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02932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混凝土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浇混凝土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浇混凝土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浇混凝土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浇混凝土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混凝土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混凝土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浇混凝土板摘要:现浇混凝土板裂缝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出现的问 题,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既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 原因。本文对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和控 制裂缝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可供参考!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成因;控制措施前言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具有良好的整体刚度和抗渗漏性能强、 结构安全性等优点,在近几年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但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 一,而且在建筑工程楼板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 影响,使很多业主为此而担忧。1、裂缝位置分类(1)穿线管位置的裂缝,此类裂缝由于沿穿线管位置产 生。(2)施工缝位置裂

2、缝,此类裂缝是因为施工技术与施工组 织上的因素,在平行与建筑物短向的方向上留下的临时施工 缝。(3)楼板横向裂缝,此类裂缝大都产生在半中弯矩最大处,如果严重的能横穿整个房间。(4)建筑物阳角部位现浇楼板板角裂缝,此类裂缝一般现 于建筑物的阳角位置,裂缝呈45。角。(5)材料堆放和吊装区的裂缝,此类裂缝是因为过快上荷 载造成的。(6)现浇楼板细裂缝,此类裂缝没有什么规律,多半因混 凝土干缩造成的,零散分布在房间内。2、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2.1设计因素(1)平面布置异形,凹凸现象很普遍,平面转角比较多。 因应力较集中,这些薄弱部位容易发生裂缝。(2)为了满足甲方追求节约成本的目的,没有

3、设置必要的 伸缩缝。因为房屋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应力,现 浇混凝土板在较大内应力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开裂。(3)因为设计刚度不足导致挠度过大而产生裂缝。大跨度 板和悬挑板结构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4)在板角的位置没有增加辐射筋。设计上虽然已经在现 浇板的周边配置了负筋,但是没有配置适当的板角辐射筋。2.2施工因素(1)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施工;现浇混凝土板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 的质量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2)模板支撑不牢,回填土没有分层夯实而且支撑下面没 有根据荷载大小进行地基验算及加设垫块,使得现浇混凝土板 在养护初期及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受

4、到较大的施工荷载作用产 生变形,或者起拱高度过大,而使跨中板厚变薄导致结构强度 不足而开裂。(3)钢筋的直径、数量以及间距与保护层厚度等不符合设 计的要求;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 率)及其锚固长度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 艺不当,使得支座处负筋下沉,保护层增大,不仅使得截面有 效高度减小、抗弯强度降低,而且还会变固定支座为塑性铰支 座,从而使得跨中挠度增大,使板在上部沿梁或墙支座边缘及 跨中下缘产生裂缝。(4)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控制不严格,坍落度过 大,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搅拌时间不够,投料顺序不对,混凝土 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混凝土运输的时间

5、过长或产生 离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或养护不足等造 成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出现裂缝。(5)施工缝留置不合理或者施工缝在二次浇筑前接缝处理 不符合要求,从而造成接缝处产生开裂。(6)混凝土开始凝固后受到较大的冲击荷载振动,从而产 生开裂。(7)在混凝土浇筑时没有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模板拆除 时间过早,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允许拆模强度值,从而产生裂缝。(8)材料堆放与吊装区裂缝是由于赶工期,在混凝土强度 不够时就过早进行下道工序,由于受到吊装的冲击荷载与堆放 的集中荷载的作用,在超过混凝土抗压能力后而引起混凝土开 裂。3、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3.1从建筑设计角度考

6、虑抗裂措施应尽量减少不规则平面 房间布局或设暗梁划分不同用途使之形成较规则平面,适当控 制建筑物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长度,应采取构造措施,设置 伸缩缝,对建筑物外露部分进行热工计算,确定保温措施,使 内部结构层的温度应力减小。控制板厚,一般不小于120mm, 厨厕间不小于90mm,在现浇屋面和建筑物两端单元中(不小于6 米范围内)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间距不大于100mm,直径不小于 8mm。在外墙转角处设置放射筋,一般应不小于710,长度不 小于板跨的1/3,亦不能小于1500mm,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宜大于C30,水泥强度等级不应大于42.5R。3.2从建筑材料角度考虑抗裂措施应首先根据结

7、构类型、 季节、温度、湿度要求正确选用不同类型的水泥,砂石等地方 材料要优先选择级配良好,干净的中砂。对拌和用水量严格控 制,根据设计和及配单,结合现场浇筑时的温度,适当调整用 水量,避免由于水灰比过大而产生裂缝,当使用商品混凝土 时,其坍落度应不大于150mm,高层时应不大于180mm。3.3从现场施工角度考虑抗裂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浇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 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考虑流水施工的因素而 需要在超过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后留置施工缝,那 么应该如何处理施工缝呢?浇筑施工缝处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 松动的石子,提前浇水湿润,在结合处涂刷结

8、合剂或同种类的 混凝土素浆,并加强振捣与养护。(2)穿线管应尽量采用较小直径,应尽量使线管浇筑完毕 后处在板的中性轴部位,沿线管走向增加构造钢筋网片,线管 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 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布置,尽量避免紧密平 行排列,以保证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振捣密实。(3)在建筑物四周阳角部位增设辐射筋,一般应不小于710,长度不小于板跨的1/3,亦不能小于1500mm,使产生裂 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抑制裂缝。(4)为防止材料吊卸区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其养护期一般不应小于24小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 上才可以上人

9、进行放线,达到10MPA以上时才可以进行吊运施 工物资,吊运上来的材料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集中堆放,以 减少楼面荷载,对于开间较大的房间堆放材料时,应适当加密 支撑,以保证模板的刚度与整体稳定性,有条件的可以在混凝 土表面铺设竹胶板,并加强混凝土后期浇水养护。(5) 模板工程及其支架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 进行,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底座必须有足够的承载 力。模板整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跨度大于4 米的现浇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 跨度的 1/1000-3/10000(6)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操作工艺要求 进行,浇筑完毕在混凝土终

10、凝钱应及时进行2次抹面处理,12 小时内要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并按规定完成后期养护。(7) 钢筋工程措施:板的负弯矩筋及板角的放射筋,应保 证绑扎位置正确,牢固设置钢筋支架,支架间距小于1000mm, 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操作板,供操作人员使用,防止踩踏上述 钢筋,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严格按规范设置。(8) 对全体操作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操作人员应充分重 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使之不偏离其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 应自觉沿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应重点整修4、对裂缝的弥补处理虽然在

11、施工中采取不少措施控制裂缝的产生,但由于各种 原因,现浇板面仍有裂缝发生,为了满足美观和使用上的要 求、防止钢筋锈蚀、减少渗漏、提高构件的耐久性等,就必须 对这些裂缝进行妥善的处理及修补,对不影响结构的裂缝的修 补主要有以下几种:4.1表面处理法沿裂缝铺设环氧树脂玻璃布或橡胶沥青棉纸等,起到粘贴 封闭裂缝的作用,可用于对防渗要求较高的楼面上。修补前砼 表面应预先干净、干燥,才能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但此法仅 用于修补表面细小的砼裂缝以满足美观和耐久的需要。4.2填充密封法这种方法用来修补中等宽度的砼裂缝,将裂缝表面凿成凹 槽,然后填以填充材料进行修补。对于固定裂缝,通常用普通 水泥砂浆、膨胀砂浆或环氧胶泥等刚性材料填充;对于活性裂 缝则用弹性嵌缝材料填充,以使裂缝有伸缩的余地,避免产生 新的裂缝。常用的弹性密封材料有:丙烯酸树脂、硅酸脂、聚 硫化物、合成橡胶等。4.3压力灌浆法此法也称为注入法,它不仅修补砼表面,而且能注入到砼 内部,对裂缝进行粘合、封闭和补强。为了提高灌浆的饱满 度,灌浆时一般都施加一定的压力。目前常用的有纯水泥灌浆 和环氧树脂灌浆。5、结束语要避免和减少现浇板的裂缝,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 控制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预防控制、事中检查控制,并 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系统的灌输,从而使 各参与方共同承担起减少楼板裂缝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