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机制”填写模板(生产企业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048512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项机制”填写模板(生产企业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六项机制”填写模板(生产企业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六项机制”填写模板(生产企业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六项机制”填写模板(生产企业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六项机制”填写模板(生产企业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项机制”填写模板(生产企业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项机制”填写模板(生产企业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南市各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过程模板附件 1:关于安全风险管控成立“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成立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各级政府、 安监部门和公司有关开展安全生产 “六项机制”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六项机制”,有效防范并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严控一般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管理,实现源头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抓根本、管长远、建长效机制,系统解决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问题,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经研究决定,成立 XX

2、XXXXX有限公司“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一、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组长:副组长:成员:三、职责分工1. “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职责:(1)审批“六项机制”建设方案及相关规章制度;(2)为“六项机制”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资金等资源;(3)全面监督、检查、掌握“六项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4)负责“六项机制”运行管理和考核工作。2. “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1)组织审核、修改“六项机制”建设和运行方案,并提交总负责人讨论通过;(2)协调、解决分管范围内的“六项机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组织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对风险点进行审核、研判,并制定

3、风险点预警、防范措施方案;(4)组织“六项机制”建设教育培训工作,为各风险单元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5)实行动态管理,遇有法规变动、生产工艺改进、新改扩项目等及时督促各风险点所在区域负责人重新进行风险点查找;(6)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风险点负责人汇报的隐患进行核查、整改,保留整改前后的影像资料,形成整改闭环,并录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档案;(7)对“六项机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每周对各风险点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考核、通报。3. “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职责:(1)领导小组成员应为各风险点负责人或关键岗位操作人员;(2)各风险点负责人为风险点查找、风险点防范措施隐

4、患排查、事故现场处置直接负责人;(3)负责排查、梳理管辖范围内的风险点,并提交 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进行审核;(4)协助组长、副组长对所查风险点进行研判,并参与预警和防范方案的制定;(5)对管辖范围内的红、橙等级风险点进行每班 / 次进行安全排查,黄色等级风险点进行每周 / 次安全检查、对蓝色等级风险点进行每半月 / 次安全检查,并做点检记录,若发现隐患,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公司分管具体部门)汇报。(检查频次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核定、或者根据政府要求制定)XXXXXXX有限公司年月日附件 2: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运行制度XXXXXXX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运行制度1. 目的为落实国

5、务院安委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 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皖安办201719 号)等构建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文件精神,提升 XXXX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XXXXXXX有限公司安全风险管控相关程序及文件管理。3. 相关名词3.1安全风险管控 是指对涉及安全生产领域各类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

6、、设备设施和活动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管控等工作。3.2 风险点又称危险源,是指本身具有危险性,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危险性,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风险的场所、部位、状态和活动。4. 工作程序4.1 风险点查找( 1)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结合公司采用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划分风险点查找网格,明确各单位负责风险点查找和研判工作的风险管控责任人。每年组织 1 次风险点查找工作,并汇总、更新风险点清单。( 2)风险点查找范围应覆盖所有的工业场地、设备设施、作业或活动场所。( 3)当因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发生变化而造成的风险变化,各单位风险管控责

7、任人负责及时更新风险点清单相关内容,并上报 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4.2 风险研判(1)各单位风险管控责任人按照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 )分类标准 ,对照查找出的风险点,对风险进行分类,并采用风险矩阵分级方法(分级方法附后)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初步分级,并将分级结果上报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点按其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各等级对应的风险为:红色为极高风险等级,橙色为高风险等级,黄色为中风险等级,蓝色

8、为低风险等级。( 2)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负责汇总本单位上报的风险研判结果,并对分级结果进行审核,汇总编制本公司风险点分级清单,并将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等级风险点按规定向县安全监管部门上报。( 3)当因国家法律法规和风险点自身、周边环境、组织管理形式发生变化而造成的风险变化,各单位风险管控责任人应及时会同 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对受影响的风险点重新进行分级。4.3 风险预警( 1)对本公司查找出的风险级别较高的风险点, 将其对应可能造成的风险纳入应急救援预案。( 2)对于本公司主要存在的设备设施、危化品使用或储存地点,建立巡查预警机制,由责任人定期进行巡查,对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火

9、灾、爆炸、中毒等事故进行相应级别的预警,预警方式见本材料汇总“三、安全风险预警机制”。4.4 风险防范( 1)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根据各单位上报的风险点查找和研判结果,形成风险点清单,并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2)在主要风险点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3)对涉及黄色及以上风险点的岗位操作人员发放岗位风险明白卡,标明该岗位存在的主要风险、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 4)针对本单位存在的主要风险,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根据风险点查找和研判结果制定安全安全检查清单,对风险级别

10、较高的风险点建立安全安全检查台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5)对排查出的所有安全隐患,制定并严格落实隐患治理方案,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风险点负责人汇报的隐患进行核查、整改,保留整改前后的影像资料,形成整改闭环,并录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档案,确保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橙色等级风险点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治理方案和销案台账应纳入专门档案管理。4.5 风险处置( 1)应根据风险类别等级、特点及性质,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全员培训。( 2)加强一线操作员工对初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现场处置方法培训,按规定每半年对现场处置方案

11、进行演练,对应急处置效果进行评估,查找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3)出现隐患后,及时进行整治,坚持抢早抢小的原则,消除隐患,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发生险情或出现事故苗头时,现场作业人员应根据险情特点、危害程度,立即按现场处置方案科学处置,并同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部门报告,防止事态扩大。( 4)险情、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 由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会同办公室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受影响人员,开展善后赔偿、征用物资补偿等工作,尽快消除影响,恢复生产秩序。4.6 风险责任1. “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职责:(1)审批“六项机制”建设方案及相关规章制度;(2)为“六项机制”建设提供必要的人、

12、力、物、资金等资源;(3)全面监督、检查、掌握“六项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4)负责“六项机制”运行管理和考核工作。2. “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1)组织审核、修改“六项机制”建设和运行方案,并提交总负责人讨论通过;(2)协调、解决分管范围内的“六项机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组织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对风险点进行审核、研判,并制定风险点预警、防范措施方案;(4)组织“六项机制”建设教育培训工作,为各风险单元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5)实行动态管理,遇有法规变动、生产工艺改进、新改扩项目等及时督促各风险点所在区域负责人重新进行风险点查找;(6)及时

13、组织相关人员对风险点负责人汇报的隐患进行核查、整改,保留整改前后的影像资料,形成整改闭环,并录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档案,记录表见附件四;(7)对“六项机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每周对各风险点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考核、通报。3. “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领导小组成员应为各风险点负责人或关键岗位操作人员;(2)各风险点负责人为风险点查找、风险点防范措施安全检查、事故现场处置直接负责人;(3)负责排查、梳理管辖范围内的风险点,并提交 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进行审核;(4)协助组长、副组长对所查风险点进行研判,并参与预警和防范方案的制定;( 5)对管辖范围内的红、橙、黄等级风险点进行每班 / 次安全检查,对蓝色等级风险点进行每周 / 次安全检查,并做点检记录,若发现隐患,应立即向安环部(公司具体负责部门) 汇报。5.2 管控方法(1)年度系统风险评估每年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对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对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外聘相关专家进行评估论证。(2)日常风险评估。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根据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