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9879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学习笔记:平肝潜阳药之石决明凡能平抑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潜阳药,或称平抑肝阳药,简称平肝药。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抑肝阳之功效,以及清肝热、安心神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亦可见头重足轻、腰膝酸软等下虚之症;或伴见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本类药还常与息风止痉药配伍, 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 与安神药配伍,治疗浮阳上扰之烦躁不眠。石决明名医别录为鲍科动物杂色鲍 ( 光底石决明 )Haliotis diversicolorReeve、皱纹盘鲍 ( 毛底石决明 )HdiscushannaiIno 、羊鲍 HovinaG

2、melin 、澳 洲 鲍H ruber(Leach)、 耳 鲍H asininaLinnaeus或白 鲍Hlaevigata(Donovan)的贝壳。生用或煅用。【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功效与应用】1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平肝潜阳重镇之要药。用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眩晕证,常与生地黄、白芍、牡蛎等养阴、平肝药物配伍; 若肝阳独亢而有热象, 见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者,可与夏枯草、钩藤、菊花等清热、平肝药物同用。2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肝火内盛,则上炎于目。本品清肝火而明目退翳,为治目疾之常用药。

3、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与夏枯草、决明子、菊花等配伍。治疗风热目赤、翳膜遮睛,可与蝉蜕、菊花、木贼等配伍。治阴虚血少之目暗不明、雀盲眼花者,每与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等配伍。本草经疏:石决明,乃足厥阴经药也。足厥阴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血虚有热,则青盲亦痛障翳生焉。咸寒入血除热,所以能主诸目疾也。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味微咸,性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细水飞作敷药,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内服,能消目内障。为其能凉肝,兼能镇肝,故善治脑中充血作疼作眩晕,因此证多系肝气、肝火挟血上冲也。【处方用名】石决明、生石决、九孔决明(打碎,生用)、煅石决明(将石决明放于烈火中煅

4、至为红色为度,寒凉之性有所减弱)石决明以功用而得名, 始载于别录,主要用治目疾。唐代海药本草说本品能治肝肺风热,说明它能凉肝泄热。木为肝之窍,用以治目疾,即取它凉肝的功效。至于用以镇潜浮阳,主要是取它重镇平肝的作用,如属肝肾阴虚而见浮阳上扰者,须配滋肾养肝药同用。【方剂举例】 石决明散证治准绳 :石决明、枸杞子、木贼草、荆芥、晚桑叶、谷精草、甘草、金沸草、蛇退、苍朮、白菊花。治目生翳障。【用法用量】煎服, 15 30g,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后水飞用。【现代研究】本品主含碳酸钙,达 90%以上。有镇静作用。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在胃中能中和过多之胃酸, 此外有一定抗凝血

5、酶作用。平肝潜阳药之牡蛎本经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talienwhanensisCrosseOstreagigasThunb 、大或近江牡蛎OrivularisGould连湾牡蛎等的贝壳。生用或煅用。【性味归经】咸、涩,微寒。归肝、肾经。【功效与应用】1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品咸寒质重,有类似石决明之平肝潜阳作用。多用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眩晕耳鸣之证,常与龙骨、龟板、牛膝等同用, 如镇肝息风汤, 亦用治热病后期,灼烁真阴,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证,每与龟板、鳖甲、生地黄等同用,如大定风珠。2软坚散结,用于痰核、瘰疬、癥瘕积聚等证。牡蛎味咸,软坚散结。用治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常与浙

6、贝母、玄参等配伍,如消瘰丸。用治血瘀气结之癥瘕痞块,多与鳖甲、丹参,莪术等配伍,近代常用治肝、脾肿大症有效。3收敛固涩,用于滑脱诸证。本品味涩,煅用有收敛固涩作用。常与煅龙骨相须为用,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多种正虚不固,滑脱之证,并配伍相应的补虚及收涩药物。此外,煅牡蛎有收敛制酸作用,可治胃痛泛酸,与乌贼骨、浙贝母共为细末,内服取效。汤液本草:牡蛎,入足少阴,咸为软坚之剂,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胁下之硬;以茶引之,能消结核;以大黄引之,能除股间肿;地黄为之使,能益精收涩、止小便,本肾经之药也。本草经疏:牡蛎味咸平,气微寒,无毒,入足少阴、厥阴、少阳经。其主伤寒寒热、

7、温疟洒洒、惊恚怒气、留热在关节去来不定、烦满、气结心痛、心胁下痞热等证, 皆肝胆二经为病。 二经冬受寒邪,则为伤寒寒热;夏伤于暑,则为温疟洒洒;邪伏不出,则热在关节去来不定;二经邪郁不散,则心胁下痞;热邪热甚,则惊恚怒气,烦满气结心痛。此药味咸气寒, 入二经而除寒热邪气, 则营卫通,拘缓和,而诸证无不瘳矣。少阴有热,则女子为带下赤白,男子为泄精,解少阴之热,而能敛涩精气,故主之也。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用法用量】煎服, 10 30g,宜打碎先煎。除收敛固涩煅用外,余皆生用。【现代研究】本品主含碳酸钙、 磷酸钙及硫酸钙, 并含有机质等。可通过增强免疫而抑制肿瘤生长, 有抗实验性胃溃疡以及局部麻醉作用,所含钙盐有抗酸及轻度镇静、消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