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2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027728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2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2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2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2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2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2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汉阳区小学体育教育研究会课题组执笔:戴九胜一、课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评价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中,只单纯地注重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由于小学生在身体形态、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体能和运动技能成绩也能达到优秀,有些体质较弱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成绩依然无法及格,这样

2、的评价对后者是不公平的,将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运动自卑心理,害怕甚至厌恶体育学习和锻炼。另外,我国过去的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除要求学生掌握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有诸如“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品质”等目标,但评价的内容却仅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其他目标并未在评价中体现出来,使得有些教学目标形同虚设,从而造成体育学习评价与教学目标脱节的现象。因此,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不但要包括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使体质较弱、“天分”较差的学生能通过平时的努力以及体育学习中的行为表

3、现来获得比较理想的体育成绩,从而保证体育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就是以反映对学生在情感、知识、能力、态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达到提高兴趣、鼓励进步、促进发展、增进健康的目的。评价标准的制订和评价方法的设计随着课程标准的改变,也突破了传统的观念,构建了由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初始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作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主要方面,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完善正确的学习观,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体育学习态度

4、和表现的“自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使学习过程富有个性化。我们把研究的切入点放在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层面,就更有其实践的探索意义和理论的思考价值。二、课题的理论依据本课题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林格伦的自我反馈理论,教育心理学家古柏史密斯的自我价值理论,元认知理论,创新教育关于教育观念的理论为重要理论依据。自我反馈理论强调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使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过程。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自我评价后产生自我价值感,确认自己有价值时,他在求学时才会尽力而为。要产生自我价值感,必须先感受重要感、成就感和有力感。学生能否感受到重要感、成就感和有力感,因素较多,与教师的

5、学习辅导的优劣、学生能否获得学习的成功有关,与教师(也包括家长)的学生观以及对学生的态度有关,特别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关。因此,综合上述两种理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指导学生自我评价时,既要改进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获取成功,体验成就感。另一方面,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当作学生生命经历的一部分,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关注每一位后进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参与度、实际体验,尽可能让学生在多方面体验自我价值,还要设法形成小学生体育学科学习的自我评价意识,然后进行自我评价观念的引导,自我评价行为的矫正或塑造,并在强化的基础上,逐步养成小学生在体育学科学习中的良好的自我评价习惯,内化

6、为品质。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其实质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反思和调控,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监控与调节。元认知能力强,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各种因素的觉察能力就强,就能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它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操作指导。创新教育关于教育观念的理论 相关要点有:(1)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2)在处理传统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上,强调以活动促发展的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3)在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强调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因此,在本课题研究中,要把学习者放在

7、学习主体的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小学生学习的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在评价目标上,把能力和学习的发展放在重于知识和技术的位置上。三、课题的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一)理论假设:在自我反馈理论、自我价值理论和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改进教学辅导,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并向他们传授自我评价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自我评价操作,调控学习情感和学习行为,发掘学习潜能,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促进他们“学会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二)研究的目标1、认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一般特点,把握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现状及其成因。2、探索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具体的指导方法和策略

8、。3、构建较为完善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内容标准体系。四、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小学低、中、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既对目前未实施课题研究措施的低、中、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现状作科学调查及成因分析,也对年龄不断升高,经过系统指点后的学生作分阶段调查,作出分析。2、探索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针对小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方法和能力都比较薄弱的现状,重点研究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小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如何指点他们自我评价的方法,如何提高他们自我评价的技能,如何培养他们自我评价的习惯,把小学生自我评价的活动组织起来,维持下去。3

9、、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体系研究。小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有强弱,方法有优劣、能力有高低。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由弱到强,方法由劣到优,能力由低到高。我们制订等级量表描述评价标准,即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三个水平目标描述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意识与运动参与等五个方面,让学生在评价的时候自我对照,从而产生自我导向作用。(二)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和个案研究法。五、研究步骤: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课题申请立项,制定研究方案。通过问卷、测评、考查,了解学生自

10、我评价的现状和成因分析。2、实施阶段:2007年7月2009年3月,探索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方法和内容,构建学生自我评价标准体系。3、总结阶段:2009年4月2010年12月,整理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个案。完成研究报告并申请专家评审。六、研究成果:(一)明确了小学生体育学习自我评价的涵义在教育评价研究领域,自我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的各个方面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学生自我评价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而学生体育学习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意识与运动参与等进行综合评定和价值判断。学生体育

11、学习自我评价是学生以自我教育为大前提的评价。学生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确定并面向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作出自我评价,从而调节和改进自己的体育学习。其不同于相对评价,它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体育学习情况。在自我评价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习情况,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起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二)认识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一般特点和重要意义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它在自我意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生体育学习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教师和父母的

12、评价,此时,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客观、公正,让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不足,明确他们努力的方向。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和调控儿童的自我评价。那些对学生随意的、轻率的和不恰当的评价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中年级开始,儿童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开始学会将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而不是简单的依据老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对他们作出不公正的评价,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抗议”。2 、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常常是片面的和表面的,并且有很大的具体性。他们

13、往往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在评价自己时容易看到优点,而不易看到自己的缺点。从中、高年级起学生自我评价的全面性进一步的发展,这时不但可以指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但是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还处在由具体性、外显性逐步过渡到对自己个性进行综合评价的阶段。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低年级儿童由于尚未学会根据一定的道德观点和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所以他们的自我评价有很大的易变性,前后评价的一致性很差。从中、高年级开始,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儿童越来越能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使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统一

14、起来,提高了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儿童时期是人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自己的正确的自我评价决定着小学生的自主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正确的自我评价关系到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成熟。小学生对自己正确的自我评价,表现在小学生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身心健康、体育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有清楚的综合认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体育习惯,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有效机制,进而主动地为自己制订适合的远期或近期体育发展目标,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

15、生长和成熟。2、正确的自我评价关系到小学生自我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发展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小学生如果没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认识不到自己的潜力,那么这潜力也会白白被浪费掉。3、正确的自我评价也影响到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小学生在校期间,拥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强,就表现为在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中愿意与他人交往,也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从而影响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三)探索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由于小学生分辨是非、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还十分薄弱,看待事物较主观化和片面化,分析事物较情绪化,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小学生体育

16、学习自我评价活动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师的指导是对评价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步骤、结果分析、评价后行为的调节等进行全过程的指导。惟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较为客观公正在进行自我评价,才能使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发挥出对自我行为的激励、调节、教育、改进的作用。前期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我评价的内涵和意义,没有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不懂自我评价的方法,教师不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引导的也不够。因此,我们探索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引导教师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1、实施激励策略,提高学生的自评意识,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教学中要经常用直观形象的手段来创设情境,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