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活动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98721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染(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扎染(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扎染(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扎染(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扎染(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扎染(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染(活动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扎染(活动方案)一、活动准备(一)活动目的1、通过对扎染这一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收 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进行简单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扎染这一民间工艺的起源、发展、特点、用途等,并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安全感,初步具有与他人合作、分享、交流的态度,形 成与技术相关联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二)活动形式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展示交流 课外活动与课内交流相结合(三)活动组织 全班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自主参与

2、到喜欢的小组中,并选出 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制定活动方案,进行实施。(四)学生准备扎染所用物品:布、染料(化工原料店)、绳、盆、针等二、活动过程(一)收集资料1、学生去图书馆、书店,或上网查找关于扎染的资料,了解扎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工艺。扎 染,又称扎缬、绞缬或染缬,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到了六朝时代,绞缬已经是 “贵贱服 之”,可见当时应用已经很普遍。2、通过资料收集,了解扎染的起源、发展、特点、用途后,可到商场去看一看,欣赏扎染服 饰和扎染装饰品。可收集一些实物资料。3、有条件的可走访扎染艺人,进一步了解扎染过程。(二)整理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阅读,同小组同学一起完成下表:扌L染工

3、具和材料扌1染的主要方法扎染的用途(三)动手实践1、请你动动手用你的巧手扎染出漂亮的布。扎染的第一步是“扎”,以白布的中心为图案的中心,用手指拎起白布中心把布抹顺,然后用绳子 围绕中心捆扎。第二步:将染料用少许温水调匀,倒入半盆温水后,同时加少许食盐加热,水开后放入扎好的白 布,煮1520分钟,注意翻动。第三步:取出布,用清水洗去浮色,将绳解开,在用清水洗,一块扎染花布就制成了。2、请你来设计用你的智慧设计出漂亮的饰品。桌布衣服(四)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讨论成果汇报的方式,设计好汇报形式,力求生动、j舌泼、多样。1、交流扎染技法。2、班级举办扎染作品展三、活动评价本活动评价以小组内互

4、评为主,主要评议“活动情况”、“活动成果”两方面分类评价内容评价结果活动情况参与态度合作态度活动成果资料、调查表扎染作品组长签字:四、参考资料民族工艺扎染在我国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中,扎染艺术也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印染方式。扎染是我国一 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它先将织物进行捆扎,然后进行染色,在染色过程中被捆扎的织物受到轻重、松 紧不同的压力,被色浆浸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染成的图案纹样神 奇多变,色泽鲜明,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染料化工合成染料种类繁多,适合于手工印染的有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纳夫妥染料、涂 料。天然染料有植物染料、矿物染料、

5、动物染料。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直接染料和植物染料。直接染 料:因可直接染着于纤维上故名直接染料,它几乎能上染于所有的天然纤维,也可以染粘纤类面料和 少数合成纤维面料,直接染料绝大多数可直接溶于水中进行染色,它色谱齐全,染色工艺极其简便, 价格便宜。在我国城乡化工染料商店一般都能买到 10 克一袋的小包装。它的特点是色牢度比较差,近 几年各种新型固色剂相继问世,使直接染料色牢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植物染料:天然染料染得色泽 深沉典雅,多用于染制传统花纹面料和艺术用品。远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采集和种植蓝 草作为染料的技艺。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种蓝就专门记述了从蓝草中提取蓝淀的方法。 在云南

6、大理这块素有“植物王国”著称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制作靛蓝的技艺。靛蓝染料用的 蓝草根是制作感冒冲剂“板蓝根”的原料,穿靛蓝布对人体皮肤有益,特别是对有皮肤炎症的人来说 更有益处。另外靛蓝色纯朴自然,是其他化工染料难以达到的。近几年服饰追求古朴自然、返朴归真 风格,靛蓝染色又重新被重视起来了。在出口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的蜡染、扎染面料中,外商都 十分强调要用土靛染色的面料。靛蓝的制作方法扎染的发源地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周城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制作靛蓝的技艺方法是 :每年 34 月份播种(每种一次可收割三次,每年收割一次,第二年收割的蓝草最好),九月份以后就可以收割, 将蓝草放入大木桶中

7、,加水浸泡,气温高时一般在一周左右,气温低时则需半个月左右。这时,蓝草里的 颜色就泡出来了,把茎叶捞出之后,加入石灰,直经为 2 米、高为 1.5 米的木桶内一般加 0.5 公斤左 右的石灰。接着,用打靛扒子敲击水面,促使水和蓝分离,然后,放掉上面的水,沉淀在下面的便是 高状土靛。土靛染料不溶于水,应先将膏状土靛在碱性液中还原为隐色体才能被纤维吸,被染织物从 染缸里取出后晾在空中氧化,布上的颜色,就变来变去又恢复为不溶性染料。土淀蓝色,往往需要 45 天的时间,每天染三遍,每遍在染液中浸泡半个小时左右,待三遍染完后,最好,在太阳光下晒干, 以便明天再进行染色。靛蓝染料染色过程虽然繁复,但有许多

8、化工染料难以达到的作用,蓝草根是制 作感冒冲剂“板蓝根”的原料,穿靛蓝布对人体皮肤有益,特别是对有皮肤炎症的人来说更有益处 。 另外靛蓝色纯朴自然是其他化工染料难以达到的。近几年服饰追求古朴自然、反朴归真风格,靛蓝染 色又重新被重视起来了。白族扎染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 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 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 刻或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

9、晕 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大理白族扎染以纯绵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灯心绒等为面料,目前 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咱外,又开发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种。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 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染色技法 1、用清水将染料调和,加热溶解(如染料不易润湿,可预先用少量红油调和),溶解之后,倒入已放 有纯碱的水溶液中,将染液加热至关重要4 0度;2、将经清水浸泡5-10分钟后的织物均匀压干,投入染锅中染色;3、5分钟内逐渐升温至8 0 - 9 0度,在染色过程中应该不断搅拌。在染15分钟后加入一半食盐, 然后在8 0 - 9 0度的条件下续染指15分钟后再

10、加入令一半食盐,继续染色彩15分钟(并在案1 5分钟内逐渐降温到50度)。4、染色完毕后,取出织物,用清水洗掉辅色,把线解开晾干即可。1、捆扎法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 扎。a圆形扎法: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 大小的花纹,也可由小到大排列。这是一种 简单的方法,可制作窗帘或裙料。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法,对折后 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 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如常见的蝴蝶图案即采用折叠扎法制作2、缝绞法缝绞法是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这是

11、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平针缝绞法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 与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棉线,沿设 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卷针缝绞法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将织物对折,如图卷缝;用画粉画圆形,捏起双层卷缝后拉紧。3夹扎法夹扎法是利用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木板或竹片、竹夹、竹棍将折叠后的织物夹住,然后用绳 捆紧形成防染,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冰纹”效果,与折叠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 且有丰富的色晕。折线夹扎法:用屏风折叠织物,用条状木板斜夹捆扎木板两头, 可做成连续图案。4、其它扎法综合扎法:将捆扎,缝绞及夹板等多种技巧综合应

12、用,不同 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扎、缝、夹结合:将织物对折再对折,夹住两个角,缝叶形,扎圆 花。任意皱折法:任意皱持法又称大理石花纹的制作,是将织物做任意 皱折后捆紧,染色;再捆扎一次再染色(或做由浅至 深的多次捆扌L染色),即可产生似大理石纹理般的效 果。教后札记从一件“小褂子”开始9 月 28 日下午,我按照预想的,穿了一件扎染的走进了课堂。同学们反应很强烈,有的笑,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同学眼中流露出一种“热烈”的目光,我知道那里面肯定有惊讶与好奇我看着身上的小褂问“你们笑什么?在说什么?”没有人敢站起来回答。我叫起一个还在笑的同学问他“笑什么”,又鼓励他“怎么想就怎么说,没关系的,我

13、就是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那位同学(赵成志)说:“我觉着你穿着很滑稽。”同学听了又笑开了,另一个同学在下面接了一句“太小了。”噢,这一定是同学们认为“滑稽”的原因。我先告诉接话的同学:“你的解释让同学们明白了滑稽的原因,但如果你能直接站起来说,同学们会更容易关注到你,而去更加仔细地倾听你的意见。”他点头默许。接着我又说:“这是我十年前做的呀!看来我现在是胖了。”一席话又引起了一番议论:十年前做的,那关老师现在多大?关老师自己做的?是怎么做的?问题接踵而来。我便和同学们聊开了 “你们看我多大?三十”;二十八”;十八”.呦,再说两句我就比你们还小了。”众生大笑,忽听陈倡颀在下面说了句“女人的年龄是

14、不能问的。”我听了也不由地笑了起来。眼前的这群孩子真的很善于观察,也真的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我们继续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我们的话题,其间我特别注意引导孩子把问题引向有“价值”的一面,同时注意纠正孩子在说话中的不良习惯及表达中不严谨的地方,随时提醒他们学会倾听,专心地听他人发言,领悟他人发言的要旨,这是一种合作的精神。试想五十个人都说,还能听清发言的要旨吗?还能将学习或研究进行下去吗?在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从孩子那了解到他们的各种疑问:您这衣服上的花很别致,为什么和我身上这件衣服上的花不一样?”您的衣服是哪个民族的?”您的衣服是用什么布做的?”面对众多问题,我只告诉大家:“这叫扎染。”听到“扎

15、染”有个同学(杨丰瑞)站起来说:“我在南京的一家商店里见过一块蓝花布, 就是这样的,那位阿姨还告诉我怎么扎的呢。”这时她的同桌孙驰站起来说:“我觉得这应该 是江南水乡的。”对于他们的发言我一直在微笑着倾听。忽然有个同学提议把这件衣服穿在 一个女生身上,让她们好好欣赏。于是这件小褂很快便穿到了一位瘦弱清秀的女孩张萌的身 上,又是一阵哗然,但明显地可以看到同学们的脸上写满了“兴趣”。“看着这件衣服,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同学们纷纷举手。“扎染是怎么做的?”(这大概是同学们最关注的问题了。)“做扎染要用什么材料?”“扎染的图案为什么不规则?”“为什么衣服上的图案虽不规则却让人感到很漂亮?”“扎染为什么都是蓝色的?”问题提出后马上有同学反对:“也有其它颜色。”接着又一 同学(贺潇寒)站起来说:“有一种染料叫还原染料我想不起来了。这时我便说:“扎染的颜色的确有许多种,但多数为蓝色,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提为什么扎染多数是蓝色的?” 帮助学生将问题提得更恰当以后,我及时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孩子(仲紫龙)给予了表扬,因 为以我的知识经验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子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