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调查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985914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蹄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荔浦县马蹄种植调查报告广西荔浦县马蹄种植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1年寒假调查地点:广西荔浦县农业局调查对象:荔浦县农业局人员调查方式:采访调查人 :调查背景皮色紫黑、肉质洁白、清甜爽脆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的马蹄,经过不断改良品种,在广西逐渐“踏”出惠农增收的新路子。马蹄是荸荠的俗称,又被誉为“江南人参”,由于它富有蛋白质、维生素C等元素,还含有抗癌、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荸荠英,广受海内外 大众喜爱。目前,正值马蹄收获的季节。近日在广西马蹄主产区之一荔浦县采访了解到,今年,荔浦县马蹄种植面积达10.23万亩,马蹄产业收入预计达8 亿元以上。“我们一方面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另一方面推广利用节

2、本降耗的关键技术,提高农产品整体经营的附加值,让马蹄“踏”出致富新路子。”荔浦县农业局 局长笑着说。2010年,广西马蹄种植面积约30万亩,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生产鲜食马蹄出口4.3万吨,创汇3744万美元;马蹄粉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其中,广西生产的马蹄粉有80%销往韩国,成为韩国人每天餐桌上必用的食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院长李杨瑞教授介绍称,为帮助农民进一步增产增收,经过10年不间断的努力,农科院选育出全国首个通过省级品 种审定的马蹄淀粉专用新品种“桂粉蹄1号”,以及“桂蹄1号”、“桂蹄2号”等鲜吃专用的马蹄新品种。其中“桂蹄2号”的产量比常规品种高10%,目前占 广西50%以上的马

3、蹄种植面积。“桂粉蹄1号”淀粉含量12%,比常规品种增产300公斤以上。马蹄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水泽地区,常年种植面积约60万亩,年产马蹄约60至80万吨,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香港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中国马蹄商品贸易量达到99%。二、调查的目的了解目前荔浦县马蹄的种植现状,及近年来的发展。三、荔浦县马蹄种植的原因和现状一、 优越的地理条件由于广西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种植的马蹄个大多汁,无渣,耐储运。所以,广西成为马蹄的主要产地。二、 政府的政策支持荔浦县是今年农业部授予的“国家级马蹄标准化示范县”,生产的马蹄以个大、皮

4、薄肉嫩、甜脆多汁、化渣爽口、营养丰富、耐贮运等优点而享誉国内外。近年来,荔浦县农业部门以生产订单作为发展保障,走农工贸结合路子,实现马蹄产业发展生产订单化、产品标准化、种植规模化、整体经营农工贸一体化,促进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把小马蹄做成了大产业,摸索出了一条把优质农产品做成强势产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新路。去年,全县种植马蹄7万多亩,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从马蹄产业中获纯收入1200多元。“生产订单化,风险不用怕。”荔浦县农业部门每年在马蹄种植前,积极联系农业龙头企业、外地客商、本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别与农户、专业户签订购销合同,使农民种植的马蹄销路有了保证,实现了零风险种植。今年,

5、全县种植马蹄8万亩,产量预计达16万吨左右,全部实现订单生产。仅农业龙头企业荔浦罐头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就与2000多农户预订了马蹄1.5万吨。“产品标准化,产业能做大。”2004年,荔浦马蹄产地顺利通过自治区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证,并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因此,荔浦加大对马蹄标准化无公害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主抓了马蹄组培苗的引进及配套技术的推广,马蹄生产技术执行马蹄生产技术规程(DB45/T71-2003)地方标准并进行标准化生产,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药、肥料使用制度和使用规定,用水管理制度和肥料、农药登记、发放制度等,使马蹄产品质量达到安全卫生优质标准,还建立了

6、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流动工作站,配备了7辆检测专用摩托车和检测设备,对农药残留实行田间随机检测和批发市场全面检测,使马蹄成了市场上放心的特色农产品。其中“绿枝园牌”马蹄已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种植规模化,效益自然高。”农业部门通过技术服务,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较大的产品优势,使产业形成有了基础,农民种植获得高效益。全县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三大马蹄生产基地:以“广西马蹄之乡”著称的青山镇2万亩马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修仁镇1.5万亩马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十里“马蹄长廊”大塘、花篢、双江、马岭等乡镇的3万亩马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在基地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

7、、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局面,一大批马蹄种植专业户、专业村、专业生产基地脱颖而出。“农工贸一体,产品成产业。”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和工业加工一体化整体发展,荔浦县做活了马蹄的产业链。全县现有荔浦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三金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等马蹄加工企业10家,与荔浦有购销关系的县外马蹄加工企业20多家,注册的马蹄专业合作社12个,常年从事马蹄流通工作的农民7000多人。马蹄由产品变成产业,还使荔浦农民兼有了农民和农业工人双重身份,农闲时3万多农民为马蹄加工企业进行初加工,每年务工收入60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以工促农、工农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三、 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随着近年来种植马蹄技术的不断提高,马

8、蹄的产量的到大幅度的提升,马蹄价格的提高,种植马蹄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种植马蹄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近年来,荔浦县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三大马蹄生产基地:以“广西马蹄之乡”著称的青山镇2万亩马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修仁镇1.5万亩马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十里“马蹄长廊”大塘、花篢、双江、马岭等乡镇的3万亩马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在基地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局面,马蹄种植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今年9万多亩马蹄喜获丰收,预计产量超20万吨。荔浦县是今年农业部授予的“国家级马蹄标准化示范县”,生产的马蹄以个大、皮薄肉嫩、甜脆多汁、化渣爽口

9、、营养丰富、耐贮运等优点而享誉国内外。近年来,荔浦县农业部门以生产订单作为发展保障,走农工贸结合路子,实现马蹄产业发展生产订单化、产品标准化、种植规模化、整体经营农工贸一体化,促进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把小马蹄做成了大产业,摸索出了一条把优质农产品做成强势产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新路。去年,全县种植马蹄7万多亩,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从马蹄产业中获纯收入1200多元。四、调查的总结 近年来,荔浦县把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使一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充分发挥建基地、架桥梁、闯市场、传科技等作用,成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力助推器。今年1至6月,预计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730元,其中来自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达到2550元。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3.7亿元,实现助农增收达1.1亿元。特别是在马蹄的种植上,县农业局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解决马蹄种植中出现的问题,使得荔浦的马蹄产业做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希望未来荔浦的马蹄产业能更进一步发展,把马蹄做成荔浦的品牌,更富裕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