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987997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32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05月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19名优秀教师历年高频考点试题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单选题(共50题)1.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被称作_。A: 楷书B: 行书C: 隶书D: 小篆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促使儿童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原因在于_。A: 思维B: 语言C: 表象D: 需要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思维是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主要原因。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_。A: 头脑风暴法B: 发展思维训练C

2、: 自我设计训练D: 推测与假设训练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查头脑风暴法的定义。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4.关于气象和地质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A: 火山喷发能形成地热、矿产等资源B: 泥石流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一致C: 沙尘天气形成和变化主要因素是低层大气环流的变化D: 我国一般只在春夏季的长江淮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 D解析: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我国的洪涝灾害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雨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

3、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在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A: 教育内容B: 教育方法C: 教育目的D: 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问题”通常指个体面临一个不易达到的目标时的情境,即通往目标的途径中存在着障碍,我们称之为遇到了问题。问题的一个根本特点是障碍,有障碍才会有问题。但客观的障碍并不是问题的本身,问题是遇到障碍的个体提出来的,它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被理解和表达。上述文字表

4、明问题的解决过程实质上是_A: 实现由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B: 包括一系列的运算或者心理操作C: 如何把握已有的或给定的信息D: 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来进行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此题考查隐含主旨。A项所说是问题的实现并非解决过程,不符合题意;B项中“运算”和“心理操作”的说法把理解和表达信息的方式局限化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体的主观认知操作过程,而不能说是把握信息,故C错误。故正确答案选择D。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7.与意志坚韧品质相反的不良品质是_。A: 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B: 任性和怯懦C: 盲从和独断D: 顽固和动摇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

5、本题考查考生对意志品质缺乏与否表现差异的识记。【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识记和理解意志的四大品质,除了从它们的定义来进行,还可以借助它们的反方向表现来深入理解。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盲从的人不了解自己行动的意义,极易在别人的怂恿下从事不符合个人意愿或社会需要的行为。与果断性相反的特性有两种。一是优柔寡断。优柔寡断的人表现为犹豫不决,疑虑重重,该断不断,其结果常常是错失良机。二是鲁莽。鲁举者办事很少迟疑,说干就干,但却不善于事前作周密考虑和斟酌,结果多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指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怯懦指在行动中畏缩不前,惊慌失措,这都是意志薄弱

6、的表现。意志的坚持性既不同于动摇,又不同于顽固。有动摇性的人或缺乏坚定的行动目的,对既定的目的持怀疑态度,或对实现目的缺乏信心和决心。性格顽固者,则只能刻板地依照一成不变的计划行事,不能敏锐地觉察情势的变化,不善于及时根据新情况,相应地对行动方式、行动目的作出修正,一意孤行。因此本题选D。本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8.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是_。A: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 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 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 “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

7、案:A。参考解析:A【解析】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9.一晚,张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回家途中,撞上路边停靠的小货车,张某未停车查看,继续前行,又接连撞上三辆车和一名行人,该行人受重伤,张某的行为构成_。A: 危险驾驶罪B: 交通肇事罪C: 寻衅滋事罪D: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

8、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如果由于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等行为,仍然还须依据交通肇事罪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和处罚,此为“危险驾驶罪”。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指出: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且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故本题选D。本题所属

9、考点-题库原题10.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_。A: 鲁迅B: 徐特立C: 陶行知D: 梁启超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学发展历史的了解。【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中国教育改造是陶行知先生的著作,他主张“生活教育”,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并身体力行他的教育主张。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1.“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句气象谙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_A: 蚯蚓是有氧呼吸的生物B: 蚯蚓喜欢生活在

10、水中C: 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D: 蚯蚓能预报天气变化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蚯蝴喜欢穴居在低湿疏松的泥土里,如果从土里出来活动,则表明空气中水汽多,气压低,这是有暴雨的征兆。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教师的科学素养12.“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儿童发展到三岁,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下面对三岁儿童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 强烈的好奇心B: 好模仿C: 出现“第一反抗期”D: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三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好模仿、社会性得到发展、出现了“第一反抗期”等。13.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

11、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_A: 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B: 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C: 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D: 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考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根据“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可知A、D错误,根据“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知B正确。C项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由“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可知C错误,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14.“高分低能”说明_。A: 知识与能力无关B: 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绩C: 掌握过多的

12、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D: 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智力与能力的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一个人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程度会受能力高低的影响,但分数高并不能说明能力也高。尽管B项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高分低能”这句话的意思。高分低能通常形容的是知识水平很高但是能力相对较低的人。因此本题选D。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5.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_。A: 横断研究法B: 纵向研究法C: 群体序列研究法D: 交叉研究法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研究

13、方法分类的掌握。【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题干为横断研究法的概念。纵向研究法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群体序列研究既克服了纵向研究被试易流失、混淆因素较多等的缺陷,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短期搜集大量数据的长处。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本题所属考点-教育心理学概述1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_之中。A: 安全需要B: 尊重、成就需要C: 自我实现需要D: 归属和爱的需要

14、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所以本题选C。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7.甲欲将其房屋出售给乙,双方准备签约,丙与甲素有怨仇,为破坏其卖房计划,丙找到乙表示有条件更好的房屋出售给乙,乙于是放弃购买甲的房屋。此后,由于根本没有房屋,丙借故终止与乙磋商。不料此时房屋价格大涨,乙因此遭受重大损失。丙的行为属于_。A: 违约应承担相应

15、民事责任B: 恶意磋商,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C: 阻碍他人交易,应承担刑事责任D: 不当商业行为,但不承担民事责任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合同法第42条第1项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案例中,丙为破坏甲与乙的购房协议,表示有条件更好的房屋出售给乙,之后导致乙因房价大涨而遭受重大损失。丙的这种行为属于恶意磋商。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改进政府_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A: 执政B: 调节C: 提供公共服务D: 提供公共产品参考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