共惜,天意欲教迟。莫讶无浓艳,芳筵正好吹。王维杂诗三首: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其中“昨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诗句,清空如话,固是诗家化境,不 问他事,问梅花,更觉闲淡趣别,成为爱梅、惜梅之典故。梅花是天生耐寒植 物为冬末开花,天孕

14、花蕾于隆冬寒风之中,率万木之先开花于冬末,所以有寒 梅、春梅成为春的信使。梅花的神清骨爽,娴静优雅、清贞人格,与遗世独立 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所以梅花与文人结缘很早,据传,晋武帝院中的梅花树, 独爱好文之士,每当武帝好学务文之时,也是梅花盛开之时,反之则都不开花, 因而,梅花有“好文木”之雅号。戴叔伦题黄司直园: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门前空腊尽,浑未有花开。24 门垂碧柳似陶潜诗人罗隐咏柳七绝是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的。作 者通过议论送别而感于倡女送别相好的缠绵情景,并运用比兴的手法,托 物写人,借助春柳的形象来表现,因而较之一般的送别诗,这首咏柳诗在 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新意:

15、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大诗人陶渊明,又十分爱柳,并在他在自家宅前栽柳五株,自称为“五 柳先生”。 于是王维田园乐就有了“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佳句 柳除了有隐逸、离别的意境外,还有年华易逝的寄喻,李商隐在他的柳 中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 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青年时就中进士,怀有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 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 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

16、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25 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是一首著名思念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的作品,诗人 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霜期已晚,秋阴不散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情绪。 “留 得枯荷听雨声”全诗的点睛之笔,写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心情变化过程。 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 之感,凄楚的雨声,枯荷的清韵,在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 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我国是世界荷花原产地之一,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描绘荷花的诗歌,诗经郑风中写道:“隰有荷花”。王勃的米莲归“米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