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034319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下,建构式:大自然的语言大班科学:小水滴旅行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2、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兴趣。准备:1、小水滴的形象。2、纸、笔。3、活动室中间画一个圆圈。过程:1、小水滴去旅行。(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2)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小水滴可以流到各个地方去旅行)(3)如果小水滴想到天上去旅行,怎么去呢?(4)倾听故事。(5)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暖烘烘受热)它们的身子变得怎么样?(变轻了变成了水蒸气)(6)飞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样了?(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抱在一起,变成了细细的小水滴由水蒸气又凝结成细小水滴

2、)(7)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飘来飘去,变成了什么?(白云)(8)几个小水滴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小雨滴) 2、小水滴旅行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地面上的大圆圈,告诉幼儿这是水滴的家池塘。(2)听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边念“我是一滴小水滴,邀请太阳来帮忙,照得浑身暖洋洋,快快带我上天空”,边将自己想象成小水滴,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表演水滴旅行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水滴发生变化时的状态。(3)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表演,用简单的图示画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线。 语言:太阳,您好目标:1、知道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变化。2、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准备:1、活动前一天,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家准备冰(容

3、器中盛水,并放入写有名字的硬纸片,放上一根线。结成冰后,连容器一起带来)。2、给每一桌幼儿提供一杯水。3、提供镜子、透明玻璃杯等。3、平底电锅一只。过程:1、小水杯里的奥秘。(1)出示几杯水,请幼儿观察。这就是我们昨天一起准备的水,看看发生变化了吗。(教师可将结冰的杯子翻转,引导幼儿观察:水结成了冰,是固体,不会像液体那样流动了)(2)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已结冰,有的还是水)怎么会这样的呢?(3)幼儿讨论后得出结论:昨天放进了冰箱的杯子里有冰块,而没有放进过冰箱的杯子里仍是水。结冰的杯子里,有些冰已经融化,又有冰,又有水。2、移动小水杯。幼儿用小手摸摸冰,说说感觉。(冰冰凉的、很硬、滑滑的)小

4、水滴变成了冰,我们有办法让它变成水吗?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让杯子里的冰融化。如:用纸去扇扇,用嘴去吹吹,用手去握杯子,看看有什么变化。抓住小水滴。教师将一杯水倒入烧杯在酒精灯中加热煮沸,请幼儿猜测水会怎么样。幼儿观察几分钟,看看发现了什么,烧杯中的水是否会减少。教师用镜子、纸、透明玻璃杯等举到烧杯上方,去“抓住”(吸附)小水滴。小水滴为什么都逃出来了?(热了以后,小水滴变轻了,变细小了)它被“抓住”了吗?告诉幼儿细小的“水滴”被“抓住”以后,又“抱”在一起,变成“胖胖”的水滴了。 科学:种子排队目标: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种子排列的结果。2、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准备:为每名幼儿准备

5、如下材料:一盘种子(蚕豆、瓜子、松子各八颗)、排列卡两张(一张画有三条一样长的线,一张没有线)、记录单、笔。过程:1、种子分类。(1)请幼儿将蚕豆、瓜子和松子分类,感知并交流每种种子的数量。(2)讨论:在一张纸上要记录三种种子的数量,怎样记才清楚?(3)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交流。2、种子排队。第一次尝试。(1)请幼儿将三种不同的种子在排列卡上排排队,要求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整齐。(2)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3)讨论:为什么蚕豆排得最长,松子排得最短呢?(4)记录排列的结果。3、猜测并实践。(1)幼儿人手一张纸,纸上画有间隔数厘米的三条平行线,三条线的起点与终点一致,请幼儿猜测:把三种种子分别放

6、在线上一个挨一个地排队(都从起点开始排),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长?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短?为什么?(2)幼儿自己尝试。(3)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出原因,感受物体的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美工:人造雾目标:1、 尝试用多种材料制造雾。2、 通过制作活动进一步理解雾的特征。准备:1、 能够明显看出“雾气”的材料:镜子、透明杯子、透明保鲜袋。2、 棉絮、拷贝纸、桃花纸等用来模拟表现雾的材料若干。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画好一幅风景画。过程:1、人造雾。(1)雾是一个调皮的娃娃,经常会悄悄地来,悄悄地溜走。不过,老师还能制作“人造雾”呢!(2)教师在镜子上哈气,引导幼儿观看制造的“雾”及其迅速消失的过程。

7、(3)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雾”。如:玻璃窗上的“雾”:嘴巴对准窗子哈气;保鲜袋里的“雾”:嘴对准保鲜袋口往里哈气,产生“雾气”后,马上扎紧口袋。(4)启发幼儿说说这些人造雾是怎样产生的。2、雾蒙蒙的风景画。(1)教师出示一张风景画,引导幼儿思考怎样使它看上去像一幅雾中的风景画。(2)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覆盖在自己的风景画上,产生风景被雾包围的效果。(3)互相欣赏各自雾蒙蒙的风景画。 艺术:小水滴和太阳目标:1、用各种肢体动作表现水滴变化的过程,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2、有合作意识,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准备:1、 小道具:太阳、云朵。2、 自备一段欢快的音乐。3、 场

8、地上画一个圈。过程:1、小水滴和小鱼。(1)幼儿扮演小鱼,边哼唱“许多小鱼游来了”,边做游动动作。(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水滴,另一组扮演小鱼。(3)在圆形的场地上,小水滴和小鱼一起拥抱、碰碰头、扭扭腰等。2、小水滴和太阳。(1)出示道具“太阳公公”,幼儿全体扮演小鱼。(2)教师边说情景性语言,边引导幼儿做动作:随着“太阳公公”慢慢升起来,小水滴觉得身体上暖洋洋的,在池塘里打着滚。小水滴在池塘里呆不住了,慢慢地站起来,伸伸腿,一个个跳了起来。3、小水滴和云朵。(1)出示道具“云朵”,幼儿全体扮演小水滴。(2)教师边说情景性语言,边引导幼儿做动作:水滴慢慢地都聚集在一起,

9、围在云朵的周围。小水滴越聚越多,离开了云朵,一个个又跳到池塘里。(3)幼儿想象小水滴回到池塘后的情景,自由运动,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语言:太阳,您好目标:1、理解诗歌的含义,知道太阳的作用。2、萌发对太阳的兴趣,尝试寻找太阳,知道太阳无处不在。准备:1、最好选择一个阳兴明媚的日子。2、自制太阳一个。3、绘画用的纸、笔等。过程:1、小水滴对太阳说。(1)出示自制太阳。教师以小水滴的口吻对着太阳说:太阳公公,您让我变得很轻很轻,飞到天上去。我们在高高的天空上变成白云,飘来飘去,真快活!谢谢您,太阳公公!(2)除了小水滴感谢太阳,还有谁也会感谢呢?2、太阳,您好。(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太阳,您

10、好。(2)为什么我们要感谢太阳?(3)太阳在哪里呢?请你们找一找,然后向太阳问好。(4)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太阳的“痕迹”,如:花上、草上、昆虫身上以及每一样东西都沐浴着阳光。(5)引导幼儿向太阳问好,从心里感谢太阳。附: 太阳,您好 太阳,您好! 不管我到什么地方, 您总是给我温暖, 谢谢您! 是您让露珠晶莹, 让花儿开放, 我要向您问好! 您点点头,眨眨眼, 送给我更多的温暖! 语言:淘气的雾弟弟目标:1、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以及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的感觉。准备:1、 幼儿已具有对雾天的初步认识。2、 挂图第5号。3、

11、 自制眼罩:半透明的塑料薄膜条,长度以可系在幼儿头部为宜。过程:1、晴天和雾天的不同。(1)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2)晴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驶或飞行的?小朋友们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3)雾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和天上的飞机碰到了什么麻烦?小朋友们在雾天有什么感觉?2、雾弟弟很淘气。(1)结合挂图完整讲故事。(2)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雾天,司机开车真不方便,让我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吧。(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出来,雾就会消失”的道理。(4)后来雾弟弟到天上变成了什么?3、蒙眼开车。(1)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

12、戴上自制的眼罩,模拟“雾天开车”,行驶中若碰到了椅子,就代表发生了交通事故,停止游戏。(2)说说“雾天开车”的感觉。 语言:跳舞的小露珠目标:1、欣赏散文,了解露珠与太阳的关系。2、寻找露珠的踪迹。准备:1、自制太阳一个。2、幼儿每人自己绘制小露珠指偶一个。过程:1、会跳舞的小露珠。(1)出示小露珠指偶。每天早上,小露珠总是第一个醒来,它是个舞蹈家,你瞧(2)教师完整朗诵散文。(3)小露珠常常在哪些地方跳舞?(嫩绿的草叶上、花朵上、田野上)(4)教师再次完整朗诵散文。(5)小露珠在等谁?为什么?(太阳总是第一个看到它跳舞)(6)小露珠突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它还会来吗?为什么?(7)教师朗诵

13、散文,套上小露珠指偶代表轻盈的小露珠,根据散文内容变换位置做跳舞状。当听到“小露珠终于等到了太阳”时,幼儿做腾空而起的动作,表示小露珠变成水汽,升入空中。2、寻找小露珠的踪迹。(1)让我们去看看小露珠。(2)带领幼儿到户外找一找什么地方有露珠。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小草上、花朵上、滑梯上、铁门上等地方,说说自己的发现。(3)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露珠,它是热空气遇到冷空气后凝结成了水珠。早晨,露珠到处都是。(4)与小露珠道“明天见”,回活动室。 综合:喂,雾,你在哪里目标:1、 通过故事,使幼儿对雾这一自然现象产生兴趣。2、 通过实验理解雾的聚散变幻特点。准备: 1、一个大雾天的清晨。前一天听好天气预报,预计第二天清晨有大雾,与家长联系,七点以前送孩子来园。2、故事磁带。过程:1、我从雾中来。(1)清晨你们来幼儿园时,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2)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