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04158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一、 课标要求: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旨在学习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经常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形成机制、发生原理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三、教学目标和策略:(一)知识与技能:四大圈层中的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二)过程

2、与方法:1通过图解了解处于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2通过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种台风、寒潮预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3通过实例、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了解各种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危害,并通过分组讨论,进一步思考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4通过观看灾害影片片断,对多种灾害进行直观感受,形成印象。(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辩证的看待各种自然灾害,既看到不利的方面,也看到有利的方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四、教学重点: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五、教学难点:1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六、课时安排:3课时七、教具: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然灾害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而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每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与地域分布规律。这一节我们将学习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的原因及时空分布。一、气象灾害(一)热带气旋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合作探究】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台风造成的灾害多出现在哪些地区? 1.台风的形成和结构【教师总结】(1)台风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B.对流层风速的垂直切变小,有利于热量聚集,C.地转参数f大于

4、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D.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合作探究】台风会带来哪些天气变化呢?对照课本P7图19和图110(相当于热带气旋的横剖面和纵剖面图)互相对比,可找出对应的区域,分析位于台风不同部位的地区会有怎样的天气情况。【教师启发】台风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天气状况:台风眼为什么无风;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教师总结】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的结构,由内至外,可分为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三部分。台风中心就是台风眼,这里的气流运动情况使它成为狂风暴雨包围中的一块

5、静地,碧空无云,风和日丽,其直径一般在3050千米左右。台风眼附近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狂风暴雨。台风警报中的说法,道理在此。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因此台风能带来危害,是一种灾害性天气。2台风的分布及灾害【合作探究】 (1)台风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情况; (2)台风的主要源地和主要影响区域。据此可分析台风造成的损失巨大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

6、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干旱也是危害人类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二)干旱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1干旱和和旱灾【合作探究】那么干旱和和旱灾是不是一回事呢?【教师总结】干旱和旱灾是存在差别的,常年降水较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

7、人类生存受到危害。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合作探究】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但是夏秋季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就形成严重的旱灾,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却不成灾?旱灾有什么特点?2旱灾的特点:【教师总结】(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三)寒潮1寒潮的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关于寒潮的定义,大家可以看P9的阅读材料从以上材料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寒潮危害。那么寒潮是什么

8、原因造成的呢?2寒潮形成原因:【教师总结】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3寒潮的危害【实战指导】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农作物而言,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此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课堂小结】自然灾害包括很多类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几种主要的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希望同学们掌握好,因为气象灾害是我们每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最经常的自

9、然灾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其他自然灾害。第二课时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地震【教师总结】绝大部分地震都是构造地震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2、构造地震示意【合作探究】通过读图,了解以下基本概念:(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10、称为震中距。(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3、震级与烈度【教师讲解】(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教师总结】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合作探究】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教师总结】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

11、关。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反映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所通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振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所以同一次地震中受影响的各地区烈度不尽相同。4、造成的影响【合作展示】通过“5.12”汶川地震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资料,使学生们了解地震造成的影响。5、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合作探究】图114展示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因为二者都是地壳活动的产物,都是循着现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

12、带云集,呈带状分布。(提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3)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3)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

13、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合作探究】1举出一些实例,说明人类在改造环境时(如掘取地下矿产资源,改造地形使其适应各类工程的需要),为什么有可能引发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教师总结】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的加剧,日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人类活动包括采矿、工程开挖、蓄水排水、堆填加载、滥伐乱垦等,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合作探究】2想一想,哪些地区易发生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教师总结】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包括

14、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方式、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水文气象条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因此,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都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地震、火山、崩塌等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而洪涝、干旱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具有渐发性特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据有不同的时间尺度。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

15、害(一)洪涝1、两种类型:洪水和涝渍2、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形成原因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两者联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3、危害【合作探究】通过图1、20说明洪涝灾害有哪些危害? 【教师总结】直接危害有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间接危害有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由于海气的相互作用,当海洋出现异常现象时会诱发严重的气候异常,进而引发洪涝。对全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海洋异常现象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厄尔尼诺发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