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001770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课专题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李义平先说一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经济增长仅仅是数量的增长,规模的增长,gdp的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现象,也是必然的追求。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不仅要求gdp的增长,而且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提高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好,还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内容更为丰富。一、对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回顾一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随着资源约束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转变和提升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最先提出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是马克思。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最早是农业领域的概念,后来

2、有了普遍性的扩展。农业领域最初的粗放经营就是广种薄收。在农业领域,人们最初选择粗放经营,是因为土地并不稀缺,土地的产权也没有最终确定。马克思举例说,在西部大草原进行耕种之所以能获得剩余产品,并不是由于土地肥力高,从而每英亩的产量高,而是由于可以进行粗放耕作的土地面积大,这种土地对耕作者来说,不需要花费什么,或者只花很少的费用。这就是说,在给定的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选择粗放经营是理性的,是收效最大的。然而,粗放经营毕竟向集约经营转化了,转化的原因正是土地资源变得稀缺。相比之下,资本和技术却变得相对充裕资本和技术可以替代土地的稀缺。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稀缺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了由粗放经

3、营转向了集约经营。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得再近一点。1 8世纪以前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和以英国为首的西欧,经济发展基本上差不多。那么后来是什么原因,使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和以中国为首的东亚经济发展大相径庭了?是因为英国率先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矿物燃料和新大陆的发现,再加上他们的劳动力特别昂贵。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当劳动力便宜的时候就用劳动力,当机器便宜的时候就用机器。企业家要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比较,用便宜的生产要素代替昂贵的生产要素。他们的机器便宜,资本便宜,于是他们就走了一条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道路这条道路特别具有创新功能。而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劳动力一直便宜,便宜到没有任何改变既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动。再说更

4、近的。1 973年的石油危机,逼迫着日本进行了一次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日本90的能源依靠石油,90的石油依赖进e:l。当时的石油危机怎样呢?欧佩克这个石油输出国组织一致抬高油价,压低石油的生产量这样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原材料能源价格的提高逼迫着日本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日本生产节省能源的,寻找能够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日本的汽车是非常节能的。日本的汽车是从美国引进的后来又出口到美国,之所以能够打到美国市场上去,就是因为它节能。日本的空调生产得很好,噪音很小。日本人绝对不会盖像中国这么大的房子。日本人一直有一种危机意识日本有很多的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发展到今天,日本明明是一个海

5、啸、地震不断的国家是一个缺少能源的国家,但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却写了一篇文章,叫日本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什么意思呢?本来资源不丰富但是由于他们节约能源,由于他们开辟新的能源,使他们显得资源相对丰富。这是资源的变迁,资源的约束,使得日本发生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我们看美国。现在大家讲知识经济讲信息经济美国人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传统产业领域非常厉害,不断地进军美国市场,似乎要把整个美国都给买下来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进行了一次产业结构调整。调整成什么了呢?不是传统产业了,美国人调整出一个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的新经济、美国的知识经济,是美国人在更高

6、的层次上找到一个更高的卖点,然后卖给全世界,卖给全世界的消费者。世界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不是联合国秘书长宣布的,是1 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的。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然后,美国经济走在了前面。美国很好地进行了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而且是大量的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现在我们要发展的就是这个方向。我们再看韩国。韩国这个国家我们不能不给予特别的分析。你说是韩国的自然条件好呢,还是朝鲜好呢?要我说是朝鲜好。朝鲜停战的时候人为的打到那儿停下来的,不像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我们是靠长江、黄河、秦岭分界,气候等自然条件不一样。“三八线”两边的自然资源

7、是一样的。韩国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20世gb70年代。朝鲜经济有问题韩国经济也有问题,但这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北京街头捡煤渣老太婆的辛酸一个是煤油大王的辛酸。这是鲁迅先生的话,当然讲的是旧社会北京街头老太婆怎样吃饭的问题,煤油大王怎样挣更多钱的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冲击很大有的大公司都解体了但是韩国就是抓住这次机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一批在美国留学的韩国人高喊着一定要战胜日本人的口号回到了韩国,回到了三星。现在三星电子发展得很好,高科技真正的高科技。所有这些,都是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根据当时的资源约束情况,根据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去提升和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我们再

8、回到国内。为什么我们1 995年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转变呢7计划经济的时候,我们基本上不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那个时候是短缺,极端的短缺萝卜快了不洗泥什么东西都能卖出去,根本就不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后来这么多年,发展方式为什么也没有实现有效的转变呢7第,我们的产品还可以卖出去国际市场还需要。第二,我们的资源环境还可以承受。第三,相比较而言,人民群众那时候更需要富裕,更需要钱,有的时候以环境为代价。但是发展到今天,所有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党中央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一下,及时地转变和提升经济发展方式,

9、既是当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要求,也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重要杠杆。二、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了很多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变得如此紧迫呢71我们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们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什么特点呢?一是靠便宜。劳动力便宜资源环境便宜。便宜绝对不是好事。先说资源环境便宜。资源环境便宜是没有反映我们资源环境的完全成本。经济发达地区污染很严重个别地区的水曾经都没法喝。经济学里有一个

10、概念,叫外部性的问题,污染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外部性问题。关于外部性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典故叫”孟母三迁”孟子他妈领着他非要找一个好邻居,然后住在那里,这是正的外部性,这个好邻居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影响她的儿子。公园花草的芳香,没有围墙的阻挡飘出来,就是正的外部性。负的外部性是什么呢7企业里边环境污染了,企业没有掏治污的成本,让社会给承担了。负的外部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全世界的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别的国家和地区的污染也会影响到我们。环境污染没有反映环境的完全成本让社会承担留下来很多的隐患很多的群体性事件都是由污染引起的。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也很低。你想

11、一想,一部劳动合同法对中国沿海地区企业中击有多大。劳动力成本低了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意味着人民没有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冲动和愿望也没有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支付能力。另外,资本主义是怎么发生经济危机的马克思说得很好,马克思说:资本家一方面拼命提高剩余价值率,一方面拼命压低工人工资他没有想到工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当作为消费者的工人因为工资低买不起这些消费品的时候于是经济危机发生了。当中国的老百姓因为工资低买不起这些消费品,国外的市场又萎缩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危机就影响到中国了。我们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人家很多很便宜的商品,人家以很便宜的价格去享受我们很多的商品。其实我们为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

12、费者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人家还不满意。于是会产生两种现象。首先我们的外汇储备过多了,国外就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美元还不能在国内市场上用,在中国市场用什么美元啊,只能在国外市场用。用的话,高新技术产品人家不卖给我们涉及国家安全。我们没有什么地方投资,只能用这些外汇储备去买美国的国债。另外一个不好的现象,我们以为把便宜的产品卖给人家,人家就会感谢我们。但我们错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美国的工会关心中国工人的生活状况他们不仅是口头上的关心,还要亲自来看。看了之后,说中国工人的生活状况比较差劳动力便宜劳动力便宜你生产的产品成本就低成本低卖的价格就便宜卖到美国市场上就把美国工人的饭碗砸了。美国的工会是真

13、正代表美国工人利益的。我们既有的生产方式的一个特点是靠便宜国际上不理解有的项目眼看着不挣钱中国人就敢接,为什么敢接7接了以后就拼命压低成本,压低成本的结果是不能保证质量,在国际上又形成一个不好的影响,产品经常遭到批评。所以这个便宜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二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什么是产业链的低端呢7就是设计、营销、创意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就是加工,就是制造。我曾经想买一套西装,到北京一家著名购物中心看了一圈基本上没有中国品牌的专卖店都是外国的品牌,我问这些品牌是在哪里加工的7在哪里生产的7回答说是在天津在广东。我们好多东西生产得很好,缺少的是品牌,而真正挣钱的却是牌子。后来我也看到了一家有中国牌子的,

14、七匹狼的专卖店。七匹狼是哪里的?是福建泉州的。七匹狼面对着中国的中高档消费者,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很好,甚至去东莞招人因为经济危机东莞好多人跑了,很多企业关闭了。三是过度依赖外需。过度依赖外需绝对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 776年写过一本口l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书,我们国家的严复把它翻译成原富献给清朝皇帝,皇帝觉得那时候清朝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对此不屑一顾。后来王亚南、郭大力把它翻译成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当年在国富论里边对中国有几段评论这几段评论好像就说的是今天的事。一段评论说,中国似乎特别重视农业,欧洲似乎特别重视工业,结果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