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单元比例(10课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03584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第四单元比例(10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第四单元比例(10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第四单元比例(10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4第四单元比例(10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4第四单元比例(10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第四单元比例(10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第四单元比例(10课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上店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总第16课时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共1课时、第1课时 使用人: 班级: 时间:教 学 设 计学习目标:1、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2、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难点:能按一定的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三、课堂训练1、课本34页试一试。2、课本34页练一练。3、你发现了吗?放大或缩小后它们的形状 ,大小 。四、课堂小结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即:图形的 一样,大小 。五、达标检测100分1、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方格纸小正方形边长1厘米50分

2、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2、课本36页第一题。50分教 学 设 计1、认真观察课本33页例1图,思考完成下面问题。1放大前后,长方形照片的长是原来照片的 ,宽也是原来照片的 。放大后照片与原来照片长的比是 ,宽的比是 。就是说把原照片按 的比放大。2、如果要把原来的照片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3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 ;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 。二、合作探究 课本34页例2 1、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

3、的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1理解“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 倍。如原来的长方形的长为4格,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 格;原来的长方形的宽为2格,放大后的长方形的宽为 格.“按1:2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 。如原来长方形的长是4格,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是 格,原来的长方形的宽为2格,缩小后的长方形的宽为( )格。2画出要求放大后的图形,和缩小后的图形。上店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总17课时 课题:比例的意义共1课时、第1课时 使用人: 班级: 时间:教 学 设 计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

4、例。学习重难点: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讨论归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 。假如比值相等,如此能组成 ;假如比值不相等,如此不能组成 。三、课堂训练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 和90.2和4 3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和 8:6 16:4和72:18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达标检测100分1、填空。 30分 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323=1.2 1.8 2、教

5、材35页练一练的1、2题。50分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20分10.8:5和4:25 2:5和25:13 924和38 4 和教 学 设 计一、自主学习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3、回忆比的根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的数, 除外,比值不变。4、求比值:0.9:3.6 : 9 :27 5、将比值相等的比用线连起来。10 :12 2.5 :30 : 9 1 : 12 5 : 6 2 : 27二、合作探究1、 学习课本35页的容,求出两照片长和宽的比值。原来照片长和宽的比是: 6.4:4,它们的比值是 放大后照片长和宽的比: 9.6:6,它们的

6、比值是 根据所求出的比值,可以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比用“=连接,写成一个等式,即6.4:4 =( ):6 或 = 表示 的式子就叫做 。2、讨论:分别写出书上35页两照片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如果能写出来。 3、自己试写两组比例。上店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总第18课时 课题:比例的根本性质共1课时、第1课时 使用人: 班级: 时间:教 学 设 计学习目标: 1、认识比例的“项以与“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根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习重、难点:会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 12:9 比值

7、是 , :的比值是 ,把这两个比写成比例为 。 4、 在比例里,两个项的积是,如此两个外项的积是 。8,可以写成比例 = 四、课堂小结本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五、达标检测100分1、填空。(30分)、23=1.2 、一个比例的两个项的积是12,一个外项是0.5,另一个外项是 。、如果a2=b5,那么ab=( ) ( )。2、判断。(30分)1、两个比一定可以组成比例。 2、31和62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项的积是36,两个外项的积也一定是36。 3、用0.9、4、0.12、 3,四个数组成比例,你能找出多少个比例?(15分)4、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

8、=c:d ,那么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 (10分)5、一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7.2,其中一个项是2,另一个项是多少?(15分)教 学 设 计一、自主学习1、说说什么是比例?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74和53 802和2005 3、自学课本38页的容。完成如下问题: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 。二、合作探究1、课本38页例4。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不同的比例吗?有几个写几个2、标出比例中的外项和项。3、算一算:两个外项的积是 6 2 =两个项的积是 3 4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

9、的积有什么关系? = 6 2 3 4我发现:两个外项的积 两个项的积。填大于或等于,这就是比例的根本性质。4、小结: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两个外项的积是否 两个项的积,如果相等,如此能组成( );如果不相等,如此不能组成 。三、课堂训练1、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项是 和 。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可以写成 2、课本39页试一试。 上店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总第19课时 课题:解比例共1课时 使用人: 班级: 时间:教 学 设 计学习目标:理解比例的根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根本性质解比例。学习重、难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三、课堂训练1、解比例。 6.41.6=X10 =X2、先列比例式再解比例。和的比等于X和的比。四、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五、达标检测100分1、填空40分(1)、解比例就是依据 ,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的解。(2)、解比例就是解方程,而解方程 是解比例。(3)、甲数的5倍等于乙数的8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