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期末重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037095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学期末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规划学期末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规划学期末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规划学期末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规划学期末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学期末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学期末重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开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开展变化趋势进展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2.环境规划的功能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正确的环境效益行环境管理目标的根本依据3、 环境规划的类型1. 按规划期划分a. 长远环境规划10年b. 中期环境规划5-10年c. 年度环境保护方案2. 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a. 经济制约型b. 协调型c. 环境制约型3. 按环境要素划分a

2、.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b. 水污染控制规划c.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d. 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a. 国家、省区、部门、县区、农村、自然保护区、城市、重点污染源企业等5. 按性质划分a. 生态规划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c. 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规划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开展规划第二章1、 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一地区的*一环境要素中*种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根本环境容量绝对容量*一环境所能容纳*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标准值-环境背景值变动环境容量年容量*一环境在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

3、最大容许值的情况下,每年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年净化率绝对容量例如,*地土壤中镉的背景值为0.1ppm,农田土壤标准规定的镉的最大容许值为1ppm,农田对镉的年净化率为20%。该地土壤镉的绝对容量则为0.9ppm,年容量为0.18ppm2、 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一环境状态和构造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开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阈值。作为判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是否协调的依据。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3、 可持续开展的定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4、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这个定义实际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概念:a. 需求,尤其是指世界上贫困人口的根本需求,应将这类需求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b. 限制,这是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所施加的限制;c. 平等,即各代之间的平等以及当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平等。4、 可持续开展的内涵a.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经济体能够连续地提供产品和劳务,使内债和外

5、债控制在可以管理的*围以内,并且要防止对工业和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极端的构造性失衡。b.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保持稳定的资源根底,防止过度地对资源系统加以利用,维护环境吸收功能和安康的生态系统,并且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程度控制在使投资能产生足够的替代作用的*围之内。c.社会的可持续性通过分配和机遇的平等、建立医疗和教育保障体系、实现性别的平等、推进政治上的公开性和公众参与性这类机制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开展5、 循环经济理论含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1. 特征a.

6、 充分通过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b. 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开展。c. 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开展框架。3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第三章1、 环境规划目标概念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开展方向和开展水平所作的规定。2、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概念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3、指标体系的类型类型环境质量指标:大气、水环境、噪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规划

7、措施与管理指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污染控制重点污染源治理、自然保护区建立与管理、投资相关指标:经济、社会、生态4、 环境评价概念在环境调查分析的根底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展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自然环境评价经济、社会现状评价污染评价环境评价工作和内容污染源调查监测工程确实定监测网点的布局获得环境污染数据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人体安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确实定建立环境污染计算模式环境预测研究6、环境预测概念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历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开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

8、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展描述和分析。依据社会经济开展规划环境质量评价开展目标相关规划类型警告型目标导向型规划协调型预测的主要内容社会和经济开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6、 环境功能区划含义和目的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开展状况,把规划区分为不同功能的环境单元,以便具体研究各环境单元的环境承载力及环境质量的现状与开展变化趋势,提出不同功能环境单元的环境目标和环境管理对策。功能区是指对经济和社会开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单元。依据和内容依据1. 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2. 依据自然条件3. 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4. 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

9、和未来开展趋势5. 依据行政辖区6. 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内容确定不同功能类型区及其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提出的建议设计出各功能区内的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建立环境信息库7、环境规划方案设计内容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原则 善用信息,紧指目标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根本途径 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设计过程分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预测的结果详细列出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制定环境开展战略和主要任务制定环境规划措施和对策第四章1、污染源评价需要确定5个特征数:超标率、排放强度、等标污染指数、等标

10、污染负荷和负荷比。超标率指*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出次数占该污染物检测总数的比率。Di:第i种污染物超标率,%;fi:第i种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测次数;N:第i种污染物的检测总次数。排放强度指单位时间*污染物的排放量。Wi,第i种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Ci,第i种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值;Qi,含第i种污染物的介质污水、废气排放量。上述2个指标针对*一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负荷量,反映污染源中*一污染物的奉献作用。等标污染指数指所排放污染物浓度超过排放标准的倍数,简称超标倍数。它所反映的是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所采用的评价标准间的关系。Nij:等标污染指数;C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排放浓度mg/

11、m3;Coi:第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 。等标污染负荷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Pij:等标污染负荷; Q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假设第j个污染源共有n个污染物,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假设该区域第i种污染物共有m个污染源,该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假设该区域共有m个污染源,n种污染物,该地区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等标污染负荷比指*种污染物或*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种污染物或*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奉献顺序的特征量。第j个污染源内,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根据Kij值,可以确定污染源内部的主要污染物,即Kij最大者为源

12、内主要污染物。一个地区中*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可以表示为:Kj按大小排列并从大到小累加至70%80%时,为主要污染源。一个地区中*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Ki值也是按大至小顺序排列,排在前几项的Ki值为环境规划区内的主要污染物。例:*流域主要受到四家工厂的污染,现测得这四家工厂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如下表所示。各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COD为10mg/L, BOD 为5mg/L,悬浮物为50mg/L,挥发性酚为0.02mg/L。通过计算确定该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假设1吨=1000L污染源污水排放量万吨/年实测浓度mg/LCODBOD悬浮物挥发性酚化工厂40200801000.7造纸厂30

13、0150602500.14浆板厂1020122000.11化纤厂10034183200.51、等标污染指数污染源CODBOD悬浮物挥发性酚化工厂2016235造纸厂151257浆板厂22.445.5化纤厂3.43.66.4252、等标污染负荷 108污染源CODBOD悬浮物挥发性酚总量化工厂80648140292造纸厂4503601502101170浆板厂22.445.513.9化纤厂343664250384总量566462.4226605.51859.93、 等标污染负荷比污染源CODBOD悬浮物挥发性酚总量化工厂27.40 21.92 2.74 47.95 15.70 造纸厂38.46 3

14、0.77 12.82 17.95 62.91 浆板厂14.39 17.27 28.78 39.57 0.75 化纤厂8.85 9.38 16.67 65.10 20.65 总量30.43 24.86 12.15 32.56 流域中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造纸厂,其次是化纤厂;流域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挥发性酚,其次是COD。p 等标污染负荷法原则上适用于废气的标化计算,在一样的单位和统一的标准下,亦可以与废水比拟。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展固体废弃物评价时加以修正。这是由于存在于废渣中的污染物并未完全释放出来影响环境,有少量污染物在堆放过程中随风飘散,大量的污染物被水浸溶后,形成污水而进入水体。2、环境质量评价p 一般要筛选评价参数、确定评价标准、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环境质量分级、绘制质量评价图。评价指标选择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评价结论的可靠程度。筛选方法有3种:根据评价自身的目的要求;根据污染源评价的结论;根据测试条件。评价标准环境标准是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实施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标准的选择除了要了解标准制定的合理程度外,还要根据环境规划的目的构成一个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