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9828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石油蒸馏可以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系列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等;由题给信息可知,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说明石油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说明石油中含有多种物

2、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中2(2分)(xx永川区模拟)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A氧化性B可燃性C挥发性D不稳定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不稳定性、酸碱性、金属的活泼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

3、解:A、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因此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物质能够燃烧,说明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稳定性、不稳定性都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2分)(xx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考点:化学

4、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氮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常用作冷冻剂,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5、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2分)(xx永川区模拟)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如表)以此判断正常情况下体液血液尿液胃液pH7.357.454.708.400.901.50()A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B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C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D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pH试纸

6、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判断C、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胃液的酸碱性以及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判断解答:解:A、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B、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不精确,故选项错误C、尿液的pH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故选项错误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因此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2分)(xx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2OB

7、2O2CO2D2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符号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在前表示微粒个数;在上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在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在右下角表示微粒中某种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解答:解:A、2O表示2个氧原子;B、2O2表示2个氧分子C、O2表示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等;D、2O2表示2个氧离子;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难度稍大6(2分)(xx永川区模拟)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内质子数为11B带11个单位的正

8、电荷C核外有3个电子层D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带为11单位的正电荷,核外带11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某粒

9、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2分)(2011巴中)下列四种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AH2SBSCSO2DH2SO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选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A、设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a=0,a=2;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

10、合价为零C、设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b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b+(2)2=0,b=+4;D、设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c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c+(2)4=0,c=+6;因此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6;故选D点评: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8(2分)(xx滨州)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首先将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删掉,再考虑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11、,进而判断出反应类型解答:解:在反应前后将具有相同的两个分子删掉,因为它们没有参加反应,反应物中有两种分子,即反应物有两种物质,生成物中有一种分子,即生成物有一种物质,所以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点评: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抓住反应的特点,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数“多变一”还是“一变多”对所以发生的反应进行类型判断9(2分)(xx永川区模拟)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C实验中

12、红磷换成细铁丝效果相似D红磷过量会使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解答:解:A红磷燃烧时发黄光、冒出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错误;B依据空气的成分可知,红磷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剩余物主要是氮气,且水只能进入约五分之一体积,这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D红磷过量,才能把

13、氧气全部耗尽,但是不会导致进入的水偏多,故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结论和实验中注意事项是考查重点10(2分)(xx永川区模拟)“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D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一氧化碳的毒性;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根据常见的碳单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属于碳的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一氧化碳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1(2分)(xx永川区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